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降低热量散失的含硫尾气燃烧炉,包括:支柱(1);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冷却塔(2),其设置于所述支柱(1)上方;
所述冷却塔(2)包括:
外壳(201),其垂直设置于所述支柱(1)上端,所述外壳(201)下端设置有出酸口(202),所述出酸口(202)下方设置有阀门(203),所述出酸口(202)上方设置有焚烧炉(3);
所述焚烧炉(3)包括:
炉体(301),其设置于所述出酸口(202)上方,所述炉体(301)右侧设置有进气管(302),所述进气管(302)外围设置有防护层(303),所述进气管(302)左侧设置有点火器(304),所述炉体(301)上端设置有出气口(305),所述出气口(305)上方设置有转化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热量散失的含硫尾气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2)还包括:
冷却管(204),其设置于所述外壳(201)内部,所述外壳(201)顶端设置有进水口(205),所述外壳(201)底端设置有出水口(206);
外门(207),其设置于所述外壳(201)左侧,且外门(207)与外壳(201)之间的接触面紧密贴合,所述外门(207)内部设置有通水口(208);
制酸腔(209),其设置于所述外壳(201)内侧,所述制酸腔(209)上表面设置有喷头(2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热量散失的含硫尾气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05)通过冷却管(204)与出水口(206)构成连通结构,且冷却管(204)可与通水口(208)构成连通结构,所述外门(207)通过转轴与外壳(201)构成可转动结构,且喷头(210)固定在外壳(201)内表面,所述喷头(210)与冷却管(204)构成连通结构,所述出酸口(202)贯穿外壳(201)与制酸腔(209)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热量散失的含硫尾气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301)与外壳(201)构成一体化结构,且进气管(302)贯穿外壳(201)和炉体(301),所述防护层(303)与进气管(302)紧密贴合,且防护层(303)材质为防腐蚀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热量散失的含硫尾气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3)还包括:
内门(306),其设置于所述炉体(301)左侧,所述内门(306)上方设置有刮板(307),所述刮板(307)上方设置有伸缩杆(3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低热量散失的含硫尾气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306)通过转轴与炉体(301)构成可转动结构,且内门(306)和炉体(30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腐蚀镀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低热量散失的含硫尾气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307)与炉体(301)内表面紧密贴合,且刮板(307)与伸缩杆(308)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伸缩杆(308)固定在炉体(301)内部,且刮板(307)通过伸缩杆(308)与炉体(301)构成可升降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热量散失的含硫尾气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化组件(4)包括:
壳体(401),其设置于所述出气口(305)上端,所述壳体(401)内部设置有过滤板(402),所述过滤板(402)上方设置有催化板(403),所述催化板(403)上方设置有分离板(40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降低热量散失的含硫尾气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01)与出气口(305)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壳体(401)通过出气口(305)与炉体(301)构成连通结构,所述壳体(401)与出气口(305)之间紧密贴合。
说明书: 一种降低热量散失的含硫尾气燃烧炉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燃烧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降低热量散失的含硫尾气燃烧炉。
背景技术[0002] 在煤、石油、天然气等含硫原料的使用过程中都会有含硫气体的产生,如果不经处理而排放,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还会造成大气温度升高等问题,一般会对尾
