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
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高温烧成工段主要反应原理为磷酸铁、
碳酸锂和碳源在氮气为保护气的条件下在电加热辊道窑(高温段730-780℃)中反应生成磷酸铁锂,该反应首先将葡萄糖在高温下分解为无定形碳,为磷酸铁锂合成提供碳源。因此cod高的来源主要为葡萄糖及其裂解c2-c5等短链有机物,主要为烃类或醛类。同时,废水中的氨氮也是需要关注的处理特征污染物之一。
3.磷酸铁锂生产废水主要污染物为含氨氮、磷、硫酸根和cod等,此外废水中较高电导率2000-9000us/cm。
4.工业废水的治理在国内外普遍受到重视,研制出多种治理技术,通过将有毒治理为无毒、有害转化为无害、回收水循环使用等措施消除和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量。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目前,工业废水治理已开始进入清洁生产工艺、总量控制和循环经济整合阶段,资源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是发展的主流方向。废水的处理工艺,按其性质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四大类。
5.无论采取何种处理方法,工业废水处理的前提是,从排放源头上严格做到不同种类的废水分质分类收集。且由于废水种类繁多,任何一种治理方法都有优缺点,采用一种方法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理效果,因而需要两种以上的方法组合在—起,相互补充,以达到最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针对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出水水质远高于排放标准。
7.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本发明提供的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收集槽、第一一级反应槽、第二一级反应槽、一级沉淀槽、第一二级反应槽、第二二级反应槽、二级沉淀槽、ph回调槽、生化系统、以及排放监控池,一级沉淀槽、二级沉淀槽、以及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的污泥排放口均通过管道与污泥池连通。
9.优选地,生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生化调节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以及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的好氧池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之间通过回流管连通。
10.优选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包括罐体、布水组件、支撑架、三相分离器、沼气收集管、出水管、溢流堰,罐体的下部为污泥反应区,布水组件设置于污泥反应区内,罐体的内底部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三相分离器,沼气收集管的进气端与三相分离器的
气室连通,以收集从气室排出的沼气,三相分离器的上部具有沉淀区,沉淀区的上部的外侧设置有溢流堰,溢流堰与出水管连通。
11.优选地,布水组件包括进水管、第一布水管、第二布水管、第三布水管、以及第四布水管,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罐体的内部,且连通有第一布水管、第二布水管、第三布水管、以及第四布水管,第一布水管和第二布水管的布水端均位于罐体内部的右半部分,第一布水管的布水端的布水区域位于二布水管的布水端的布水区域的后侧,第三布水管和第四布水管的布水端均位于罐体内部的左半部分,第三布水管的布水端的布水区域位于四布水管的布水端的布水区域的前侧。
12.优选地,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钢箱,钢箱的内部依次连通设置有缺氧池、好氧池、以及mbr池。
13.优选地,好氧池的内部设置立体弹性填料。
14.优选地,mbr池的内部设置有中空纤维超滤膜,中空纤维超滤膜以pet纤维编织管为内衬支撑体,表层采用经纳米二氧化硅纳改性的含氟材料涂层,通过高温相转化法制备而成。
15.优选地,还包括控制系统和水质在线监测仪,水质在线监测仪的检测端位于排放监控池的内部,水质在线监测仪和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16.优选地,一级沉淀槽和二级沉淀槽均为斜管沉淀槽。
