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与修复、数据管理、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数据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土壤异位修复一般是指土地使用方委托土壤修复方修复污染土壤,降低土壤污染风险的过程。土壤修复委托方将受污染土壤运输到土壤修复方所在的场地,经过土壤修复后再运输到原位置。土壤修复过程一般有多方(组织、单位或者个人)参与其中,土壤修复检测方(简称:检测方)负责检测土壤修复前后的土壤,土壤修复委托方(简称:委托方)委托检测方检测土壤,委托修复方修复土壤。土壤修复执行方(简称:修复方)受委托方的委托,在自己的修复场地进行土壤修复过程。、土壤修复管理方(简称:管理方)对整个修复过程进行管理、监督、监测,包括土壤状况、修复过程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等。土壤修复过程产生的各种数据,例如土壤检测报告、修复前后的土壤污染物含量数据、修复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数据等,由各方向管理方提交纸质书面报告。
3.土壤修复过程存在许多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数据传输存在严重的时滞性,各方提交的数据报告之间难以建立起关联,尤其可能造成数据丢失、不一致的现象,现有的土壤修复数据管理方式可能存在许多管理上的漏洞,例如数据查询效率低下、二次分析困难等,甚至面临数据篡改、互相抵赖等恶意攻击。土壤修复各方彼此之间存在不信任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区块链技术管理土壤修复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的数据,在检测方、修复方、委托方、管理方之间建立信任关系。
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复合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土壤修复委托方、土壤修复检测方、土壤修复执行方、土壤修复管理方和土壤修复数据存储方;所述
7.土壤修复委托方,包括至少一个委托方节点;
8.土壤修复检测方,包括检测方节点,用于将土壤污染物检测数据上传到区块链;
9.土壤修复执行方,包括土壤修复场地及土壤修复场地设置的执行方节点;所述执行方节点用于将传感器采集的修复场地环境数据上传到区块链;
10.土壤修复管理方,包括管理方节点,用于访问区块链中所有的土壤修复数据;
11.土壤修复数据存储方,包括账本存储节点,用于存储场地土壤修复产生的所有数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
声明:
“复合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数据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