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石英与长石浮选分离的方法较为经典的是氢氟酸法(又称有氟浮选法),但氢氟酸因强酸性介质会腐蚀设备,给实际操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且对环保有较大影响,现已不作为主要选别方法,而转为采用无氟浮选法。
在无休止地寻求在不增加电池重量或体积的情况下将更多能量装入电池的过程中,一种特别有前途的技术是固态电池。在这些电池中,通常在电极之间来回携带电荷的液体电解质被固体电解质层所取代。这种电池不仅有可能以其尺寸提供两倍的能量,而且还能从根本上消除与今天的锂离子电池有关的火灾危险。
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从废料中回收珍贵稀土元素的简单技术。将电子和工业废料加热到极高的温度后快速通过大电流,可以从材料中提取两倍以上的稀土元素。 由17种元素组成的稀土元素,对于让我们的世界运转的科技来说至关重要: 智能手机、电动汽车马达、风力涡轮机等等。但是,提取稀土元素是一项“肮脏”的工作,它会造成环境破坏并产生大量废料,包括低放射性废料。
锂硫(Li-S)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是极具潜力的新型储能体系,但其商业化应用受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及不可控的锂枝晶生长这两大问题的严重掣肘。隔膜连接硫正极和锂负极,通过对隔膜材料的双界面调控能够有效并同时解决Li-S电池的两大核心问题。
近日,记者获悉:由榆林市联合郑州大学创新研发的复式竖罐镁冶炼关键技术装备,近期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评审,并获得科技部国际领先水平认证。该技术是目前能耗最小、成本最低、用工最少、绿色程度最高、产品品质最好的原镁冶炼新技术。以万吨原镁产能计量,可节约标准煤0.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万吨,加上节省的土地和人工费用,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00万元。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了满足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需求,己经制造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吨位、高精度和高效率锻造变形设备,节能环保加热设备在锻造生产中也得到了大量应用。与此同时,热模锻造、等温锻造、超塑性锻造、多向模锻和粉末锻造等先进锻造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辊锻、斜横轧、径向精锻、挤压锻造、辗轧和镦锻等特种锻造技术也得到了大量应用,锻造CAD/CAM/CAE等新技术得到了工程应用,正在全面开展智能锻造技术、锻造模具寿命预测技术和锻件性能预测技术的工程化研究。
铝合金被广泛的运用在工业产品上,因为它具有很好的物理性能,几乎各种焊接方法都可以用于焊接铝及铝合金,但是铝及铝合金对各种焊接方法的适应性不同,各种焊接方法有其各自的应用场合。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以其充足的活性中心和较高的原子利用率在工业催化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纳米工程已广泛应用于通过将活性金属锚定在稳定的载体上来制备具有均匀表面结构的固体催化剂。保持活性中心的均匀性和高度分散性被认为是催化剂具有优异活性的关键。然而,随着催化剂的烧结,特别是在高温还原气氛下,活性金属容易结块从而导致活性金属严重失活。因此,在高温催化反应中,构建稳定的催化剂活性中心具有重要意义和挑战性。
在石家庄鹿泉金隅鼎鑫水泥公司一分厂矿区东南角,近5000平方米开采后的矿山上,有一块山体格外引人注目。在春夏季节,山上青草葱茏、兰花摇曳、蜂飞蝶舞。该矿山修复应用的是北京金隅节能保温科技(大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隅节能保温公司)的“隅绵”系统,这也是国内首例将生态多孔产品应用于矿山修复。据了解,“隅绵”系统还可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修复、城市绿化、智慧农业等领域。目前,公司已申请相关专利5项,其中发明2项,实用新型3项。
作为重要金属原料,铜矿的应用起源较早。金属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 延展性,同时稳定性强、抗腐蚀效果良好,是当代各行业中常见的加工材料。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工业化进展的加速,新技术、新型产业的大幅兴起均引起铜消耗量的剧增。但是国内铜资源开采供应无法充分满足当代社会需求,进口依赖程度较高。随着单一矿产资源的降低,特有低品位铜资源成为主要开发开采来源。
据外媒报道,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最新发表的一篇科学文章指出,回收电动汽车电池可以更简单、成本更低、更环保。这篇发表在Waste Management杂志上的文章概述经过优化的回收工艺。该项研究由该领域的一些世界顶尖专家进行,代表着迈向未来电动汽车社会的重要一步。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朱彦武教授团队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学进行合作,采用具有百微米尺寸和连续流动特征的微通道反应器,充分利用微通道内高效传质传热等特点,实现高效且本质安全的石墨氧化过程。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发表。
目前,锂电池负极多采用8μm以下厚度的锂电铜箔。根据应用领域划分,电解铜箔可以分为应用于印制电路板的电子电路铜箔,以及应用于锂电池的锂电铜箔;根据铜箔厚度划分,按照通行标准可以分为极薄铜箔(≤6μm)、超薄铜箔(6~12μm)、薄铜箔(12~18μm)、常规铜箔(18~70μm)和厚铜箔(>70μm)。目前,锂电铜箔多采用8μm以下的铜箔产品,而电子电路铜箔一般较锂电铜箔更厚,大多在12μm~70μm。