17.本发明还提供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方法,采用如上述的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废水收集槽内的废水提升至第一一级反应槽,调节ph值至碱性,往第一一级反应槽投加钙盐,使得ca
2+
和磷酸根离子结合成磷酸钙沉淀物,第一一级反应槽的废水流入第二一级反应槽,并往第二一级反应槽投加pac,待pac与磷酸钙和悬浮物共同作用形成颗粒物后再投加pam,形成矾花后进入一级沉淀槽进行沉淀澄清,将一级沉淀槽的污泥排至污泥池,一级沉淀槽的上清液排入第一二级反应槽,调节ph值至8-9,然后投加fe
3+
和磷离子结合成磷酸铁沉淀物,第一二级反应槽的废水流入第二二级反应槽,并往第二二级反应槽投加pac,投加的pac与磷酸铁和悬浮物共同作用形成颗粒物后再投加pam,形成矾花后进入二级沉淀槽进行沉淀澄清,将二级沉淀槽的污泥排至污泥池,二级沉淀槽的上清液排入ph回调槽,往ph回调槽投加h2so4,调节ph值至中性,调节ph值至中性后的废水进入生化系统经由厌氧、缺氧、好氧、mbr处理,去除废水中有机物、氨氮、总氮,将生化系统的污泥排至污泥池,生化系统出水进入排放监控池监控水质,达标水质排放,不达标水质送入事故池。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9.1、针对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出水水质远高于排放标准。
20.2、上流式厌氧污泥床为污泥絮凝提供有利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条件,使厌氧污泥获得并保持良好的沉降性能。可形成一种相当稳定的生物相,保持特定的微生态环境,能抵抗较强的扰动力,较大的颗粒絮体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从而提高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内的污泥浓度。
21.3、将沉淀区设于三相分离器的上方,具有(1)污泥回流可加速污泥的积累,缩短启动周期;(2)截留悬浮物,改善出水水质;(3)当偶尔发生大量漂泥时,提高了可见性,能够及时回收污泥保持工艺的稳定性;(4)回流污泥仍持续分解,可减少剩余污泥量。
22.4、采用连续进水方式、分枝状布水管。确保均匀布水,将反应器内均分几个布水区,均衡布水。这种系统的好处是容易观察到堵塞情况,且可实现对单根布水管进行大水量高流速清管,防止堵塞。
23.5、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集缺氧和好氧活性污泥生化、mbr膜分离工艺于一体,并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全自动监控和运行,实现对废水生化的高效处理。并且具有占地面积小、维护方便、处理流程短、出水水质好、节能高效等优点。
24.6、设置高效立体弹性填料,形成水解酸化优势微生物相,大幅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25.7、mbr池的内部设置有中空纤维超滤膜,中空纤维超滤膜以高强度pet纤维编织管为内衬支撑体,表层采用经纳米二氧化硅纳改性的含氟材料涂层,通过高温相转化法制备而成,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高温相转化法,孔径分布窄,开孔更均匀,开孔率高,通量更高。(2)含氟材料经过改性,亲水性更好,接触角《60
°
。(3)含氟材料化学性能稳定,可耐强酸、强碱,抗污染能力强。(4)高强度pet编织管内衬使膜组件具有不断丝、可高压脉冲反洗、自清洁能力强等特点。
26.8、生化系统具有出水水质优异、同步脱氮除磷、投资回收期短、剩余污泥产生量少、占地面积小、使用周期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28.图2是本发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发明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发明的水质在线监测仪、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与控制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31.附图中的标记为:1-废水收集槽,2-第一一级反应槽,3-第二一级反应槽,4-一级沉淀槽,5-水质在线监测仪,6-第一二级反应槽,7-第二二级反应槽,8-生化系统,9-二级沉淀槽,10-ph回调槽,11-排放监控池,81-生化调节池,82-上流式厌氧污泥床,83-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12-回流管,13-污泥池,821-罐体,822-支撑架,823-三相分离器,824-沼气收集管,825-出水管,826-溢流堰,827-沉淀区,828-进水管,829-第一布水管,8210-第二布水管,8211-第三布水管,8212-第四布水管,831-钢箱,832-缺氧池,833-好氧池,834-mbr池,835-立体弹性填料,836-中空纤维超滤膜,14-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32.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33.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
