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不仅意在加快换电网络的运营与扩张,还希望加强对电池资产的把控。同时,这一举措还与其即将推出的标准化巧克力换电块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推动换电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武汉蔚能在运营的电池资产规模已经突破了20GWh。
通威TNC、THC组件近期刷新了功效世界纪录,其TNC2.0组件在功率和效率上实现质的跨越,TNC-G12R组件正面功率达682.8W,转换效率25.28%;TNC-G12组件功率778.5瓦,转换效率25.06%,均刷新了行业纪录。此次突破的核心技术已导入量产体系,908技术和Poly Tech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电池片性能和双面率。通威强调以综合发电量为实际价值,TNC2.0组件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客户价值的传承。
印度JSW集团计划在2028/29年度前于奥里萨邦建50万吨产能的铜冶炼厂,投资约1460亿卢比,包括运营两座铜矿及建设新厂。此举旨在填补印度铜产业的市场缺口,满足国内对铜的快速增长需求,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领域。该计划虽面临国际铜价波动和环保法规等挑战,但将提高印度铜自给率,推动JSW集团业务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对印度经济和绿色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地缘政治紧张的背景下,中国正加速对钴、铜等关键矿产的战略储备。此次储备旨在增强供应韧性,稳定价格,应对潜在危机。钴和铜是重点储备对象,中国此前已多次增储钴,此次铜储备规模可能达万吨级。中国在全球钴精炼和铜冶炼中占主导地位,但原料高度依赖进口,储备有助于降低风险。近期,美国对铜进口调查、刚果钴出口禁令等因素导致铜价和钴价上涨。未来,若中国继续采购,铜价和钴价可能进一步攀升,中国的需求增长和储备行动将加剧全球供应竞争,其战略储备举措也成为市场焦点。
根据这份草案,曼相矿区将被划分为采矿区和探矿区两大区域。采矿区涵盖了现有的矿洞、露采区和选厂,而探矿区则主要面向大型企业开放,进行整装勘查,并在后续进行正规的设计开采。
美国对铝产品实施新关税政策,原铝和铝密集型产品被征高额关税,但废铝却被排除在外。这一漏洞引发欧洲铝行业担忧,美国买家趁机高价抢购废铝,导致欧洲废铝价格飙升、供应短缺,扰乱市场供需平衡,给欧洲铝行业带来巨大挑战。专家指出,废铝短缺会使欧洲制造商原材料紧张,生产成本上升,进度和交付受影响,行业竞争力受损。此外,供应短缺还可能引发铝价下跌,造成更大冲击。德国铝行业呼吁加强国际合作,打击投机行为,同时提高国内废铝回收利用效率。欧洲铝行业也在探索新合作渠道和技术创新,以缓解压力。
PT Alamri Resources Indonesia TBK(ADRO)公司与中方合作的PT KALIMANTAN电解铝厂项目在北加里曼丹稳步推进。该项目总设计产能150万吨,分三期投产,每期50万吨。首期计划2025年四季度初产,当年投产10万吨,之后进入产能爬坡期,预计2026年9月或10月全面建成50万吨产能,2027年实现满负荷运行。分阶段投产策略旨在降低风险、适应市场,同时助力印尼铝产业发展,推动中印尼产业合作。
金太阳公司凭借其在精密加工领域的二十余年深厚经验,不断优化钛合金材料的加工工艺。面对微型化精密成型等技术难题,研发团队迎难而上,成功攻克难关,使得产品的良率始终保持在行业较高水平。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铝价波动明显,呈现“先抑后扬、外强内弱”的态势,处于“冲高—回调—再突破”的震荡模式。供应端铝土矿紧张,海外产能增量有限,国内产能接近满负荷,摩根大通等机构预测铝市场将收紧,价格有望维持高位。需求端方面,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对铝需求强劲,“铝代铜”趋势也推动消费增长。同时,能源成本波动和贸易政策调整对铝价产生影响。未来,铝价短期或高位震荡,长期因新能源革命等因素上行趋势难逆转,但供应改善、需求受经济影响以及贸易摩擦等因素仍带来不确定性。
光因科技在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研发的产品光电转换效率达到31.27%,刷新世界纪录,远超晶硅电池理论极限。过去三年,光因科技连续14次打破钙钛矿光伏电池世界纪录,效率提升迅速。这得益于其“单结筑基,叠层突破”的双轨研发战略,通过优化材料配方、改进器件结构等攻克技术难题。同时,光因科技在产业化方面也进展迅猛,徐州高新区200MW钙钛矿光伏电池产线仅用时29天贯通出片,下一步还将启动GW级产线规划,探索多种场景应用。
3月24日,波兰公用事业公司PGE宣布将投资约180亿兹罗提(约合47亿美元)用于电池储能项目。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增加,取代稳定煤炭发电,波兰急需开发储能来平滑电力供应。PGE计划投资60亿兹罗提建设六个大型储能项目,再投资120亿兹罗提建设小型储能设施,总共建设85个项目,将储能容量提升至17,000兆瓦时以上,可为约250万户家庭提供能源。
安徽吉枫循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物理再生项目(二期)位于宣城市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该项目利用现有厂房,配备电芯破碎设备及相关安全环保设施,建成后可年处理4000吨废旧锂电池。该公司是吉利科技集团子公司。目前,项目正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公示,以了解公众态度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
英国初创公司Zero Point Motion完成了400万英镑的Pre-A轮融资,用于开发基于“硅光子+MEMS”技术的腔光力惯性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灵敏度是传统MEMS的10-100倍,能在无GPS环境下实现高精度定位。公司获得SCVC等投资支持,还与u-blox等保持深度合作。其技术融合了引力波探测原理,有望重塑惯性传感器市场格局。
