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睡袋领域,尤指一种生物宽频能量睡袋。包括折叠硬板组件、发热睡垫组件、折叠篷布组件和主机,主机包括负离子模块、加热控制模块、MCU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电磁场输出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过电流可以产生磁场,通过石墨烯发热片发热产生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的远红外线。本发明睡袋不仅使用方便,方便为人们提供休息场所,而且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更好满足人们的需求。本发明结合了生物复合材料、小粒径的负离子和生物场信息等技术帮助人们理疗养生,将生物场信息、频率、能量在人体细胞分子、原子间进行传输,实现最佳共振,从而调节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改善人体健康。
一种超薄型空气过滤消毒装置是由沉积纳米碳同素异形体复合材料涂层的纺织面料制作的滤膜和超薄电风扇构成。它采用非化学方法的纳米材料消毒技术,不仅能够在过滤空气同时杀灭病毒活性,与传统空气消毒方法相比,还具有制造成本低、能耗低、绿色环保、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医院、电梯、家庭、学校、酒店、列车、航空以及其他空间狭窄、人群密集的场所。
本发明是为了满足乘用车座椅的轻量化设计与安全性的需求,而提出的一种高强纤维乘用车座椅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方法。通过乘用车座椅的拓扑优化设计,合理布局座椅的靠背和座垫板材中高强纤维复合材料加强筋,优化座椅纤维板材结构,实现座椅刚度的提升,降低结构座椅的重量。另外,利用增材制造技术,依据优化设计纤维材料汽车座椅三维结构,采用复合纤维增强树脂材料,制造出高强纤维复合结构轻量化的乘用车座椅。本发明所提出的乘用车轻量化设计方案和制造技术,不仅在满足座椅的框架和底板的强度要求下,而且减低了座椅的重量,实现了轻量化和安全性的目的。
本发明适用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纳米抗菌PE‑RT给水管及制备工艺,其中纳米抗菌PE‑RT给水管,该复合管道从外至内依次包括纳米抗菌层、铝管层、铜管层和PE‑RT管层,PE‑RT管表面附着有光亮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中的纳米抗菌PE‑RT给水管,生产成本低,管道内外表面质量高,同时对管道水中的细菌有抑制作用,避免管道中的水遭受多次污染,同时利用铝管和铜管实现增强复合管的抗压抗冲击能力,使PT‑RT复合管不易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发生较大的变形甚至破裂,大幅提高PT‑RT复合管的自我保护能力。
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一种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的原料组分包括聚苯醚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交联固化剂、引发剂、填充料及添加剂,制备方法包括S1:将原料组分混合均匀后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A;S2:将混合溶液A进行加热去除有机溶剂,即得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相对现有技术,本申请中公开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制备方法可显著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的介电性能并具有较高耐热性,适用于在高频信号传输设备中使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烧地聚物复合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免烧地聚物复合耐火材料包括地聚物基体和掺加在所述地聚物基体中的碳化硅晶须;所述地聚物基体由包括矿粉、粉煤灰和偏高岭土的原料聚合而成。本发明在地聚物基体中掺加碳化硅晶须,通过碳化硅晶须的脱粘拔出效应和裂纹偏转效应使裂纹在扩展过程中消耗更多的能量,进而提高地聚物的力学性能,且由于碳化硅晶须在高温下仍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在充分发挥聚物基体材料优点的同时以纤维增韧的方式使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脆性断裂模式得到改善,提高地聚物耐高温性能。本发明提供的免烧地聚物复合耐火材料力学表现优秀,断裂模式为延性破坏,耐高温性能优越。
一种锂离子电池CA/纳米Si/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1)、将纳米硅粉溶解于极性溶剂并配成纳米硅液;2)、超声波分散;3)、加入多锚固基团聚醚类超分散剂;步骤2:将间苯二酚和甲醛混合制备碳气凝胶;步骤3:将碳气凝胶和纳米硅液加入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步骤4: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保温处理,冷却到室温,洗涤后,保温,烘干,即得到CA/纳米硅;步骤5:将CA/纳米硅复合材料溶于去离子水,搅拌,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石墨烯,超声波震荡,磁力搅拌,得溶液D;步骤6:将溶液D离心分离,洗涤,真空干燥。本发明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具潜在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羟丙基‑β‑环糊精磷酸酯超分子化合物添加剂,以重量份计,所述添加剂至少包含以下组分:羟丙基‑β‑环糊精磷酸酯10‑40份;芳香烃衍生物1‑10份;溶剂100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添加剂的应用,通过湿法化学法处理铝材表面,在铝材表面全方位的造孔,具有精准、不降面、尺寸无损造孔的优点,而形成的孔洞形貌为孔口小,孔内大的卯榫结构,有利于提升复合材料的结合力。