性。
34.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收集槽1、第一一级反应槽2、第二一级反应槽3、一级沉淀槽4、第一二级反应槽6、第二二级反应槽7、二级沉淀槽9、ph回调槽10、生化调节池81、上流式厌氧污泥床82、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83、以及排放监控池11,一级沉淀槽4、二级沉淀槽9、以及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83的污泥排放口均通过管道与污泥池13连通,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83的好氧池833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82之间通过回流管12连通。
35.其中,上流式厌氧污泥床82包括罐体821、布水组件、支撑架822、三相分离器823、沼气收集管824、出水管825、溢流堰826,罐体821的下部为污泥反应区,布水组件设置于污泥反应区内,罐体821的内底部固定有支撑架822,支撑架822的顶部设置有三相分离器823,沼气收集管824的进气端与三相分离器823的气室连通,以收集从气室排出的沼气,三相分离器823的上部具有沉淀区827,沉淀区827的上部的外侧设置有溢流堰826,溢流堰826与出水管825连通。
36.污泥反应区存留大量厌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污泥层。待处理的废水从罐体821底部进入并与污泥混合,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大部分转化为沼气。沼气以微小气泡形式不断散放,上升逐渐形成大气泡。在罐体821上部由于沼气的搅动形成一个污泥浓度较稀薄的污泥悬浮区。污泥和废水一起上升至三相分离器823,沼气碰到三相分离器823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反射板的四周,然后穿过水层进入气室,用沼气收集管824导出,固液混合液经过反射进入三相分离器823上部的沉淀区827,污水中的污泥不断絮凝,颗粒逐渐增大,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沉淀至三相分离器823的斜壁上的污泥沿着斜壁滑回污泥反应区内。经过沉淀分离后的处理出水从沉淀区827的溢流堰826上部溢出,然后排出罐体821。
37.本上流式厌氧污泥床82为污泥絮凝提供有利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条件,使厌氧污泥获得并保持良好的沉降性能。可形成一种相当稳定的生物相,保持特定的微生态环境,能抵抗较强的扰动力,较大的颗粒絮体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从而提高上流式厌氧污泥床82内的污泥浓度。通过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82内设置一个沉淀区827,尤其是设置于三相分离器823的上方,使污泥细颗粒在沉淀区827的污泥层内进一步絮凝,和沉淀然后回流入污泥反应区内。
38.三相分离器823的应用省却了辅助脱气装置,能收集从污泥反应区产生的沼气,同时随水气上升的悬浮物被三相分离器823阻截,使沉淀性能良好的污泥能保留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82内。
39.沉淀区827设置在三相分离器823的上部。在罐体821内虽有气液固三相分离器823,混合液进入沉淀区827前气体已基本分离,但由于上升至沉淀区827内的污泥仍具有较高的产甲烷活性,继续在沉淀区827内产气,或者由于冲击负荷及水质突然变化,可能使污泥反应区内污泥膨胀,影响沉淀区827固液分离效果,导致污泥流失而影响水质和污泥床中污泥浓度。为了减少出水夹带悬浮物,反应器顶部设计沉淀区827,沉淀区827内沉积的污泥通过三相分离器823间的回流缝回流到污泥床内。设置顶部沉淀区827的好处是:(1)污泥回流可加速污泥的积累,缩短启动周期;(2)截留悬浮物,改善出水水质;(3)当偶尔发生大量漂泥时,提高了可见性,能够及时回收污泥保持工艺的稳定性;(4)回流污泥仍持续分解,可
减少剩余污泥量。
40.其中,布水组件包括进水管828、第一布水管829、第二布水管8210、第三布水管8211、以及第四布水管8212,进水管828的一端延伸至罐体821的内部,且连通有第一布水管829、第二布水管8210、第三布水管8211、以及第四布水管8212,第一布水管829和第二布水管8210的布水端均位于罐体821内部的右半部分,第一布水管829的布水端的布水区域位于二布水管的布水端的布水区域的后侧,第三布水管8211和第四布水管8212的布水端均位于罐体821内部的左半部分,第三布水管8211的布水端的布水区域位于四布水管的布水端的布水区域的前侧。
