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昊华200MW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为当地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该项目位于瓜州县北大桥工业园区,距离市区12公里,海拔1244米,光照资源丰富,地势开阔,适合建设集中式电站。总投资约12亿元,总规模200MW,全部采用欧昊集团金刚光伏自主研发的高效异质结组件,实现了从组件研发到能源产出的一体化清洁能源产业链。
624
0
1月16日,理想汽车宣布,旗下的L6车型上市不到9个月,累计交付突破20万辆。此前,在2024年11月13日,理想汽车宣布L6上市7个月累计交付破15万辆。从15万辆到20万辆,用时2个多月。
338
0
2024年,印度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大增,新增24.5GW,同比增长145%,创下历史新高,累计装机超98.4GW。其中,大型地面电站新增18.5GW,屋顶光伏新增4.59GW,离网光伏新增1.48GW。屋顶光伏增长显著,得益于“PM Surya Ghar”计划推动,目标是到2027年3月为1,000万户家庭装机,新增30GW,目前已安装70万套。在大型地面电站中,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和泰米尔纳德邦表现突出,合计占全国新增容量的71%。与此同时,印度新增风电装机3.4GW,同比增长21%。截至年底,印度总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09.44GW,光伏占比47%,稳居清洁能源首位。
530
0
克莱斯勒原计划2026年发布的电动跨界车项目被暂停,代号C6X(CA)的项目通知供应商停止相关支出。此举是克莱斯勒在评估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期望后的战略调整,反映了全球电动车市场普及速度放缓的现状。克莱斯勒CEO Chris Feuell表示,公司将继续评估市场,未来将推出改款Pacifica及全新跨界车型。此前,克莱斯勒曾计划2025年推出该电动跨界车,但因产品定位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发布时间推迟至2026年。
239
0
耐世特汽车系统在江苏常熟开设新基地,旨在扩大全球先进转向系统制造和测试能力,满足亚太地区及全球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旺盛需求。常熟基地占地137亩,配备自动化生产线、先进实验室和测试跑道,专注于生产双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DPEPS)和创新的模块化产品mPEPS。公司高层表示,新基地开业将提升产能、验证能力和客户响应速度,进一步巩固在亚太的市场地位,助力实现安全、绿色的移动出行愿景。
853
0
近日,阿联酋清洁能源领军企业Masdar与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签署协议,将在乌兹别克斯坦Mingbulak地区开发一座1吉瓦风电场。该项目是Masdar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设三座风电场战略的第一步,建设期间将创造1000个工作岗位,运行后可为30万户家庭提供清洁能源。签约仪式在巴库COP29会议期间举行,双方高层出席见证。此前,Masdar已在乌兹别克斯坦布局多个可再生能源项目,包括风电场和太阳能发电厂。此次合作不仅助力乌兹别克斯坦实现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彰显了阿联酋与乌兹别克斯坦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深厚合作基础和共同愿景。
614
0
浙江鲲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当地氢能资源和自身技术优势,积极布局氢能交通与产业。2024年,80辆氢燃料电池重卡在宁波镇海投入运营,每辆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20吨。公司参与打造“招宝氢谷”,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涵盖氢储能发电、燃料电池系统等领域。技术上,鲲华科技推出第二代氢燃料电池系统“鲲·运200”,氢耗降低15%,整体效率提升至52.6%,累计授权技术专利36项。浙江鲲华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建设助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442
0
1月15日,中国石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130万千瓦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新疆库尔勒市上库高新区,总装机130万千瓦,占地3.5万亩,是我国光伏治沙的重点项目,也是塔里木盆地北缘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项目。据估算,每年可提供21亿千瓦时清洁电力,相当于替代6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1万吨,为绿色低碳转型助力。
522
0
