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血管打印机,包括工作台、用于喷射不同材料的喷嘴装置和用于将喷嘴装置喷射的不同材料制作成血管的血管绕制装置;在所述工作台内设置有底座和用于施加高压静电的高压电源;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架和用于驱动所述血管绕制装置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血管绕制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喷嘴装置滑动连接;在所述血管绕制装置上设置有用于调整血管直径的调整装置。本申请的人工血管打印机,通过喷嘴装置将不同组分的复合材料喷涂到具备血管直径调整功能的血管绕制装置上,并在喷涂时采用高压电源施加高压静电使其瞬间固化,使得本申请制得的血管具备高弹性,高韧性以及高强度等诸多优点。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孔碳及其在锂硫电池正极中的应用,所述多孔碳是将聚丙烯酸钠加入超声处理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搅拌均匀,真空冷冻干燥至恒重,得聚丙烯酸钠/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然后在保护气氛下,在500~1000℃对所得复合材料进行碳化处理,再洗涤去除其中的盐离子,干燥至恒重,研磨制得。本发明利用聚丙烯酸钠和石墨烯制备的多孔碳材料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性能优良,可在锂硫电池正极中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续的回收碳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通过加热空气或者裂解反应产生的高温烟气对热裂解炉膛下端加热以及对第一预热管和第二预热管进行预热;步骤S20、将废弃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由第一预热管吹入热裂解炉膛内,同时将固体超强酸颗粒由第二预热管吹入热裂解炉膛内;步骤S30、废弃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与固体超强酸颗粒在热裂解炉膛内汇合并接触反应,产生的有机气体与碳纤维在旋风分离器中进行分离,以回收碳纤维,有机气体通过引风机进入高温燃烧器中进行燃烧。本发明采用了固体超强酸替换流化沙粒,同时对进料以及预热方式进行了改进,使树脂基体均匀受热并催化分解,从而实现碳纤维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本发明属于铝基复合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TiN/Al基材料复合粉末及其激光3D打印成形方法。所述复合粉末包括基体粉末和增强相颗粒,所述基体粉末为AlSi10Mg粉末,增强相颗粒为纳米TiN陶瓷颗粒,且纳米TiN陶瓷颗粒均匀分布在AlSi10Mg粉末表面,基体粉末和增强相颗粒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lSi10Mg 90%~99%,TiN 1%~10%。本发明采用纳米TiN陶瓷颗粒作为增强相包覆在Al基粉末表面,复合粉末的激光吸收率提高,在低功率下的打印成形性得到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且增强相在激光加工后仍保持纳米结构,产生细晶强化,提高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光泽纸张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1)将涂料涂布于薄膜材料上,得到涂有涂料的薄膜材料;(2)将基纸与涂有涂料的薄膜材料通过胶辊进行复合,烘干,得到基纸—涂有涂料的薄膜复合材料;(3)将步骤(2)所制得的基纸—涂有涂料的薄膜复合材料中的薄膜材料分离,制得具有光泽层的成纸。其主要特征:该方法对基纸的平滑度、吸水性适应性强,适用于大部分书写印刷纸以及特种纸。本方法设备投资成本低,适合生产具有高光泽度的纸张。根据本发明可以生产光泽度在40~95%(75°,GB/T8941-2007)之间的纸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N?doped-CNT/ZnCo2O4/Au核壳纳米管状复合材料,氮掺杂碳纳米管被外层ZnCo2O4纳米颗粒包覆,Au颗粒镶嵌于ZnCo2O4纳米颗粒中。用Zn取代四面体位的Co,使得Co利用率达到100%,并且将ZnCo2O4生长在氮掺杂的CNT上,从而提高ZnCo2O4的导电性和比表面积,进而增大ZnCo2O4的活性点和传质效率;通过Au纳米颗粒镶嵌于ZnCo2O4中,提高ZnCo2O4中Co离子价态,使其进一步提高自身催化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化学镀金属修饰Li4Ti5O12及其制备方法,表面化学镀金属修饰Li4Ti5O12的制备方法为将Li4Ti5O12粉末用少量活化液表面充分润湿,然后加入适量的化学镀液,混合均匀,置于恒温水浴锅磁力搅拌反应,待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即得到表面化学镀金属修饰的Li4Ti5O12。本发明采用化学镀方法使镀液与Li4Ti5O12充分接触反应,并在Li4Ti5O12表面形成细致光亮的镀层,制得了高导电性的Li4Ti5O12/M(M=Ni、Cu)复合材料,所得复合材料具有高的倍率充放电性能和优异的循环性能。本发明所述方法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负载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光催化剂材料领域。