41.布水组件的合理设计对上流式厌氧污泥床82的良好运转至关重要,布水组件兼有配水和水力搅拌的功能,为了这两个功能的实现,需满足如下原则:(1)确保单位面积的进水量基本相同,以防止偏流等现象发生;(2)尽可能满足水力搅拌需要,保证进水有机物与污泥迅速混合;(3)易于观察进水管828的堵塞,防止短路偏流等现象发生;(4)易于解决堵管问题。常采用的进水方式大致可分为间歇式(脉冲式)、连续流、连续与间歇相结合等方式;布水管的形式有一管多孔、一管一孔和分枝状等多种形式。本发明采用连续进水方式、分枝状布水管。确保均匀布水,将反应器内均分几个布水区,均衡布水。这种系统的好处是容易观察到堵塞情况,且可实现对单根布水管进行大水量高流速清管,防止堵塞。
42.其中,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83包括钢箱831,钢箱831的内部依次连通设置有缺氧池832、好氧池833、以及mbr池834。
43.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83集缺氧和好氧活性污泥生化、mbr膜分离工艺于一体,并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14实现全自动监控和运行,实现对废水生化的高效处理。并且具有占地面积小、维护方便、处理流程短、出水水质好、节能高效等优点。
44.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83采用钢结构的箱体,施工作业开始至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出水,只需要60天,省去钢混水池结构设计、施工的长周期;并且寿命长达30年以上,与混凝土无异。通过模块化设计,后期如搬迁可随时整体搬迁减少重复投入,如后期需拆除不但方便,还可回收大量钢材,回收投资,同时还减少了建筑固体垃圾处置费用。钢结构强度高,节约混凝土墙厚,同池容水池,钢结构水池占地更小。作业面更小,能利用现有厂区的一些角落,道路等不适合做构筑物区域,空间最大化利用。自重小,可减少开挖土方,减少基础施工成本,土地破坏小,恢复容易。施工过程用水少,噪音小,粉尘少,环保施工。抗震,钢结构韧性好,能承受更大形变并恢复。钢结构可工厂预制,也可现场拼接,比混凝土水池误差小,可控制精度更高。减少沙、石、灰使用,更环保节能。
45.其中,好氧池833的内部设置立体弹性填料835。
46.针对常规水解酸化中污泥浓度低、废水传质效果差、难以形成优势菌种所需的环境等缺点,优化了水解酸化区的水力动力学条件,并设置高效立体弹性填料835,形成水解酸化优势微生物相,大幅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47.其中,mbr池834的内部设置有中空纤维超滤膜836,中空纤维超滤膜以高强度pet纤维编织管为内衬支撑体,表层采用经纳米二氧化硅纳改性的含氟材料涂层,通过高温相转化法制备而成,具有以下优点:
48.(1)采用高温相转化法,孔径分布窄,开孔更均匀,开孔率高,通量更高。
49.(2)含氟材料经过改性,亲水性更好,接触角《60
°
。
50.(3)含氟材料化学性能稳定,可耐强酸、强碱,抗污染能力强。
51.(4)高强度pet编织管内衬使膜组件具有不断丝、可高压脉冲反洗、自清洁能力强等特点。
52.本发明的生化系统8具有以下优点:
53.(1)出水水质优异:对于生活污水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18918—2002)标准一级a标准;对于其他污水,经分析设计出水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对于特点行业水质,根据出水的要求与其他预处理工艺搭配使用,可满足排放要求。
54.(2)同步脱氮除磷: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硝化菌将氨氮硝化为no3-,对有机物去除率在95%以上;对氨氮去除率在97%以上。污水依次经历水解酸化、缺氧和好氧三种环境,形成a2/o工艺,再加上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截留作用,微生物被截留在生物反应器中,促进有机物和专性微生物的生长和增长停留时间,有利于降解一些难溶有机物,因而能够高效地脱氮和聚磷除磷。
55.(3)投资回收期短:占地面积小,无需铺设大规模管网,从而节省投资,再加上运行成本低,投资回收期大大缩短。
56.(4)剩余污泥产生量少: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83的污泥浓度高,污泥负荷较低,微生物处于繁殖和自生氧化分解平衡状态,无有机剩余污泥产生量。
57.(5)占地面积小:仅有传统工艺的10-20%。
58.(6)使用周期长:连续运行时间可达7万小时,断丝率低于1%。
59.其中,还包括控制系统14和水质在线监测仪5,水质在线监测仪5的检测端位于排放监控池11的内部,水质在线监测仪5和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83均与控制系统14电连接。
60.其中,一级沉淀槽4和二级沉淀槽9均为斜管沉淀槽,具有以下优点:
61.(1)利用了层流原理,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
62.(2)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
63.(3)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是一种新型高效沉淀设备。并已定型用于生产实践。
64.(4)去除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
65.工作原理:
66.是根据平流式沉淀原理,在槽内增加许多斜管后,加大水槽过水断面的湿周,同时减小水力半径,为此在同样的水平流速v时,可以大大降低雷诺数re,从而减少水的紊动,促进沉淀。另外,在泥渣悬浮层上方安装60度的斜管组件,使原水中的悬浮物、固化物或经投加混凝后形成絮体矾花,在斜管底侧表面积聚成薄泥层,依靠重力作用滑回泥渣悬浮层,继而沉入集泥斗,由排泥管排入污泥槽另行处理或综合利用。上清液逐渐上升至集水管排出,可直接排放或回用。
67.本实施例还提供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方法,采用如上述的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68.由于排放污水原水ph为4.1左右,磷酸钙的溶解度随着ph的升高而减小,因为需将废水收集槽1内的废水提升至第一一级反应槽2,通过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碱性,往第一一
级反应槽2投加钙盐,使得ca
2+
和磷酸根离子结合成磷酸钙沉淀物。
69.第一一级反应槽2的废水流入第二一级反应槽3,并往第二一级反应槽3投加pac,待pac与磷酸钙和悬浮物共同作用形成颗粒物后再投加pam,形成矾花后进入一级沉淀槽4进行沉淀澄清,将一级沉淀槽4的污泥排至污泥池13。
70.因废水中的总磷可达到800mg/l,如采用一级沉淀总磷的去除得不到必要的保障,因此将一级沉淀槽4的上清液排入第一二级反应槽6,调节ph值至8-9,然后投加fe
3+
和磷离子结合成磷酸铁沉淀物。
71.第一二级反应槽6的废水流入第二二级反应槽7,并往第二二级反应槽7投加pac,投加的pac与磷酸铁和悬浮物共同作用形成颗粒物后再投加pam,形成矾花后进入二级沉淀槽9进行沉淀澄清,将二级沉淀槽9的污泥排至污泥池13。
72.因经化学法处理后的废水ph值为碱性,该条件下对生化系统8不利,因此需将二级沉淀槽9的上清液排入ph回调槽10,往ph回调槽10投加h2so4,调节ph值至中性。
73.调节ph值至中性后的废水进入生化系统8经由厌氧、缺氧、好氧、mbr处理,去除废水中有机物、氨氮、总氮,将生化系统8的污泥排至污泥池13,生化系统8出水进入排放监控池11监控水质,达标水质排放,不达标水质送入事故池。
74.mbr集生化及泥水分离为一体,可提高池中的污泥浓度,同时提高废水出水水质微生。中空纤维超滤膜装置将废水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住,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可以分别控制,而难降解的物质在反应器中不断反应、降解。由于膜的截留作用,从而可以在反应器中富集一些专性微生物,再加上在超滤膜过滤前污水依次经历了厌氧、缺氧和好氧三种环境,因而能够高效地脱氮除磷。mbr出水甚至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标准》(gb/t18920-2002)中的绿化标准回用或排放。通过污泥池13对各步骤产生的污泥进行统一收集后,污泥委外处理。
75.本实施例的污染物去除率分析如表1所示:
[0076][0077]
表1
[0078]
表1可以看出,经由本发明处理后的磷酸铁锂生产废水的ph值为7-8,符合排放标准。
[0079]
cod≤200,数值是排放标准的1/2以下,去除率为89%。
[0080]
bods≤100,数值是排放标准的1/3以下,去除率为89%。
[0081]
石油类≤5,数值是排放标准的1/4以下,去除率为85%。
[0082]
ss≤10,数值是排放标准的1/40以下,去除率为90%。
[0083]
总磷≤4,数值是排放标准的1/2以下,去除率为43%。
[0084]
氨氮≤15,数值是排放标准的1/2以下,去除率为93%。
[0085]
由此可见,本发明针对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出水水质远高于排放标准。
[0086]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技术特征:
