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气净化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二甲胺废液处理锅炉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大部分合成革厂家先将废水中的溶剂回收,然后采用生化方法进行处理,各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予以外排。溶剂回收主要采用精馏法,可回收合成革生产中的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但在使用精馏法对dmf回收过程中,当加热至100℃时,dmf会与水反应,生成二甲胺和甲酸,另外,dmf在高温下也会分解生成二甲胺和一氧化碳。二甲胺虽然毒性不大,但是沸点低,易挥发,易溶于水,且有着强烈的恶臭气味,会使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同时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目前国内合成革企业基本上不治理直接排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
3.工业园区中热电联产的锅炉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氮氧化物(no
x
),需要对其进行处理才能达标排放。现有工艺中一般采用将氨水或尿素喷入锅炉内,使氨或含氨物质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从而实现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但由于昼夜热负荷差异接近50%,夜间锅炉负荷基本在50%最大连续蒸发量以下,造成喷氨水脱硝处的温度降至600
?
800℃或更低,此温度低于氨水最佳的脱硝条件,造成脱硝效率下降,为达到《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要求氮氧化物(no
x
)排放浓度不高于50mg/m3的要求,只能通过氨水过量喷入方式来满烟气no
x
排放符合要求,但会造成氨逃逸增加。
4.因此,开发有效的二甲胺废液处理方法,以及寻找烟气温度低于800℃时的脱硝还原剂非常有必要。需要开发利用二甲胺废液处理锅炉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二甲胺废液处理锅炉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及装置利用二甲胺废液代替现有工艺中氨水,用于锅炉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处理,不仅可以解决二甲胺废液难以处理的难题,还能够在夜间锅炉负荷较低,炉膛内温度不高的情况下,利用二甲胺在较低温度下也能达到较高脱硝效率的特点,使锅炉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降低到排放标准以下,还能够解决氨水过量喷入造成的氨逃逸增加的问题,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6.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二甲胺废液处理锅炉废气中氮氧化物的
声明:
“利用二甲胺废液处理锅炉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