其步骤包括:将多壁碳纳米管和硫酸钛分别投加到甲醇中,经过超声分散和磁力搅拌分散;溶剂热反应: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得到多壁碳纳米管负载催化剂;将多壁碳纳米管负载催化剂反复洗涤,然后真空干燥得到负载催化剂固体粉末;将固体粉末投再次经过超声分散和磁力搅拌分散后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TiO2/MWCNT;将所得TiO2/MWCNT反复洗涤,得到多壁碳纳米管负载二氧化钛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TiO2/CNT,TiO2具有选择性、均匀性负载在CNT表面上,溶剂热-水热法联合法具有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强化铜基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液相沉淀法与热还原法相结合制备镍/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2)镍/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与铜粉球磨混合制成喷涂材料;(3)采用超音速低压冷喷涂技术制备铜过渡层和石墨烯强化铜基复合涂层。该制备方法具有效率高和简单易操作等优点,制得的石墨烯强化铜基复合涂层具有优异的减摩和耐磨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耐磨部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的预拌砂浆,预拌砂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硅酸盐水泥90~110份,粒化高炉矿渣15~25份,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20~30份,废玻璃钢纤维15~25份,缓释吸热材料55~7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4~8份,减水剂0.5~2份,水90~110份。本发明所使用的粒化高炉矿渣、废玻璃钢纤维,为对废旧物料的再利用,有效地实现了把建筑垃圾和矿渣变废为宝,绿色环保且降低成本;通过加入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充分利用植物纤维的韧性,减少裂缝扩展,提高力学性能,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廉。通过各原料的搭配,可使得水泥制品具有较好的力学强度性能,且不易开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波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吸波粉体材料的组成包括钴铁氧体‑铁钴合金共包覆空心玻璃微珠和碳微球,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可溶性铁盐、可溶性钴盐、空心玻璃微珠和柠檬酸分散在水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得到钴铁氧体包覆的空心玻璃微珠;2)将钴铁氧体包覆的空心玻璃微珠和葡萄糖分散在水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三元复合材料;3)将三元复合材料置于保护气氛中,进行煅烧。本发明的吸波粉体材料具有密度低、稳定性好、吸波性能优异等优点,且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易得、绿色环保,适合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贝壳状稠密结构的高阻隔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柔性电子器件薄膜封装领域。所述制备方法为在聚酰亚胺基材中填充高质量分数层状纳米材料,制得气体阻隔性良好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将一种或多种二胺单体与一种或多种二酐单体进行缩聚或共聚,后与有机碱反应制得聚酰胺酸盐溶液,将其添加至所需质量浓度的分散均匀的纳米层状材料中,得到复合材料胶液涂覆于经碱处理表面的聚酰亚胺衬底薄膜上,经热酰亚胺化处理得到阻隔性能良好的薄膜材料。制备方法为溶液态过程,不涉及真空工艺;添加的纳米片层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适合大规模工业制造。制备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对水蒸气等气体有良好的阻隔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复合多层纳米纤维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复合材料领域。该方法选取高分子材料以及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的生物活性玻璃作为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通过控制不同的技术参数变化,采用平板或丝网作为接收器,制备出生物活性玻璃复合多层纳米纤维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出的纳米纤维膜具有超细的微米级网络状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且生物活性玻璃负载量显著高于其他复合材料,更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力学强度,借助其独特的三维网络状结构可以加快难愈创面的愈合速率,在皮肤创面敷料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纤维板是以油茶果壳为主要原料,将油茶果壳除杂质后在90~95℃进行预蒸煮,然后在175~195℃进行热磨,得到油茶果壳纤维;将油茶果壳纤维和木质纤维混合,分别得到表层纤维和芯层纤维,再加入脲醛胶黏剂、异氰酸酯胶黏剂和蜂蜡乳液复合胶黏剂,施胶后充分搅拌;经干燥后分层铺装形成下表层/芯层/上表层的层状铺装板坯,然后将铺装板坯热压成型制得。