气进行燃烧后再进行排放,从而净化废气,并回收废气分解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0003] 市场上现有的燃烧炉在对含硫尾气进行处理时的热回收效率较低,且燃烧后的废气依旧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降低热量散失的含硫尾气燃烧炉。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热量散失的含硫尾气燃烧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燃烧炉在对含硫尾气进行处理时的热回收效率较低,且燃烧后的废
气依旧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热量散失的含硫尾气燃烧炉,包括:
[0006] 支柱;[0007] 还包括:[0008] 冷却塔,其设置于所述支柱上方;[0009] 所述冷却塔包括:[0010] 外壳,其垂直设置于所述支柱上端,所述外壳下端设置有出酸口,所述出酸口下方设置有阀门,所述出酸口上方设置有焚烧炉;
[0011] 所述焚烧炉包括:[0012] 炉体,其设置于所述出酸口上方,所述炉体右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围设置有防护层,所述进气管左侧设置有点火器,所述炉体上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方
设置有转化组件。
[0013] 优选的,所述冷却塔还包括:[0014] 冷却管,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外壳顶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外壳底端设置有出水口;
[0015] 外门,其设置于所述外壳左侧,且外门与外壳之间的接触面紧密贴合,所述外门内部设置有通水口;
[0016] 制酸腔,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侧,所述制酸腔上表面设置有喷头。[0017]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通过冷却管与出水口构成连通结构,且冷却管可与通水口构成连通结构,所述外门通过转轴与外壳构成可转动结构,且喷头固定在外壳内表面,所述喷
头与冷却管构成连通结构,所述出酸口贯穿外壳与制酸腔连通。
[0018] 优选的,所述炉体与外壳构成一体化结构,且进气管贯穿外壳和炉体,所述防护层与进气管紧密贴合,且防护层材质为防腐蚀材料。
[0019] 优选的,所述焚烧炉还包括:[0020] 内门,其设置于所述炉体左侧,所述内门上方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上方设置有伸缩杆。
[0021] 优选的,所述内门通过转轴与炉体构成可转动结构,且内门和炉体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腐蚀镀层。
[0022] 优选的,所述刮板与炉体内表面紧密贴合,且刮板与伸缩杆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伸缩杆固定在炉体内部,且刮板通过伸缩杆与炉体构成可升降结构。
[0023] 优选的,所述转化组件包括:[0024] 壳体,其设置于所述出气口上端,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方设置有催化板,所述催化板上方设置有分离板。
[0025] 优选的,所述壳体与出气口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壳体通过出气口与炉体构成连通结构,所述壳体与出气口之间紧密贴合。
[002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低热量散失的含硫尾气燃烧炉,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降低热量散失的含硫尾气燃烧炉,通过各部分零件之间的配合,使得设备在对含硫尾气进
行处理时,降低了燃烧尾气时的热量散失,也可以对燃烧后的废气进行进一步处理,避免了
废气污染;
[0027]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刮板的设置,使得设备停止运行后,伸缩杆可带动刮板在炉体内侧壁上上下刮动,从而将尾气燃烧后粘附在炉体内侧壁上的残渣刮落,方便对其进行清
理,避免影响设备的下次运行,且通过内门的设置,使得炉体在尾气燃烧时可以保持密闭状
态,避免对设备的其他部位造成不良影响;
[0028] 2、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化组件的设置,使得燃烧后的尾气在经过过滤板时过滤板可以去除大部分杂质气体,再通过催化板催化氧化成SO3和其他氧化物,分离板将其他氧化物
分离后,SO3离开转化组件,进入制酸腔,从而水合冷凝制酸,避免废气直接排放对人体和环
境造成损害;
[0029] 3、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塔的设置,使得冷却水可从进水口进入冷却管,从而对制酸腔上部的进行换热,使得制酸腔上部的气相冷凝成酸液下流,而冷却水可以吸收燃烧和
制酸时产生的热量从而进行余热回收,避免热量散失浪费,提升了设备的热回收效率,也使
