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固/危废处置技术

> 小苏打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综合利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小苏打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综合利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103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山东海天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2023-09-15 17:08:51
一种小苏打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综合利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纯碱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苏打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综合利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治理工业烟气主要有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工艺。以钙法脱硫为代表的湿法脱硫工艺推行时间久远,目前主要应用于热电等尾气含硫量高的领域。近年来,以小苏打为吸收剂的钠基干法脱硫(sds)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众多干法脱硫工艺中脱颖而出,在尾气含硫量相对较低的行业(如玻璃、钢铁等)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小苏打在脱硫行业的推广,小苏打脱硫的副产物产量将逐步增大。目前小苏打脱硫副产物的主要处理方式为:部分玻璃企业可将较为洁净的回收用于生产有色玻璃;大多数脱硫副产物(如钢铁和焦化行业)因呈灰黑色、杂质含量高,除少量可用于生产个别标号的水泥外,大部分作为固废采用堆存的方式存放,不仅浪费了资源,且占用场地易造成二次污染。

3.目前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废液的排放量受生产工艺影响,基本上每生产1t纯碱约排出废液9m3,废液的处置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也是限制氨碱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如何建立一套将脱硫副产物以及废液综合处理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苏打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综合处理装置,利用该处理装置可以将脱硫副产物和废液进行回收利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小苏打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综合利用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反应釜,所述第一反应釜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出料口连通第一过滤设备,所述第一过滤设备的出液口连通缓存罐,所述缓存罐的出料口连通第二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二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连通废液储罐,所述第二反应釜的出料口连通第二过滤设备,所述第二过滤设备的出料口连通二水石膏储槽,所述第二过滤设备的出液口分别连通第一真空集液罐和第二真空集液罐,所述第一真空集液罐的出口连通滤液收集槽,所述第二真空集液罐的出口连通洗液收集槽。

7.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反应釜的第一进料口连通脱硫副产物料仓,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硫酸储罐,所述第三进料口连通自来水储罐。

8.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外壁上设有夹套,所述釜体的内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连有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上部设有扇形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桨叶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搅拌轴的下部设有u形搅拌框。

9.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设备为有机膜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设

备为带式过滤机

10.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外壁上设有夹套,所述釜体的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有电机,所述转轴上设有搅拌框,所述搅拌框的形状为梯形,所述搅拌框的边框上交替设有多个搅拌棒。

11.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洗液收集槽通过输送泵连通所述自来水储罐。

12.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滤液收集槽的出口通过输送管道连通化盐用水储罐。

13.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硫酸储罐与所述第一反应釜相连通的管道上、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过滤设备相连通的管道上、所述缓存罐与所述第二反应釜相连通的管道上以及所述洗液收集槽与所述自来水储罐相连通的管道上分别设有输送泵。

14.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由于小苏打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综合利用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一反应釜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第一反应釜的出料口连通第一过滤设备,第一过滤设备的出液口连通缓存罐,缓存罐的出料口连通第二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第二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连通废液储罐,第二反应釜的出料口连通第二过滤设备,第二过滤设备的出料口连通二水石膏储槽,第二过滤设备的出液口分别连通第一真空集液罐和第二真空集液罐,第一真空集液罐的出口连通滤液收集槽,第二真空集液罐的出口连通洗液收集槽。实际生产中自来水和硫酸分别通过第三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进入第一反应釜的内部,经过搅拌混合后再将脱硫副产物从第一进料口加入,搅拌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的料液从出料口进入第一过滤设备,经过第一过滤设备过滤处理后的滤液进入缓存罐内进行缓存,缓存罐内的滤液从第一进料管进入第二反应釜内部,废液储罐内的废液从第二进料管加入,经过搅拌混合充分反应后的料液进入第二过滤设备进行处理,滤液进入第一真空集液罐内经过分离后沿着管道进入滤液槽中,第二过滤设备中滤饼经过清水继续冲洗,收集的洗液进入第二真空集液罐内部,然后流入洗液槽。采用上述处理装置,实现了对脱硫副产物和纯碱生产废液的综合处理,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避免了资源浪费,还为企业增加了效益。