本发明利用大宗固体废弃物油茶果壳制造大宗工业产品纤维板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相对于传统木材原材料,其原料易获取且成本为零,实现了废弃油茶果壳的大宗资源化利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化纳米姜黄素的基因导入材料,它为姜黄素与氯化锌组成的复合材料,平均直径为100nm左右,姜黄素含量为97.77wt%,锌离子含量为2.23wt%,形成姜黄素-Zn2+纳米球形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功能化纳米姜黄素的基因导入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基因导入材料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在人乳腺癌细胞中可以达到40%左右;低毒性,姜黄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细胞生存率很高;材料分散性良好,符合对转染的要求;非常低的成本;材料制备反应简单易操作,可重复性好;应用前景良好,可以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作中。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应用领域,公开了一种硬脂酸修饰二硫化钼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塑料耐磨添加剂提高塑料耐磨性的应用。所述硬脂酸修饰二硫化钼纳米材料为硬脂酸化学键合在二硫化钼纳米颗粒表面的复合材料。以硬脂酸为表面修饰剂,采用先还原-析出-修饰,再硫代的方法合成了硬脂酸修饰二硫化钼纳米颗粒,具有粒径小、分散性好、亲油性强的特点。添加入塑料制品后,能够有效提高制品表面的耐磨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高分子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进行高分子分子链端基的官能团修饰,在端基形成硅烷氧基基团,再将经端基修饰的高分子与溶胶凝胶生物玻璃的前躯体溶液混合,实现高分子烷氧端基基团与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前躯体烷氧基团间的共水解及脱水共聚合反应,获得具有高分子分子链结构的生物活性玻璃网络结构。最后,再经过陈化、脱水、干燥以及热处理,得到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与高分子的分子杂化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可以用于骨组织、软组织等的修复。由于材料体系中含有高分子成分,材料的韧性比以往的烧结法以及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都有显著改善,并利于制备体积大的修复材料及制品。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人造草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由该人造草皮回收制得的回收材料。该人造草皮包括草纤维、草底部和背胶三部分,其中草纤维和草底部分别主要由聚乙烯和聚丙烯制成,而背胶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EVA)作为主材料,并加入填料、增粘树脂、调解剂、增塑剂、抗氧化剂等制成。该人造草皮通过将背胶与装配有草纤维的草底部粘合制成,该粘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种方式是先将背胶制成薄膜,再实现背胶与装配有草纤维的草底部的粘合;第二种方式是将背胶经过流延形成薄膜并且同时将该薄膜直接与装配有草纤维的草底部粘合。本发明的人造草皮可以整体回收得到有用的回收复合材料,从而消除环境污染和降低回收成本。
本发明涉及抑菌不锈钢医用小骨元针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不锈钢小骨元针,其结构特点是:在不锈钢小骨元针的表面覆盖有纳米TiO2/SiO2复合膜,所述纳米TiO2/SiO2复合膜由纳米级钛酸酯和纳米级硅酸酯制成。其制造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对医用小骨元针进行去污预处理,随后,水洗干燥。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共同水解钛酸酯和硅酸酯制备,复合薄膜采用提拉法制备。膜的厚度通过调节提拉速度和提拉次数来控制。湿涂层先在低温下干燥,然后放入马弗炉内热处理,于室温下冷却。本发明通过在不锈钢医用小骨元针表面修饰纳米TiO2/SiO2复合膜来实现抑菌和保护功能,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达到抑菌和防腐蚀的新功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链梯形聚烷基硅倍半氧烷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三烷氧基硅烷、氯硅烷为前驱体,以羧酸或者路易斯酸为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反应温度0~110℃下进行非水解缩合聚合而得。本发明的多链梯形聚烷基硅倍半氧烷具有高度规整性结构,分子量分布较窄,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能、机械-力学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许多特殊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微电子器件内部层间绝缘层、高分子催化剂以及光电信息高分子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基质等。