得制酸过程可以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003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主视结构示意图;[003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左侧视结构示意图;[003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门立体结构示意图。[0033] 图中:1、支柱;2、冷却塔;201、外壳;202、出酸口;203、阀门;204、冷却管;205、进水口;206、出水口;207、外门;208、通水口;209、制酸腔;210、喷头;3、焚烧炉;301、炉体;302、
进气管;303、防护层;304、点火器;305、出气口;306、内门;307、刮板;308、伸缩杆;4、转化组
件;401、壳体;402、过滤板;403、催化板;404、分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0034]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降低热量散失的含硫尾气燃烧炉,包括:支柱1;还包括:冷却塔2,其设置于支柱1上方;冷却塔2包括:外壳201,其垂直设置于支柱1上端,外壳
201下端设置有出酸口202,出酸口202下方设置有阀门203,冷却塔2还包括:冷却管204,其
设置于外壳201内部,外壳201顶端设置有进水口205,外壳201底端设置有出水口206;外门
207,其设置于外壳201左侧,且外门207与外壳201之间的接触面紧密贴合,外门207内部设
置有通水口208;制酸腔209,其设置于外壳201内侧,制酸腔209上表面设置有喷头210,进水
口205通过冷却管204与出水口206构成连通结构,且冷却管204可与通水口208构成连通结
构,外门207通过转轴与外壳201构成可转动结构,且喷头210固定在外壳201内表面,喷头
210与冷却管204构成连通结构,出酸口202贯穿外壳201与制酸腔209连通,通过冷却塔2的
设置,使得冷却水可从进水口205进入冷却管204,从而对制酸腔209上部的进行换热,使得
制酸腔209上部的气相冷凝成酸液下流,而冷却水可以吸收燃烧和制酸时产生的热量从而
进行余热回收,避免热量散失浪费,提升了设备的热回收效率,也使得制酸过程可以顺利进
行,出酸口202上方设置有焚烧炉3。
[0035] 如图1和图2所示,焚烧炉3包括:炉体301,其设置于出酸口202上方,炉体301右侧设置有进气管302,进气管302外围设置有防护层303,进气管302左侧设置有点火器304,炉
体301与外壳201构成一体化结构,且进气管302贯穿外壳201和炉体301,防护层303与进气
管302紧密贴合,且防护层303材质为防腐蚀材料,炉体301上端设置有出气口305,焚烧炉3
还包括:内门306,其设置于炉体301左侧,内门306通过转轴与炉体301构成可转动结构,且
内门306和炉体30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腐蚀镀层,内门306上方设置有刮板307,刮板307上
方设置有伸缩杆308,刮板307与炉体301内表面紧密贴合,且刮板307与伸缩杆308构成一体
化结构,伸缩杆308固定在炉体301内部,且刮板307通过伸缩杆308与炉体301构成可升降结
构,通过刮板307的设置,使得设备停止运行后,伸缩杆308可带动刮板307在炉体301内侧壁
上上下刮动,从而将尾气燃烧后粘附在炉体301内侧壁上的残渣刮落,方便对其进行清理,
避免影响设备的下次运行,且通过内门306的设置,使得炉体301在尾气燃烧时可以保持密
闭状态,避免对设备的其他部位造成不良影响,出气口305上方设置有转化组件4。
[0036] 如图1和图2所示,转化组件4包括:壳体401,其设置于出气口305上端,壳体401内部设置有过滤板402,过滤板402上方设置有催化板403,催化板403上方设置有分离板404,
壳体401与出气口305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壳体401通过出气口305与炉体301构成连通结构,
壳体401与出气口305之间紧密贴合,通过转化组件4的设置,使得燃烧后的尾气在经过过滤
板402时,过滤板402可以去除大部分杂质气体,再通过催化板403催化氧化成SO3和其他氧
化物,分离板404将其他氧化物分离后,SO3离开转化组件4,进入制酸腔209,从而水合冷凝
制酸,避免废气直接排放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
[0037] 综上,该降低热量散失的含硫尾气燃烧炉,使用时,首先根据图1、图2和图3中所示的结构,将冷却水通过进水口205灌入冷却管204,冷却水流经通水口208从出水口206流出,
将含硫尾气从进气管302送入炉体301,然后点火器304点火,尾气开始燃烧,燃烧后的废气
上升,通过出气口305进入转化组件4,尾气在经过过滤板402时,过滤板402可以去除大部分
杂质气体,再通过催化板403催化氧化成SO3和其他氧化物,分离板404将其他氧化物分离
后,SO3离开转化组件4,进入制酸腔209,喷头210开始喷水,进行水合冷凝制酸,冷却水在冷
却管204内不停流动,从而对制酸腔209上部的进行换热,使得制酸腔209上部的气相冷凝成
酸液下流,而冷却水可以吸收燃烧和制酸时产生的热量从而进行余热回收,尾气燃烧完毕
后,冷却水继续流动一段时间,待设备冷却后喷头210停止喷水,打开阀门203,酸液从出酸
口202流入容器,停止向冷却管204内灌入冷却水,等到冷却管204内没有冷却水残留后,伸
缩杆308带动带动刮板307在炉体301内侧壁上上下刮动,从而将尾气燃烧后粘附在炉体301
内侧壁上的残渣刮落,然后打开外门207和内门306,对炉体301内的残渣进行清理,清理完
成后关闭内门306和外门207,等待下次使用。
声明:
“降低热量散失的含硫尾气燃烧炉”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