本申请涉及烟具领域,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红外加热器,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腔室、至少一个红外加热器以及向所述红外加热器提供电力的电芯;所述红外加热器包括:复合体,由含有碳材料和陶瓷材料的复合材料制备而成;所述复合体被构造成至少以红外辐射方式加热接收于所述腔室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导电元件,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复合体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导电元件用于将所述电力提供给所述复合体。本申请通过由碳材料和陶瓷材料复合而成的复合体辐射红外线加热接收于腔室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红外加热器制备简单并适合规模化生产。
本申请涉及化妆用具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菌仿生纤丝,其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PBT50‑60份、抗菌剂0.1‑0.4份、消光剂3‑6份、抗氧剂4‑6份、有机硅树脂1‑3份;所述抗菌剂由0.5‑1.0份的银包覆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2‑4份的海藻酸钠和1‑3份的微晶纤维素制备而成,其具有使用其制备的刷毛不易滋生细菌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氮掺杂石墨烯/改性氧化亚硅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SiOx@C核壳材料步骤、制备改性石墨烯纤维步骤以及制备基于氮掺杂石墨烯/改性氧化亚硅的负极材料步骤。本发明基于氮掺杂石墨烯/改性氧化亚硅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出介孔炭包覆的改性氧化亚硅复合材料,纳米介孔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使得纳米介孔球形成大量的表面空隙,方便后续氮掺杂石墨烯及CNTs的嵌入,具有稳定氮掺杂石墨烯及CNTs的作用,有助于构建三维导电框架,提升整体的导电性,也有助于锂离子通过三维导电框架而嵌入或者脱嵌到改性氧化亚硅中,提升电极的容量。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氮掺杂石墨烯/改性氧化亚硅的负极材料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金属材料和3D打印金属器件,该3D打印金属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铋20~56份、锡40~80份和锌0~4份;3D打印金属器件通过采用3D打印金属材料经3D打印机打印得到。本发明采用低熔点金属材料作为3D打印材料,利用3D打印技术得到的具有可压缩及可回弹性能的缓冲部件的3D打印金属器件,保证3D打印金属器件在具备正常的导通能力外,还具备在超薄厚度下可压缩和压缩后回弹的性能,满足客户在超薄空间对缓冲导通型复合材料的需求。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纤维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金属纤维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一金属板放入层压模具中,之后往第一金属板的表面依次铺设第一热塑性树脂粉末层、纤维布、第二热塑性树脂粉末层和第二金属板,接着在热塑性树脂粉末的熔融温度±20℃的温度下进行热压成型,第一金属板的至少贴附第一热塑性树脂粉末层的表面以及第二金属板的至少贴附第二热塑性树脂粉末层的表面各自独立地具有0.1‑50μm的平均孔径。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金属纤维复合板,不仅能够简化工序并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所得金属纤维复合板也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完全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此外,所述金属纤维复合板可再塑。
本发明属于生物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生物质板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制备秸秆纤维;灭菌处理;制备真菌菌丝体,在室温下培养;干燥处理;压缩处理并进行表面修饰。所述方法不使用任何化学胶黏剂,直接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骨架,真菌菌丝体为天然胶黏剂,形成复合材料;所生产的材料可完全生物降解且低能耗、安全无毒,并具备较高的力学性能;该生物质板可以用于家具,装饰,包装等方面;实现秸秆纤维资源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避免了胡乱丢弃或焚烧产生的污染,保护了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该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强度高、致密性好是一种极具市场前景与潜力的环境友的生物质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上限电压高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浆料;正极浆料由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制备而成:LiNi0.5Mn1.5O4 90‑98%;PVDF 0.2‑5%;导电浆0.2‑5%;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浆料;负极浆料由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硅碳复合材料90‑97%;导电剂0.1‑5%;丙烯腈多元共聚物0.1‑5%。