本发明具有生产工艺简单、耗能耗时少、条件温和、成本低、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环境友好等特点,易于调节多连梯形聚烷基硅倍半氧烷的分子量、侧基和端基的种类,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聚丙烯极性和流动性的改性方法。本发明按顺序将聚丙烯配料熔融混合;所述聚丙烯配料包括如下组份和质量份数:聚丙烯100份、极性单体0.1~10份、相变增塑剂0~7份,引发剂0.01~1份和抗氧剂0.1~2份;所述顺序为引发剂和极性单体先于抗氧剂与聚丙烯熔融混合,极性单体先于引发剂与聚丙烯熔融混合或极性单体和引发剂同时与聚丙烯熔融混合。本发明在大幅提高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的同时,不显著影响聚丙烯的冲击韧性,能制备出熔体流动性、与玻璃纤维相容性、制品耐热性、抗冲击性和力学性能都优异的改性聚丙烯料,可用于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韧性水泥基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水泥基人造石由A组分原料和B组分原料制成,其中,A组分原料由水溶性高分子单体、引发剂和促进剂制成;所述B组分原料由白色硅酸盐水泥、硅灰、超细矿粉、骨料粉、消泡剂和减水剂制成。制备过程为:先制备A组分浆料和B组分浆料,然后将B组分浆液与A组分浆液进行混合,得到人造石混合浆料,然后将人造石混合浆料投入预制的框模内进行振动,抽取真空后对人造石混合浆料进行压制,即可得到高韧性水泥基人造石板材。本发明有利于高分子聚合物与水泥基材料之间的结合,进而形成粘结更强的复合材料界面,带来更高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高了无机人造石弯曲强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以石油醚、司盘80和壳聚糖‑京尼平水溶液分别作为连续相、乳化剂和分散相,构建壳聚糖交联微反应器体系,通过醇破乳法诱导形成具有开放孔隙结构的壳聚糖微凝胶材料;随后在微凝胶材料表面原位合成ZIF‑8型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中金属有机框架含量达总质量的19.0%,Langmuir最大磺胺吸附量为153.28mg/g。将其应用于水体磺胺吸附,吸附磺胺污染物后的材料可以应用于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埃希氏大肠杆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生长,不仅实现了吸附材料的重复使用,还避免了二次污染,为环境有害物质治理技术提供了新的选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黄变、高冲击无卤阻燃PC复合材料,包括:超高分子量聚碳酸酯80~100份,耐黄变增韧剂1~10份,马来酸酐‑ABS接枝物0.2~0.6份,无卤阻燃剂0.2~1份,银离子抗菌剂(自制)0.2~1份,紫外线吸收剂0.1~0.4份,光稳定剂0.1~0.4份,抗氧化剂0.2~0.6份,润滑剂0.2~0.6份;所述的耐黄变增韧剂选用核‑壳聚合结构的增韧剂,核为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有机硅含量为40~50%;壳为苯乙烯‑丙烯腈(SAN)共聚物。本发明通过制备原料的选择和用量设置,获得了耐黄变、高冲击、阻燃,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的PC复合材料,解决了现有该类材料不耐黄变、冲击模量低、灼热丝易起火、不具有抗菌性等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结构环境障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航空发动机,属于材料领域。制备方法包括:采用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方法,依次于基体层的表面制备Si涂层、莫来石涂层以及层/柱复合结构的Yb2SiO5涂层。基体层的原料含有SiC/SiC复合材料。上述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耗时短,并且沉积效率高,可实现气、液、固多相沉积。制备而得的复合结构环境障涂层通不仅具有高致密性,而且在高低温热循环过程中能够有效释放热应力,从而整体提高环境障涂层的热循环性能。将其用于制备发动机,能够满足发动机热端部件的使用要求。含有上述复合结构环境障涂层的航空发动机,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植物转光膜包括塑料薄膜和涂覆在塑料薄膜上的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树脂和荧光粉,所述荧光粉为MAl12‑xO19:xTM,其中M为Sr2+或Ca2+,TM为Ti3+或Cr3+;x为0.001~0.1。本发明提供的植物转光膜可将对植物生长起较小作用的绿色部分的光转化为近红外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可广泛推广应用于植物栽培领域,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选用的原材料价格低廉,对设备要求低,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好,得到的产品易于大规模推广和生产应用。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广州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