中国能建投建营一体化、山西电建承建的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首台风机顺利就位。该项目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是“氢动吉林”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也是中国能建投资规模最大的氢能“基石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项目规划分阶段建设3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能力,年产80万吨绿色合成氨和甲醇。山西电建负责350兆瓦风电、升压站及储能工程,拟安装46台风机,叶片长度108米,叶轮直径221米。该项目将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应用,助力能源转型。
347
0
近日,贵州工程公司与黄河公司在沙特利雅得签署1.75GW光伏项目EPC合同。该项目属沙特第5轮可再生能源计划,涵盖MAS和AHK2两个子项目,是贵州工程公司与国内外企业首次在中东高端市场的合作。签约仪式上,郭玮感谢各方支持,表示将发挥优势确保项目高质量履约,开创海外市场新局面。于淼指出项目进入执行阶段,各方需携手打造沙特明星工程,助力中沙能源合作及沙特清洁能源转型。项目建成后,将推动沙特实现“2030愿景”中的能源目标,同时提升中国电建在中东的品牌影响力。
604
0
1月16日,吉林省发改委发布通知,进一步优化分时电价政策,鼓励工商业用户通过配置储能、开展综合能源利用等方式降低高峰用电负荷、增加低谷用电量,以降低用电成本。政策调整包括高峰和低谷时段电价上下浮动55%,取消尖峰电价,改为灵活启动机制。具体时段为:高峰时段7小时(8:00-10:00、16:00-21:00),低谷时段9小时(00:00-5:00、11:00-14:00、23:00-24:00),平时段8小时。此次调整旨在引导用户削峰填谷,改善电力供需状况,促进新能源发展,推动储能产业与能源转型。
2445
0
1月17日,怀来县中京电投新能源加乡村振兴项目顺利完成28台风机吊装,主体施工全面完成,为业主全容量并网发电奠定基础。该项目位于河北怀来县,是平原风电场,规划建设规模139.5MW,采用叶轮整体吊装技术。风机轮毂中心高128米,叶片长97米。项目每年可节省标煤近14万吨,减少环境污染,为新能源发展和环保贡献力量。
668
0
1月17日,上汽集团披露固态电池最新装车进展。上汽清陶专注于固态电池材料、电芯及系统的创新研究,已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搭载第一代固态电池的智己L6光年版已向工信部申报。此前,上汽集团宣布全新一代固态电池计划于2026年量产,能量密度超400Wh/kg,体积能量密度超820Wh/L,低温容量保持率超90%,并在针刺和200℃热箱测试中表现卓越。上汽集团的固态电池研发为新能源汽车技术升级提供了重要示范,引领行业变革。
362
0
近日,常熟奇智研发合伙企业在江苏常熟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上海世科嘉车辆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出资额达40亿元人民币,其中上海世科嘉占比25%,当地国资占比75%。上海世科嘉为奇瑞汽车全资子公司。此次布局不仅是奇瑞深化区域研发能力的战略举措,更是其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通过整合区域资源与国资支持,奇瑞将加速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408
0
沙特比沙500MW/2000MWh电化学储能项目正式投产,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完工的最大单体电化学储能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电建参与设计,位于沙特南部比沙堡,采用预制舱设计,共设122个储能单元。项目建设克服了沙漠地区沙尘、高温等困难,展现了“电建铁军”精神。投产后,项目将为沙特电网提供灵活调峰服务,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助力沙特能源转型,为中沙“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提供重要示范。
388
0
德尔股份在固态电池领域采用氧化物电解质路线,因其在量产可行性、安全性及客户接受度方面更具优势。公司对聚合物、硫化物等多路线均有研究,但目前以氧化物为主,同时持续探索其他技术。其固态电池已通过针刺、加热等安全性测试,能量密度、充放电倍率、循环寿命等性能指标可满足不同场景需求。2024年8月,德尔股份与江铃汽车签订固态电池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技术落地与商业化应用。
456
0
1月16日,欣旺达智慧能源与杭钢集团下属浙江省环保集团、浙江杭钢动力签署合资合作协议,共同设立浙江省环保集团欣碳能源有限公司。此次合作聚焦新能源领域,围绕新型储能、光储充换检一体化、动力电池回收等业务布局,致力于实现“减碳降费”目标。欣旺达集团董事长王威表示,将充分发挥技术与资源优势,助力浙江绿色发展。杭钢集团董事长章建成强调,将利用品牌与资源渠道优势,支持合资公司发展,共同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
396
0
科林电气在储能行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脱颖而出。截至2024年底,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8.3GW/184.2GWh,行业竞争加剧。科林电气通过技术创新与全链条布局,实现从PACK模组到液冷机组的全自研自产,具备系统级方案设计能力。其山东临沂分布式光伏电站配储项目展现了技术实力,采用先进智能并网与电池管理系统,提升运行效率与节能降耗能力。面对行业“同质化”,科林电气深耕细分场景,开发差异化储能系统,其261kWh液冷储能柜广受认可。未来,科林电气将在海信集团支持下,持续强化技术实力,助力绿色低碳能源转型。
496
0