该锂离子电池以LiNi0.5Mn1.5O4为正极体,电池的充电上限电压达到4.6V,电压平台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充电上限电压高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流程简单,高效安全,可操作性强。
本发明公布一种超声增材成形的方法,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从增材制造的材料结构出发,利用树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成形的基材,通过三维超声波震动形成材料的不同的空间结构,利用激光加热固化或低温冷却固化,成为相同规格或不同规格的纤维树脂结构单元,将这些结构单元累加起来,依据设计的模型结构形成实物模型的成形方法。利用本发明所制备的模型构件,其构成的空间结构单元可以依据不同树脂纤维增强材料的规格,不同超声波振动的波长、振幅和频率,得到不同的空间结构单元。
本发明适用于复合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形状记忆塑料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形状记忆塑料纸包括形状记忆聚合物、植物纤维纸及表面活性剂。本发明提供的形状记忆塑料纸,依据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变形量大、加工变形、成本低、形状恢复温度容易调节等优点,利用表面活性剂将形状记忆聚合物与植物纤维质复合在一起,从而使植物纤维纸具有相应的形状记忆功能。本发明提供的形状记忆塑料纸这一功能纸,能固定临时形状,在一定外界刺激条件下,又能恢复到初始形状。
本发明为一种扬声器发音板,为解决现有发音板低频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发明扬声器发音板为复合双层板,由粘合在一起的表层和附着层组成,所述表层为光栅层,所述附着层为纸板层。本发明通过光栅材料与纸板的粘合,形成一个复合的材料,利用纸板的重量轻、刚性好的特点,再加上光栅材料的组合,整体上增加了整个复合材料的重量,增加声音的低频效果,并利用光栅层中均匀等距的棱柱,在驱动器工作后,整个发音板在不规则的振动发音时,消除声音的谐振,让复合的发音板的声音更加清晰,消除因不规则振动带来的毛刺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可拉伸性的柔性导体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液态金属微米颗粒(LMMPs)复合材料作为柔性基底,解决金属薄膜导体无法承受大应变拉伸的难题。所述制备方法包括PDMS与镓基液态金属进行混合,搅拌,固化,蒸镀金属纳米层等,基于该方案制备的金属薄膜导体能在受力弯曲/拉伸时保持几乎不变的电阻,可作为柔性电子器件的导线、以及柔性生物电极等,并可广泛应用于柔性显示、可穿戴电子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热界面材料的制作方法及导热界面结构,涉及导热复合材料制作方法技术领域,解决了导热界面材料的导热粉体形状不规则,导热粉体间填充较多基材,影响导热性能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步骤:S100、选择所述导热填充料;S200、对所述导热填充料充电荷,使所述导热填充料带有静电荷;S300、对所述基材混合料原材施加可变电场;S400、将所述导热填充料与所述基材混合料原材进行混合,形成材料胚体;S500、对所述材料胚体加工处理制成成品。本发明通过对导热填充料充电荷和/或充磁,并在基材混合料原材分散区域施加电场和/或磁场,使导热填充料在电场和/或磁场内发生方向、位置的变化,进行紧凑的排序,只填充少量基材混合料原材,提高导热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光污染的光学镜片及其制备工艺,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称量5‑10重量份远红外负离子粉、100‑150重量份防紫外光学树脂复合材料加入研磨机进行研磨粉碎,得到精细粉末;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精细粉末加热熔融,脱出气泡后,倒入磨具中冷却固化成型得到树脂镜片;第三步:将第二步制备的树脂镜片放入含有着色剂的热水中进行染色,即得到防光污染的光学镜片;制备的光学镜片折射率≥1.6649,透光率>88%,且具有良好的紫外吸收性能,经染色处理的光学镜片可以过滤蓝光,有效防止光污染,进而缓解眼睛疲劳的功效,达到用于制作眼镜的要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相变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膨胀石墨复合相变石蜡颗粒90~98%,导热粉1~5%和热熔胶粉1~5%。本发明提供的相变材料以膨胀石墨复合相变石蜡颗粒为主材料,由于相变石蜡的存在,使相变材料拥有优异的流变性,进而使相变材料可以利用热压成型的工艺成型,简化了降温餐具的制备;同时,膨胀石墨的使用,使相变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实施例的数据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为3.4~3.6W/mK。