16.由于第一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的外壁上设有夹套,釜体的内部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一端连有电机,搅拌轴的上部设有扇形搅拌桨叶,搅拌桨叶上设有多个通孔;搅拌轴的下部设有u形搅拌框。脱硫副产物、硫酸和自来水进入釜体内部,热媒进入夹套内部对釜体内部的料液进行加热,电机带动搅拌轴以及扇形搅拌桨叶和u形搅拌框进行搅拌混合。上述结构的反应釜,设计合理,实现了对料液的搅拌混合以及加热,促进反应原料的充分接触和充分反应。

17.由于第二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的外壁上设有夹套,釜体的内部设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连有电机,转轴上设有搅拌框,搅拌框的形状为梯形搅拌框的边框上设有多个搅拌棒。纯碱生产厂废液和料液进入第二反应釜内部,热媒进入夹套内部对釜体内部的料液进行加热,电机带动转轴以及搅拌框对釜体内部的料液进行搅拌混合。采用上述结构的反应釜,实现了对反应料液的搅拌混合和加热,促进反应料液充分反应。

18.由于洗液收集槽通过输送泵连通自来水储罐。采用这一设计,实现了对洗液的回

收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19.由于滤液收集槽的出口通过输送管道连通化盐用水储罐。滤液的回收利用可有效降低纯碱生产原盐消耗,同时滤液中还含有较低含量的钙、镁离子,用于纯碱生产化盐可有效降低精制盐水过程中灰乳和纯碱的用量,降低纯碱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苏打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综合利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第一反应釜,2-脱硫副产物料仓,3-硫酸储罐,4-自来水储罐, 5-第一过滤设备,6-缓存罐,7-第二反应釜,8-废液储罐,9-第二过滤设备, 10-二水石膏储槽,11-第一真空集液罐,12-第二真空集液罐,13-滤液收集槽, 14-化盐用水储罐,15-洗液收集槽,16-输送泵,17-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一种小苏打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综合利用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反应釜1,第一反应釜1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第一进料口连通脱硫副产物料仓2,第二进料口连通硫酸储罐3,第三进料口连通自来水储罐4,第一反应釜1的出料口连通第一过滤设备5(有机膜过滤器,购自厂家),第一过滤设备5的出液口连通缓存罐6,缓存罐6的出料口连通第二反应釜7的第一进料管,第二反应釜7的第二进料管连通废液储罐8,第二反应釜7的出料口连通第二过滤设备9(带式过滤机,购自厂家),第二过滤设备9的出料口连通二水石膏储槽10,第二过滤设备9的出液口分别连通第一真空集液罐11和第二真空集液罐12(第一真空集液罐和第二真空集液罐分别连有真空泵17),第一真空集液罐11的出口连通滤液收集槽13,滤液收集槽13 的出口通过输送管道连通化盐用水储罐14;第二真空集液罐12的出口连通洗液收集槽15,洗液收集槽15通过输送泵16连通自来水储罐4。

24.实际生产中自来水和硫酸分别通过第三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进入第一反应釜的内部,经过搅拌混合后再通过螺旋输送机将脱硫副产物从第一进料口加入,搅拌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的料液从出料口进入第一过滤设备,经过第一过滤设备过滤处理后的滤液进入缓存罐内进行缓存,缓存罐内的滤液从第一进料管进入第二反应釜内部,废液储罐内的废液从第二进料管加入,经过搅拌混合充分反应后的料液进入第二过滤设备进行处理,滤液进入第一真空集液罐内经过分离后沿着管道进入滤液槽中然后输送泵进入化盐用水储罐中;第二过滤设备中滤饼经过清水继续冲洗,收集的洗液进入第二真空集液罐内部,然后流入洗液收集槽后再通过输送泵连通自来水储罐。采用上述处理装置实现了对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的综合处理,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避免了资源浪费,还为企业增加了效益。收集的洗液重新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滤液收集槽中的滤液回收利用可有效降低纯碱生产原盐消耗,同时滤液中还含有较低含量的钙、镁离子,用于纯碱生产化盐可有效降低精制

