1.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含氰废液连续电化学破氰装置。
背景技术:
2.因氰化物是一种巨毒物质,极少量的氰化物就会使人、畜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亡,允许排放浓度为0.5mg/l,一旦进入水体或土壤中还会引起水生物中毒、农作物减产等危害。高浓度含氰废液无法用生化的方法进行处理,可用高温焚烧或加热水解的方式来处理高浓度氰化物,但它们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配套设施多,操作复杂,运行成本很高;此外还可采用氯气氧化的方式进行处理,但由于氯气需在水中进行水解,并且氧化能力较差,因此对高浓度含氰废液来说,处理时间长,氯气的消耗量大,反应效果极易受水中ph和氨氮浓度的影响。因此选用适当的处理技术将氰化物彻底分解去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对电镀含氰废水的处理通常采用电解法。
3.电解法是在碱性条件下对含氰废水进行电解,cn在阳极上被氧化生成cno
?
,cno
?
进而被氧化成co2和n2。在阳极同时也可能发生cl
?
被氧化成cl2的反应,生成的cl2进入溶液后,与水生成hclo,hclo再对氰根进行化学氧化;阴极上析出金属或者氢气。该法的优点是破氰彻底,cn
?
可降至0.1mg/l以下,占地面积小,污泥量小。缺点是电解过程中排放的氮气、氢气中,极易夹带氰化物,通常利用吸收塔通过喷淋的方式对气体中夹带的氰化物进行处理,但是由于气体在吸收塔内受到的阻碍较小,导致夹带氰化物的气体在吸收塔内的停留时间短,从而影响氰化物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氰废液连续电化学破氰装置。
5.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氰废液连续电化学破氰装置,包括用于处理含氰废液的电破氰系统,通过输送管道与电破氰系统连通且用于处理含氰气体的尾气处理系统;
6.电破氰系统包括用于暂存含氰废液的贮液槽,通过第一管道与贮液槽连通的电破氰反应器,为电破氰反应器提供电流的整流器;
7.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吸收塔,通过第二管道与吸收塔连通的碱液槽;
8.吸收塔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且沿壳体中心轴线分布的多个调节装置,安装在调节装置上的喷淋装置。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加料泵、第一阀门;第二管道上安装有碱液泵;输送管道上安装有引风机。
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顶部设有进液口,
11.壳体底部设有出液口,出
声明:
“含氰废液连续电化学破氰装置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