高能量密度锂(Li)电池(LMBs)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储能应用,但由于其电解质不可控制地降解,因而难以形成稳定的固电解质界面(SEI)。 在此,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的陶新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楼雄文等研究者设计了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并首次将自组装单分子层表界面技术用于调控电解质氧化还原状态,实现对高比能量金属锂电池电解质分解的精确控制。相关论文以题为“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direct a LiF-rich interphase toward long-lif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发表在Science上。浙江工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Amprius公司宣布,已经生产了第一批超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该款锂电池的电池密度达到450Wh/kg(1150 Wh/l),是目前可用电池中能量密度最高的锂电池。按重量计算,Amprius锂电池的能量比特斯拉Model 3的电池高出73%,而体积却减少了37%。Amprius公司表示,这款电池能够实现如此高的能量密度主要是因为其采用了硅纳米线技术。
某工程师展示了一种使用氢驱动的技术从空气中有效捕获99%二氧化碳的新型方法。这是二氧化碳捕获的重大进步。燃料电池将燃料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来工作。它们可用于混合动力或零排放车辆等交通工具。
电池技术的未来在于钠。目前,大多数设备和车辆以锂电池为动力源(600405),相比之下,钠比锂更具有可持续性,而且在地壳中的储量也很丰富。唯一的问题是,这种离子在传统电池的液体电解质中不易移动,导致其效率低于锂。解决方法在于开发一种固体电解质。据外媒报道,日内瓦大学(UNIGE)的研究团队通过改变由碳、硼和氢(碳氢化硼酸盐,carbo hydridoborate)组成的材料的晶体结构,成功应对这一挑战。该团队还确定了可施加于电池的理想压力,以使其有效运行。
碳渣是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每生产一吨原铝会产生5-10kg碳渣,一个50万吨产能的电解铝系列每年要产生2500-5000吨碳渣,差异主因是阳极碳块质量和电解工艺作业。
2月以来,广西百色持续受疫情侵扰,对当地铝产业造成一定冲击。财联社记者日前调研获悉,百色地区实行的交通管制、区域封控管控、人员排查及管理等疫情防控措施,对当地氧化铝、电解铝的生产及原材料在区域内和跨省份的运输形成阻力,随着库存消耗和疫情的不确定性,铝厂后续正常生产或受影响。
世界环保意识高涨,电池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新能源革命带来近几年新能源电池需求暴涨,这是短期的资源错配,随着技术提升和世界资本巨量投入,世界锂电池短缺问题会逐步化解。我们不要过度担心锂电池的资源问题。在别人犹豫彷徨时,我们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这是历史的机遇。
工业铝型材通常是经过高温熔炼加工而成,因此其耐高温性和化学性能相对稳定。为了让您更好地选择及使用铝型材产品,简单地了解一些工业铝型材生产加工的过程,对于我们在购买过程中快速地进行判断是有一定帮助的!
金属三维晶格结构具有比强度高、机械效率高、能量吸收能力强等优良的力学性能,在轻型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结构、冲击防护装置等多种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实际上,金属晶格结构已经成熟用于我国航天器结构产品。
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钢企超低排放改造战线已全面铺开。作为钢铁行业大气污染排放源之一的高炉热风炉烟气,其达标排放已纳入管控序列。根据超低排放限制要求,高炉热风炉烟气颗粒物、SO 2 、NO x 排放浓度小时均值应分别不高于10mg/m 3 、50mg/m 3 、150mg/m 3 。
一组研究人员透露,可以在石墨烯晶体管中产生音爆和多普勒频移声波,为这种世界著名的材料及其在纳米电子技术中的应用潜力提供了新的见解。
我国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5%,占全球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的60%以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一直是我国钢铁企业的重大任务。为此,“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是在“双碳”目标之下,国家对钢铁企业减排头号要求。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典型行业废水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先进工艺和装备、标准制定修订等重点攻关方向,并提出培养骨干企业增强服务新模式,创建示范企业和园区及智慧管理平台建设等重点任务的具体要求,对于减少工业生产过程的水耗、能耗和碳排放,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炉喷吹天然气是综合鼓风的重要内容之一。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在消耗能量较多的黑色冶金企业中,在高炉上喷吹天然气,相比其他加热装置能获得较高的热效率,而且可节约价格昂贵的冶金焦炭。因此,天然气资源较丰富的苏联,近几十年在高炉上广泛实施喷吹天然气技术,并获得良好成效。1970年苏联每吨生铁喷吹天然气65.8m3,1975年增加到78.5m3,天然气喷吹量在这几年内有所增加。
为强化尾矿库分类分级环境监管,筑牢防范尾矿库环境风险底线,按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要求,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尾矿库环境监管分类分级技术规程(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规程》),指导各地精准划分尾矿库环境监管等级。
创新成果星光灿烂!近日,云南省科技厅宣教中心组织中央驻滇及省内主要媒体记者,集中采访部分获2020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项目,接续推出“获奖成果”专题报道。与读者一起体会科技人员坚持“四个面向”,迎难而上,朝着最紧急、最急迫的问题奋勇攀登,勇担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时代重任的心路历程,展示创新的精彩!驱动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