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大气治理技术

> 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

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

1027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兰溪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2023-12-28 14:15:26
权利要求书: 1.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塔(1)、与喷淋塔(1)相连的循环池、设于喷淋塔(1)内底部的出气管(4)和设于喷淋塔(1)中部的喷淋盘(3);所述出气管(4)通过输气管(41)与焚烧炉的尾气出口相连,输气管(41)上设有热交换管(6);所述喷淋塔(1)上设有用于对尾气进行干燥除湿的除湿段;所述喷淋盘(3)通过输液管(31)与循环池相连;所述喷淋盘(3)上开设有多个呈圆弧状均匀分布的镂空槽(32),喷淋盘(3)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可转动的喷淋头(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池内部竖直设有将循环池分隔成两部份的密封隔板(23),密封隔板(23)顶部设有过滤网板(24);所述循环池靠近喷淋塔(1)的一侧为沉淀池(21),另一侧为抽排池(22);所述抽排池(22)内设有与输液管(31)底部相连的抽排泵(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塔(1)底部设有向循环池方向倾斜的倾斜底板(16),喷淋塔(1)底部靠近循环池处设有与沉淀池(21)相连的排污管(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塔(1)顶部设有排气室(11),排气室(11)上方设有直排管(12),排气室(11)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开关阀(13)和排风机(14);所述喷淋塔(1)的外侧设有回气管(17),回气管(17)顶部与排气室(11)相连,另一端与喷淋塔(1)底部相连,回气管(17)顶部设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段包括位于上方的干燥层(8)和位于下方的加热管(7);所述加热管(7)通过出液管(62)与热交换管(6)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6)一端上侧设有出液管(62),另一端下侧设有进液管(61),热交换管(6)内设有热交换媒介;所述热交换管(6)内部两端设有呈蜂窝状的分气盘(63),分气盘(63)之间设有多根交换单管(64);分气盘(63)外侧与输气管(41)相连。