盐水过程中灰乳和纯碱的用量,降低纯碱生产成本。

25.其中第一反应釜1包括釜体,釜体的外壁上设有夹套,釜体的内部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一端连有电机,搅拌轴的上部设有扇形搅拌桨叶,搅拌桨叶上设有多个通孔;搅拌轴的下部设有u形搅拌框。脱硫副产物、硫酸和自来水进入釜体内部,热媒进入夹套内部对釜体内部的料液进行加热,电机带动搅拌轴以及扇形搅拌桨叶和u形搅拌框进行搅拌混合。上述结构的反应釜,设计合理,实现了对料液的搅拌混合以及加热,促进反应原料的充分接触和充分反应。

26.其中第二反应釜7包括釜体,釜体的外壁上设有夹套,釜体的内部设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连有电机,转轴上设有搅拌框,搅拌框的形状为梯形搅拌框的边框上设有多个搅拌棒。纯碱生产厂废液和料液进入第二反应釜内部,热媒进入夹套内部对釜体内部的料液进行加热,电机带动转轴以及搅拌框对釜体内部的料液进行搅拌混合。采用上述结构的反应釜,实现了对反应料液的搅拌混合和加热,促进反应料液充分反应。

27.其中硫酸储罐2与第一反应釜1相连通的管道上、第一反应釜1的出料口与第一过滤设备5相连通的管道上、缓存罐6与第二反应釜7相连通的管道上以及洗液收集槽15与自来水储罐4相连通的管道上分别设有输送泵16。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技术特征:

1.一种小苏打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综合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应釜,所述第一反应釜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出料口连通第一过滤设备,所述第一过滤设备的出液口连通缓存罐,所述缓存罐的出料口连通第二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二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连通废液储罐,所述第二反应釜的出料口连通第二过滤设备,所述第二过滤设备的出料口连通二水石膏储槽,所述第二过滤设备的出液口分别连通第一真空集液罐和第二真空集液罐,所述第一真空集液罐的出口连通滤液收集槽,所述第二真空集液罐的出口连通洗液收集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苏打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综合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釜的第一进料口连通脱硫副产物料仓,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硫酸储罐,所述第三进料口连通自来水储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苏打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综合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外壁上设有夹套,所述釜体的内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连有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上部设有扇形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桨叶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搅拌轴的下部设有u形搅拌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苏打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综合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设备为有机膜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设备为带式过滤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苏打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综合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外壁上设有夹套,所述釜体的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有电机,所述转轴上设有搅拌框,所述搅拌框的形状为梯形,所述搅拌框的边框上交替设有多个搅拌棒。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苏打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综合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液收集槽通过输送泵连通所述自来水储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苏打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综合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收集槽的出口通过输送管道连通化盐用水储罐。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苏打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综合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储罐与所述第一反应釜相连通的管道上、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过滤设备相连通的管道上、所述缓存罐与所述第二反应釜相连通的管道上以及所述洗液收集槽与所述自来水储罐相连通的管道上分别设有输送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纯碱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小苏打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综合利用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一反应釜的出料口连通第一过滤设备,第一过滤设备的出液口连通缓存罐,缓存罐的出料口连通第二反应釜的第一进料管,第二反应釜的第二进料管连通废液储罐,第二反应釜的出料口连通第二过滤设备,第二过滤设备的出料口连通二水石膏储槽,第二过滤设备的出液口分别连通第一真空集液罐和第二真空集液罐,第一真空集液罐的出口连通滤液收集槽,第二真空集液罐的出口连通洗液收集槽。采用上述处理装置,实现了对脱硫副产物和纯碱生产废液的综合处理,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避免了资源浪费,还为企业增加了效益。还为企业增加了效益。还为企业增加了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王冕 杨亮 贾治国 王凤婕 邱汉民 蒋玉良 崔孟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海天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8

技术公布日:2022/6/3
声明:
“小苏打脱硫副产物和纯碱厂废液综合利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