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脱氮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污水处理厂出水主要监测指标之一。随着污水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出水总氮要求也相应提高,例如京津地区对出水TN的要求为低于10mg/L;欧盟污水排放标准规定,人口大于10万的城市TN限值为10mg/L,澳大利亚一级排放标准出水TN低于5mg/L的概率至少保证90%,同时TN低于3mg/L的概率至少保证50%。因此,对传统污水处理后进一步深度脱氮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深度脱氮主要利用生物脱氮的方式,一般通过在二沉池后设置反硝化滤池以进一步脱氮,但传统的异养反硝化脱氮需要碳源,而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可生物利用碳源较少,不能满足异养反硝化的需要;同时由于投加碳源物质会大大增加运行成本,且异养微生物的大量生长容易导致反硝化滤池堵塞并产生大量剩余污泥,显著增加运行和处理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进一步降低污水处理厂尾水(二级出水)中的氮,同时避免深度脱氮过程中二次污染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拟开发一种新型深度脱氮工艺。本发明将硫自养反硝化工艺作为深度脱氮工艺主体,在工艺末端增加生态安全单元,采用改性水滑石对深度脱氮过程产生的硫酸盐进行吸附,从而达到深度脱氮,生态无害的最终目的。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硫酸盐吸附池,含有体积为流量数值1.8~2.5倍的水滑石;所述水滑石为改性水滑石,其制备步骤为:(1)以1~4:1的摩尔比将镁盐和铝盐混合溶于1L蒸馏水中,得到混合盐溶液;(2)称取NaOH和Na2CO3,制备混合碱溶液;(3)将盐溶液与碱溶液迅速混合,控制n(CO32-)/n(Al3+)与n(NaOH)/n(Mg2++Al3+)均为2.0,搅拌,调节溶液pH值为9.0~9.5,(4)在75~85℃水浴8~12h,洗涤,300~400℃烘干,研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滑石为改性水滑石,所述改性水滑石按照如下方法制备:(1)以3:1的摩尔比将镁盐和铝盐混合溶于蒸馏水中,得到混合盐溶液;(2)称取NaOH和Na2CO3,制备混合碱溶液;(3)控制n(CO32-)/n(Al3+)与n(NaOH)/n(Mg2++Al3+)均为2.0,将盐溶液与碱溶液迅速混合,搅拌,调节溶液pH值为9.0~9.5,再经过水浴反应,洗涤,烘干,研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
声明:
“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脱氮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