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超临界有机物联合制备三元复合光催化剂的方法,涉及光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先利用超临界水热缩聚制备多孔结构的g‑C3N4;再将得到的g‑C3N4与金属盐水溶液用超临界水热合成得到表面沉积金属氧化物的g‑C3N4复合材料;最后利用超临界有机物还原贵金属盐,以进一步获得表面沉积高度分散贵金属单质的金属氧化物/g‑C3N4,最终得到贵金属/金属氧化物/g‑C3N4三元催化剂。本发明充分利用超临界水和超临界有机物在制备材料方面不同的优势,在同一密闭釜体内完成,材料产率及纯净度高。工艺流程简单,合成速率快,且有机溶剂可回收,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本申请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钛合金表面的成孔方法,以及一种钛合金‑塑胶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钛合金表面的成孔方法,包括步骤:对钛合金进行阳极电解处理,得到成孔后的钛合金,其中,电解液包括:1~15wt%的氯化物和/或溴化物、40~90wt%的有机溶剂、0~15wt%的助剂和余量的水;所述有机溶剂包括:多元醇类、酰胺类、醚类、内酯类、砜类、亚砜类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钛合金表面的成孔方法,工艺简单,无需复杂的前处理或后处理工艺,不使用任何含氟的化合物,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较小,可在钛合金表面形成细长微孔,且微孔内壁呈锯齿状,有利于钛合金与塑胶材料之间形成牢固的锚栓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向结构的导热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垂直取向结构的导热电磁屏蔽材料,所述垂直取向结构为层叠的片状材料,所述片状材料是以热塑性聚合物为基质,基质中包含填料;填料为导热填料和导电填料的组合、导热填料和磁性填料的组合、或导热填料以及导电填料和磁性填料的组合。本发明能够有效减少电磁波干扰,显著提高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具有高的各向异性热导率,实现复合材料高导电、高电磁屏蔽效能同时具有高的热导率的目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净化空气效果的材料、制备方法及车内空气净化装置,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该材料包括托玛琳粉20‑40份,植物酵素1份,磷酸二氧化钛5‑9份,芬多精3份,火山石粉3‑9份,纳米银1‑1.3份,碳酸钙5‑10份,流平剂5份,聚磷酸酯1‑3份。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净化空气效果的新型复合材料及制作工艺,通过各组分之间的协调配合作用,以吸附分解的方式对车内的有害气体(甲醛、苯,二甲苯,烟味)进行净化,同时释放出负离子;整个净化过程均在材料内部进行,无需额外消耗能源,不产生噪音。该车内空气净化装置,具有净化空气、释放负离子的作用,使用方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煤灰‑海藻酸钠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粉煤灰为原料,将其活化、分离,由于粉煤灰具备良好的孔隙结构,在水华反应过程中,粉煤灰颗粒表面会出现丰富羟基,使其具有显著的亲水性、吸附性和表面化学活性,后修饰功能化基团制备功能化粉煤灰,再将功能化的粉煤灰、海藻酸钠制备为颗粒状复合吸附材料,充分发挥了功能化粉煤灰与海藻酸钠表面丰富官能团(COO‑基团)的协同作用,可用于吸附带正电的重金属离子,如Cu2+、Ni2+、Zn2+、Pb2+、Cd2+等,生产成本低,实现了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经过活化处理的粉煤灰比表面积可提高15‑20倍,大幅提高了吸附性能,经过本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可通过解吸重复使用,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降低了处理成本。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氮掺杂碳负载的钴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将钴源溶解在柠檬酸钠溶液中,与钴氰化钾混合反应,得到类似普鲁士蓝的纳米立方体;在缓冲溶液中与多巴胺水溶液混合搅拌,得到多巴胺包覆钴基普鲁士蓝复合材料;干燥后,高温退火煅烧;然后加入无机酸在反应釜中酸洗,得到多孔氮掺杂碳负载的钴纳米材料。结果表明该材料有较好的电子传输性能、巨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多的活性位点,在碱性电解质中表现出较好的电催化活性,能够作为氧析出、氢析出和氧还原反应的三功能催化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亲性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双亲性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结构如式Ⅰ所示,式Ⅰ中,R1为2?羟丙基三甲基卤化铵基团,R2为烷基或者芳香烷基;a、b、c均为聚合度。该双亲性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可以有效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生长,可直接作为抗菌材料或者用于制备抗菌复合材料。该双亲性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的制备方法,绿色环保、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易于工业化。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深圳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