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固/危废处置技术

> 便于拆卸组装的焚烧炉用耐火隔热结构

便于拆卸组装的焚烧炉用耐火隔热结构

641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江苏舜科科技有限公司  
2023-12-27 14:44:45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便于拆卸组装的焚烧炉用耐火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炉(1),所述焚烧炉(1)的两侧皆设置有外壳体(5),两组所述外壳体(5)之间相互贴合,所述外壳体(5)的两端皆均匀开设有通孔(20),所述外壳体(5)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14),所述外壳体(5)的内侧设置有隔热棉(2),所述隔热棉(2)贴合在焚烧炉(1)上,所述隔热棉(2)的外侧设置有隔热板(3),所述隔热板(3)的内部开设有真空腔(4),一组所述外壳体(5)外侧的底部设置有投料口(7),另一组所述外壳体(5)外侧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8),所述投料口(7)的顶部开设有排水口(9),所述进水口(8)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10),所述外壳体(5)内侧开设有排气口(12),所述进气口(10)与排气口(12)之间设置有导气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组装的焚烧炉用耐火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3)的外侧与外壳体(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螺旋叶片(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组装的焚烧炉用耐火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5)两端的通孔(20)皆开设有五组,且通孔(20)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通孔(20)之间的距离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组装的焚烧炉用耐火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5)的端部皆固定有密封垫(13),且密封垫(13)的长度与焚烧炉(1)的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组装的焚烧炉用耐火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14)包括匚形板(15)、插杆(16)和固定板(17),所述匚形板(15)安装在外壳体(5)的一端,所述插杆(16)安装在外壳体(5)远离匚形板(15)的一端,所述插杆(16)插接在匚形板(15)的内部,所述外壳体(5)上靠近匚形板(15)的一端皆固定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上转动安装有螺杆(18),所述插杆(16)的内部开设有与螺杆(18)配合的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组装的焚烧炉用耐火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8)远离螺杆(18)的一端固定有调节块(19),所述调节块(19)的外侧开设有防滑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组装的焚烧炉用耐火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5)外侧两端的匚形板(15)和插杆(16)皆设置有两组。