派能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其控股子公司上海问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现有的便携式储能产品已实现销售,而备受瞩目的阳台光伏储能产品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推出。这一创新产品的推出,将为家庭能源管理带来新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分布式能源在用户侧的应用和发展。
989
0
2024年,印度整体汽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5%,达到430万辆。其中,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20%,达到约10万辆,占整体汽车销量的2.5%。印度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电动车占比提升至30%。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印度汽车市场的潜力和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凸显了印度在推动绿色交通转型中的积极努力。
545
0
据外媒报道,Stellantis旗下品牌克莱斯勒原计划于2026年发布的电动跨界车项目已被暂停。代号为C6X(CA)的项目通知供应商“已被暂停,直至另行通知”,并要求停止所有相关支出。这一决定引发了行业对电动化转型策略和市场前景的进一步关注,同时也凸显了汽车制造商在面对市场和技术变革时的策略调整。
343
0
2025年1月19日,澳大利亚工党政府宣布将提供12.4亿澳元的生产信贷,支持国内四家铝冶炼厂在2036年前转用可再生能源。这一举措旨在推动铝业的绿色转型,减少碳排放,助力澳大利亚实现“双碳”目标。铝作为污染最严重的有色金属之一,其生产过程目前主要依赖煤炭,而绿色铝的生产则依靠太阳能、风能或水能等清洁能源。此次转型不仅将提升澳大利亚铝业的可持续性,还将为全球铝业绿色发展提供借鉴。
737
0
越南工贸部近日表示,将支持地方投资建设垃圾发电站,并优先将湖面光伏发电项目列入第八电力规划。此举旨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缓解电力短缺问题,同时助力越南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574
0
近日,京能国际新能源总部基地项目在北京签约,正式落地江苏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该项目旨在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总部基地,整合华东地区资源,提升区域功能并扩大经营范围。此次签约标志着京能国际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同时也为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注入了强大动力。
423
0
2025年1月,融通汽车集团与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再度携手,签署500台氢能商用车采购协议。三方围绕氢能商用车的市场前景、技术创新及供应链协同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并参观了融通氢能产业园及工厂。此次合作不仅深化了三方在氢能领域的合作,也为氢能源商用车市场的规模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彰显了三方在氢能产业发展中的前瞻布局与战略眼光。
675
0
202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其中包括力争开工乌兰察布—燕山石化输氢管道项目,累计建成24座加氢站,并推动外调绿电规模达到400亿千瓦时。同时,北京将支持未来科学城能源谷、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建设,推动氢能产业低碳园发展。中石化10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已获备案,为北京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1002
0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基于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这一成果为发展高比能、高安全、低成本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并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574
0
2025年1月17日,新工绿氢自主研发的“天醇一号”甲醇发电站正式发布。该发电站通过“电-氢-醇-电”的创新技术路线,实现了绿电制绿氢、绿氢制绿色甲醇、甲醇运输及发电的全链条技术集成。作为一条安全、绿色、经济、高效的新型能源供给模式,“天醇一号”不仅满足了多样化的发电需求,还通过接入“天工电氢”充电小程序和虚拟电厂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分布式能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为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554
0
1月19日,国内首个应用于沙戈荒地区的超大功率风电机组——中国中车“凌风号”在吉林松原成功下线。作为国内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凌风号”凭借其高效率、高可靠性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将成为推动沙戈荒地区风电开发的重要力量,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58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