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铅锌冶炼渣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铅和锌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被广泛地应用。近些年,铅锌冶炼企业发展迅猛,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铅锌生产国之一。
我国铅锌冶炼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在逐年扩大,铅锌产量快速增加,冶炼技术取得较大进展。但是,铅锌冶炼工艺流程复杂,产生污染物的环节较多。铅锌冶炼的迅猛发展,导致大量废气、污水、废渣等的产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其中,废渣的产生量较多。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大宗固体废物利用实施方案》中的统计,我国在2010年产出的冶炼废渣量大约是3.15亿,其中仅铅锌冶炼渣的产生量就达到了430万吨。
由于钢铁生产结构的不同,世界各国钢铁厂产生的含锌铅粉尘也不尽相同。在国外,由于电炉炼钢在炼钢工艺中比例的增加以及镀锌废钢配比的增加,使含锌铅电炉粉尘量逐年增加。国外钢铁厂的含锌铅粉尘主要来自电炉炼钢工艺,其次是转炉和高炉及其它工序。我国南方大多数省份的钢铁厂使用含锌铅较高的铁矿石,高炉产出的粉尘量大,含锌、铅量较高。同时,镀锌板材和耐磨钢件使用量的增加,电炉炼钢厂规模和电炉炼钢比例的扩大,使电炉粉尘的产出量增加,其中的锌、铅含量也增加。我国含锌铅钢铁厂粉尘主要是高炉粉尘和电炉粉尘,其次是转炉粉尘。
铅锌冶炼渣富含金属铁以及镓、铟、金、银等稀贵金属,还含有铅、镉、砷等有毒元素以及迁移性强的金属。大量的铅锌冶炼渣采用露天堆置或简单填埋的处理方式,占用大面积的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紧缺。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自然风化和雨水冲刷的作用,铅锌冶炼渣中的金属元素会侵入空气、水体和土壤中,成为重要污染源。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回收与利用,不仅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影响植物和植被的生长,还会导致有价金属资源的浪费。
目前,铅锌冶炼渣处理工艺中,火法处理工艺较为成熟,更为实用。但是存在如下问题:所得产品大多是含锌、铅氧化物的二次粉尘和含铁废渣,或者是低品位金属锌、铅及铁水;处理过程主要以回收冶炼渣中的铁为目的,锌铅二次粉尘副产品用作炼锌或炼铅的原料;处理后的锌和铅没有得到有效分离,要利用锌、铅资源,必须对二次粉尘进行再处理,使锌和铅分离,大大增加了处理工序和成本。目前,国内外尚无法处理含铁低、含铅高的铅锌冶炼渣,也未有一次性分离锌、铅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
声明:
“处理铅锌冶炼渣的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