说明书: 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背景技术[0002] 目前,垃圾的处理通常都以焚烧为主,在焚烧后会产生大量含有延长、有害物质等杂质的尾气。喷淋除尘塔是对尾气进行处理的常用设备,其采用喷淋的方式,利用液体来吸附并洗去尾气中的固体杂质、有害成分等,从而确保最终排放的尾气是符合排放标准的。[0003] 现有专利CN201820146911.9,公布了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尾气净化塔,包括位于底部的储液槽,所述储液槽中部外侧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相对的另一侧开有人孔,所述储液槽顶部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上方依次设有除沫层及出气口,所述储液槽内设有液位计,所述储液槽远离进气口的另一侧下方开设洗涤液出口,所述洗涤液出口连接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另一端连接喷淋装置,所述储液槽上部、进气口下部设有一平行的隔板,所述隔板上开有若干孔,且孔上部采用土工布铺设;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防止设备发生堵塞故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设备成本低,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和检修。[0004] 但是,上述专利和目前普通的尾气喷淋塔一样,其均是在喷淋塔内加设多根带喷淋头的喷淋管,该喷淋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在实际的喷淋除尘使用过程中,单个喷淋头实际所喷淋到的角度和覆盖的区域相对有限,而且,位于确保所有的区域均能喷淋到,往往会在喷淋塔内设置大量的喷淋头,这就增加了喷淋塔的设备成本[0005] 所以,现有的用于尾气处理的喷淋除尘塔存在喷淋头覆盖区域有限,大量设置会增加设备成本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无需大量设置喷淋头,降低设备成本的优点。[0007]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塔、与喷淋塔相连的循环池、设于喷淋塔内底部的出气管和设于喷淋塔中部的喷淋盘;所述出气管通过输气管与焚烧炉的尾气出口相连,输气管上设有热交换管;所述喷淋塔上设有用于对尾气进行干燥除湿的除湿段;所述喷淋盘通过输液管与循环池相连;所述喷淋盘上开设有多个呈圆弧状均匀分布的镂空槽,喷淋盘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可转动的喷淋头。[0008] 前述的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中,所述循环池内部竖直设有将循环池分隔成两部份的密封隔板,密封隔板顶部设有过滤网板;所述循环池靠近喷淋塔的一侧为沉淀池,另一侧为抽排池;所述抽排池内设有与输液管底部相连的抽排泵。[0009] 前述的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中,所述喷淋塔底部设有向循环池方向倾斜的倾斜底板,喷淋塔底部靠近循环池处设有与沉淀池相连的排污管。[0010] 前述的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中,所述喷淋塔顶部设有排气室,排气室上方设有直排管,排气室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开关阀和排风机;所述喷淋塔的外侧设有回气管,回气管顶部与排气室相连,另一端与喷淋塔底部相连,回气管顶部设有阀门。[0011] 前述的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中,所述除湿段包括位于上方的干燥层和位于下方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通过出液管与热交换管相连。[0012] 前述的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中,所述热交换管一端上侧设有出液管,另一端下侧设有进液管,热交换管内设有热交换媒介;所述热交换管内部两端设有呈蜂窝状的分气盘,分气盘之间设有多根交换单管;分气盘外侧与输气管相连。[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喷淋盘来取代喷淋管,通过在喷淋盘上开设均匀分布的镂空槽,尾气只能从镂空槽处进行流动,从而减少了尾气的流动截面大小,通过在喷淋盘上与镂空槽对应处设置喷淋头,利用对应的喷淋头对汇集起来的尾气进行集中喷淋处理,可减少喷淋头的设置数量,降低设备的成本。[0014]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无需大量设置喷淋头,降低设备成本的优点。[0015]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分隔成沉淀池和抽排池的循环池,喷淋塔利用排污管将喷淋液流回沉淀池内进行沉淀,然后在从抽排池中将沉淀后的清液再次循环抽排进喷淋盘中进行喷淋,对喷淋液进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0016] 同时循环池分隔成沉淀池和抽排池,对喷淋液进行沉淀过滤,确保其中的固体杂质不会堵塞喷淋盘或喷淋头;[0017] 通过在输气管上加设热交换管,有效回收利用尾气中的热量,同时能降低尾气高温对喷淋效果的影响。附图说明[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喷淋盘的结构示意图;[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热交换管的结构示意图;[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热交换管的侧视图。[0022] 附图中的标记为:1?喷淋塔,11?排气室,12?直排管,13?开关阀,14?排风机,15?排污管,16?倾斜底板,17?回气管,21?沉淀池,22?抽排池,23?密封隔板,24?过滤网板,25?抽排泵,3?喷淋盘,31?输液管,32?镂空槽,33?喷淋头,4?出气管,41?输气管,6?热交换管,61?进液管,62?出液管,63?分气盘,64?交换单管,7?加热管,8?干燥层。具体实施方式[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0024] 实施例。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构成如图1和2所示,包括喷淋塔1、与喷淋塔1相连的循环池、设于喷淋塔1内底部的出气管4和设于喷淋塔1中部的喷淋盘3;出气管4通过输气管41与焚烧炉的尾气出口相连,输气管41上设有热交换管6;喷淋塔1上设有用于对尾气进行干燥除湿的除湿段;喷淋盘3通过输液管31与循环池相连;喷淋盘3上开设有多个呈圆弧状均匀分布的镂空槽32,喷淋盘3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可转动的喷淋头33。[0025] 如图1,循环池内部竖直设有将循环池分隔成两部份的密封隔板23,密封隔板23顶部设有过滤网板24;循环池靠近喷淋塔1的一侧为沉淀池21,另一侧为抽排池22;抽排池22内设有与输液管31底部相连的抽排泵25。[0026] 喷淋塔1底部设有向循环池方向倾斜的倾斜底板16,喷淋塔1底部靠近循环池处设有与沉淀池21相连的排污管15。[0027] 如图1,喷淋塔1顶部设有排气室11,排气室11上方设有直排管12,排气室11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开关阀13和排风机14;喷淋塔1的外侧设有回气管17,回气管17顶部与排气室11相连,另一端与喷淋塔1底部相连,回气管17顶部设有阀门。[0028] 除湿段包括位于上方的干燥层8和位于下方的加热管7;加热管7通过出液管62与热交换管6相连。[0029] 如图3和4,热交换管6一端上侧设有出液管62,另一端下侧设有进液管61,热交换管6内设有热交换媒介;热交换管6内部两端设有呈蜂窝状的分气盘63,分气盘63之间设有多根交换单管64;分气盘63外侧与输气管41相连。



声明:
“垃圾焚烧炉尾气热循环高效处理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