说明书: 一种便于拆卸组装的焚烧炉用耐火隔热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火隔热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组装的焚烧炉用耐火隔热结构,属于焚烧炉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焚烧炉是一种将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例、有毒气体、有毒火箭液体燃料、医疗垃圾、生活废品、动物尸体等进行高温焚烧,达到量化数减少或缩小的一种环保设备,同时达到利用部分焚烧介质的热能的一种产品。[0003] 现有技术中的焚烧炉存在如下问题:[0004] 1、随着焚烧炉的长时间使用,设备的耐火隔热效果较差,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0005] 2、现有隔热耐火结构无法进行拆卸循环利用,实用性较低;[0006] 为此设计一种便于拆卸组装的焚烧炉用耐火隔热结构来优化上述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组装的焚烧炉用耐火隔热结构,弧形外壳体内部隔热棉、隔热板以及真空腔的设置,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多层隔热,再通过将冷水注入到外壳体的内部,能够对隔热之后散发的热量进行利用,并通过导气管穿过水循环的区域,能够再对空气进行预热,增强燃烧稳定性,且提高燃烧效率,通过两组弧形的外壳体相互卡合之后,配合匚形板、插杆、固定板、螺杆、调节块组成的连接机构,进行组装固定,使得装置的拆卸组装更加方便,另外能够循环使用,实用性更高。[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0009] 一种便于拆卸组装的焚烧炉用耐火隔热结构,包括焚烧炉,所述焚烧炉的两侧皆设置有外壳体,两组所述外壳体之间相互贴合,所述外壳体的两端皆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壳体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隔热棉,所述隔热棉贴合在焚烧炉上,所述隔热棉的外侧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内部开设有真空腔,一组所述外壳体外侧的底部设置有投料口,另一组所述外壳体外侧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投料口的顶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进水口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外壳体内侧开设有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设置有导气管。[0010] 优选的:所述隔热板的外侧与外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螺旋叶片。[0011]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两端的通孔皆开设有五组,且通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通孔之间的距离相同。[0012]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端部皆固定有密封垫,且密封垫的长度与焚烧炉的高度相同。[0013]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匚形板、插杆和固定板,所述匚形板安装在外壳体的一端,所述插杆安装在外壳体远离匚形板的一端,所述插杆插接在匚形板的内部,所述外壳体上靠近匚形板的一端皆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安装有螺杆,所述插杆的内部开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纹孔。[0014] 优选的:所述螺杆远离螺杆的一端固定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外侧开设有防滑纹。[0015]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外侧两端的匚形板和插杆皆设置有两组。[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001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拆卸组装的焚烧炉用耐火隔热结构,弧形外壳体内部隔热棉、隔热板以及真空腔的设置,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多层隔热,再通过将冷水注入到外壳体的内部,能够对隔热之后散发的热量进行利用,并通过导气管穿过水循环的区域,能够再对空气进行预热,增强燃烧稳定性,且提高燃烧效率;[0018] 通过两组弧形的外壳体相互卡合之后,配合匚形板、插杆、固定板、螺杆、调节块组成的连接机构,进行组装固定,使得装置的拆卸组装更加方便,另外能够循环使用,实用性更高。附图说明[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图;[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体内侧结构图。[0023] 图中:1、焚烧炉;2、隔热棉;3、隔热板;4、真空腔;5、外壳体;6、螺旋叶片;7、投料口;8、进水口;9、排水口;10、进气口;11、导气管;12、排气口;13、密封垫;14、连接机构;15、匚形板;16、插杆;17、固定板;18、螺杆;19、调节块;20、通孔。具体实施方式[0024] 为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0025] 实施例一[0026]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组装的焚烧炉用耐火隔热结构,包括焚烧炉1,焚烧炉1的两侧皆设置有外壳体5,两组外壳体5之间相互贴合,外壳体5的两端皆均匀开设有通孔20,外壳体5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14,外壳体5的内侧设置有隔热棉2,隔热棉2贴合在焚烧炉1上,隔热棉2的外侧设置有隔热板3,隔热板3的内部开设有真空腔4,一组外壳体5外侧的底部设置有投料口7,另一组外壳体5外侧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8,投料口7的顶部开设有排水口9,进水口8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10,外壳体5内侧开设有排气口12,进气口10与排气口12之间设置有导气管11,隔热板3的外侧与外壳体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螺旋叶片6,外壳体5两端的通孔20皆开设有五组,且通孔20位于同一竖直线上,通孔20之间的距离相同。[0027] 使用时,将两组外壳体5卡合在焚烧炉1的外侧,隔热棉2贴合在焚烧炉1的外壁上,然后利用连接机构14对外壳体5进行固定,焚烧过程中,利用隔热棉2进行初步隔热,然后利用隔热板3以及其内部的真空腔4进行再次隔热,并在隔热板3与外壳体5之间通入冷水,带走余热,并将氧气从进气口10注入,经过水中进行预热,然后从排气口12补充到焚烧炉1的内部。[0028] 实施例二[0029]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外壳体5的端部皆固定有密封垫13,且密封垫13的长度与焚烧炉1的高度相同。[0030] 利用密封垫13的设置,确保了两组外壳体5之间的密封性。[0031]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14包括匚形板15、插杆16和固定板17,匚形板15安装在外壳体5的一端,插杆16安装在外壳体5远离匚形板15的一端,插杆16插接在匚形板15的内部,外壳体5上靠近匚形板15的一端皆固定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上转动安装有螺杆18,插杆16的内部开设有与螺杆18配合的螺纹孔。[0032] 在两组外壳体5卡合之后,插杆16插入到匚形板15的内部,同时插杆16的端部与螺杆18贴合,再转动螺杆18,插杆16沿着螺杆18的长度方向移动,稳定外壳体5的贴合紧密型。[0033] 在本实施例中,螺杆18远离螺杆18的一端固定有调节块19,调节块19的外侧开设有防滑纹。[0034] 利用调节块19的使用,能够方便控制螺杆18的旋转,使用更加方便。[0035]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体5外侧两端的匚形板15和插杆16皆设置有两组。[0036] 利用外壳体5外侧上下两组连接机构14,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00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声明:
“便于拆卸组装的焚烧炉用耐火隔热结构”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