1.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收集槽、第一一级反应槽、第二一级反应槽、一级沉淀槽、第一二级反应槽、第二二级反应槽、二级沉淀槽、ph回调槽、生化系统、以及排放监控池;所述一级沉淀槽、二级沉淀槽、以及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的污泥排放口均通过管道与污泥池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生化调节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以及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所述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的好氧池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之间通过回流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包括罐体、布水组件、支撑架、三相分离器、沼气收集管、出水管、溢流堰;所述罐体的下部为污泥反应区,所述布水组件设置于所述污泥反应区内;所述罐体的内底部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三相分离器,所述沼气收集管的进气端与所述三相分离器的气室连通,以收集从气室排出的沼气;所述三相分离器的上部具有沉淀区,所述沉淀区的上部的外侧设置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出水管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组件包括进水管、第一布水管、第二布水管、第三布水管、以及第四布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罐体的内部,且连通有第一布水管、第二布水管、第三布水管、以及第四布水管;所述第一布水管和第二布水管的布水端均位于罐体内部的右半部分,所述第一布水管的布水端的布水区域位于所述二布水管的布水端的布水区域的后侧;所述第三布水管和第四布水管的布水端均位于罐体内部的左半部分,所述第三布水管的布水端的布水区域位于所述四布水管的布水端的布水区域的前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钢箱,所述钢箱的内部依次连通设置有缺氧池、好氧池、以及mbr池。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的内部设置立体弹性填料。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r池的内部设置有中空纤维超滤膜;所述中空纤维超滤膜以pet纤维编织管为内衬支撑体,表层采用经纳米二氧化硅纳改性的含氟材料涂层,通过高温相转化法制备而成。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和水质在线监测仪;所述水质在线监测仪的检测端位于所述排放监控池的内部;所述水质在线监测仪和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沉淀槽和二级沉淀槽均为斜管沉淀槽。10.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废水收集槽内的废水提升至第一一级反应槽,调节ph值至碱性,往第一一级反应槽投加钙盐,使得ca
2+
和磷酸根离子结合成磷酸钙沉淀物;第一一级反应槽的废水流入第二一级反应槽,并往第二一级反应槽投加pac,待pac与磷酸钙和悬浮物共同作用形成颗粒物后再投加pam;形成矾花后进入一级沉淀槽进行沉淀澄清;将一级沉淀槽的污泥排至污泥池,一级沉淀槽的上清液排入第一二级反应槽,调节ph值至碱性,然后投加fe
3+
和磷离子结合成磷酸铁沉淀物;第一二级反应槽的废水流入第二二级反应槽,并往第二二级反应槽投加pac,投加的pac与磷酸铁和悬浮物共同作用形成颗粒物后再投加pam;形成矾花后进入二级沉淀槽进行沉淀澄清;将二级沉淀槽的污泥排至污泥池,二级沉淀槽的上清液排入ph回调槽,往ph回调槽投加h2so4,调节ph值至中性;调节ph值至中性后的废水进入生化系统经由厌氧、缺氧、好氧、mbr处理,去除废水中有机物、氨氮、总氮,好氧处理的混合液回流至厌氧处理;将生化系统的污泥排至污泥池,生化系统出水进入排放监控池监控水质,达标水质排放,不达标水质送入事故池。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属于磷酸铁锂生产废水领域,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收集槽、第一一级反应槽、第二一级反应槽、一级沉淀槽、第一二级反应槽、第二二级反应槽、二级沉淀槽、pH回调槽、生化系统、以及排放监控池,一级沉淀槽、二级沉淀槽、以及一体化MBR废水处理装置的污泥排放口均通过管道与污泥池连通。本发明的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针对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出水水质远高于排放标准。放标准。放标准。
技术研发人员:夏天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逸辰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6
技术公布日:2022/10/20
声明:
“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