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制备工艺,其使用了一种冷凝设备,该冷凝设备设备包括框体(1)、冷凝腔(2)、驱动气缸(3)、两个密封式冷凝装置(4)、两个输送装置(5)、注入腔(6)、密封块(7)、齿条板(8),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冷凝设备对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制备工艺如下:S1、干燥:对喷淋而下的雾状减水剂进行高温干燥处理,从而形成颗粒状的减水剂;S2、循环式冷凝:将步骤S1加工而成的减水剂输入到冷凝腔(2)内,通过驱动气缸(3)带动齿条板(8)下降,在齿轮齿条的作用下带动两个密封板(43)相向角度调节直至对冷凝腔(2)的上端密封,此时,连通管(47)与转动后的转动柱(42)相通,气泵(48)吹出的冷气通过第一柔性柱(45)、第二柔性柱(46)喷入到冷凝腔(2)内的减水剂从而进行循环式冷凝;S3、输送式冷凝:冷凝后,向前抽出分隔板(56),冷凝腔(2)内的减水剂输送到蛇形管(51)内,气泵(48)吹出的部分冷气输送到到分流腔(52)后吹入到蛇形管(51),从而对下落的减水剂气吹,同时配合降温腔(54)内冷水对蛇形管(51)内部的降温,进而对下落的减水剂进一步冷凝;S4、打散成型:通过分散机构(57)对冷凝后的减水剂打散处理,形成颗粒分明的减水剂固体颗粒;框体(1)的上端开设有冷凝腔(2),冷凝腔(2)的左右两端设置有两个密封式冷凝装置(4),框体(1)下端的左右两侧开设有两个输送腔,输送腔上安装有输送装置(5),框体(1)的下端中部开设有注入腔(6),注入腔(6)上嵌入有密封块(7),框体(1)的前端安装有驱动气缸(3),驱动气缸(3)的顶出端安装有齿条板(8);所述的密封式冷凝装置(4)包括连接轴(41)、转动柱(42)、密封板(43)、主气腔(44)、第一柔性柱(45)、第二柔性柱(46)、连通管(47)、气泵(48)和齿轮(49),连接轴(41)通过轴承安装在框体(1)上,连接轴(41)的前端安装有齿轮(49),连接轴(41)上安装有转动柱(42),转动柱(42)的上端安装有密封板(43),密封板(43)上开设有主气腔(44),密封板(43)的内壁上间隔安装有第一柔性柱(45)、第二柔性柱(46),且第一柔性柱(45)的长度小于第二柔性柱(46)的长度,框体(1)的中部外侧安装有气泵(48),气泵(48
声明:
“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制备工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