3月21日,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三期、四期项目在洛阳市伊滨区正式开工,标志着该基地全面启动。项目总投资320亿元,分四期建设,其中一期已于2024年12月投产,二期将于今年6月投产,三期、四期总投资180亿元,计划2026年10月底建成投用。洛阳基地是宁德时代全球十三大生产基地之一,按照“灯塔工厂”标准打造,由全资子公司中州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此外,宁德时代还在四川宜宾、福建罗源、山东东营等地布局了多个新项目基地,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领先地位。
3月18日,青海省委书记吴晓军、省长罗东川调研海东红狮硅基新材料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95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年产14万吨多晶硅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整体规划包括工业硅和多晶硅生产装置,以及拉晶硅片生产线。红狮集团通过收购亚洲硅业,从传统水泥产业向绿色能源转型,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绿色材料企业。海东红狮项目的建设不仅推动了红狮集团的转型升级,也为青海省的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
埃及开罗时间3月19日,信义玻璃宣布在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SCZONE)投资7亿美元建设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工厂。该项目分两期进行,预计每年生产150万吨太阳能光伏玻璃和110万吨高纯度石英砂。大部分产品将用于出口,支持区域和国际太阳能市场发展。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表示支持,并指示相关部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工厂快速投入运营。这一项目不仅有助于信义玻璃拓展全球市场,也将为埃及带来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印度政府宣布将可行性缺口基金(VGF)支持的电池储能目标从4GWh提升至13.2GWh,预算维持376亿卢比,目标完成时间为2027年6月。VGF计划覆盖高达40%的项目成本,通过财政拨款、税收减免和低息贷款等形式支持储能项目。补贴分配涵盖国家热电公司、印度太阳能公司、各邦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该计划旨在支持印度2030年500GW非化石能源目标,推动储能产业发展,降低储能部署成本,吸引更多国际绿能投资。
智慧鑫源年产50万吨再生铝合金高端智能化产业项目于3月19日进入试产阶段。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建设,二期工程计划于4月启动,重点建设冷轧车间,旨在推动再生铝合金产业的高端化与智能化发展。
霍煤鸿骏铝电公司扎哈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计划于2025年12月20日投产。该项目总投资67.2亿元,采用500千安系列预焙阳极电解槽技术,并配套建设65万千瓦风电和10万千瓦电化学储能项目,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的电解铝生产模式。
壹石通重庆基地“年产9800吨导热用球形氧化铝”项目目前已进入调试收尾和试生产阶段。该项目是公司电子功能粉体材料建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导热材料、芯片封装材料和锂电池材料等领域的产品供应能力。
新疆中明喜象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80万平方米幕墙铝单板项目预计4月完工,5月投产。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建设包括开平、钣金、双曲和喷涂在内的多条生产线,将大幅提升公司在幕墙铝单板领域的生产能力。
云铝阳宗海铝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近日顺利投产,一期生产规模为5万吨。该项目旨在提升铝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为铝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
阿联酋环球铝业(EGA)宣布将在美国新建一座铝冶炼厂,作为阿联酋未来十年在美国投资1.4万亿美元战略的一部分。该项目预计2025年启动建设,旨在提升美国国内铝产量,减少对进口铝的依赖。
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电解铝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方案落实情况近日公示。该项目涉及E系列和D系列多台设备,文山州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砚山县对方案执行情况进行了核实验收,公示期为2025年3月24日至3月28日。
紫金矿业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收首次突破三千亿大关,达3036.40亿元,同比增长3.49%;归母净利润320.51亿元,同比增长51.76%。铜矿产量达107万吨,位列全球前四,金矿、锌矿等主要矿产品产量也实现显著增长。
洛阳钼业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收首次突破两千亿大关,达2130.29亿元,同比增长14.37%;归母净利润135.32亿元,同比增长64.03%。铜矿产量达65.02万吨,首次跻身全球前十,钴矿、钼矿等主要矿产品产量也实现显著增长。
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近日宣布,其研发的210大尺寸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组件峰值功率突破808W,成为全球首款功率超过800W的工业标准尺寸光伏组件。这是天合光能第31次刷新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的世界纪录。
3月21日,盛新锂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81亿元,同比减少42.38%;净利润亏损6.22亿元。业绩下滑主要受锂价波动及市场需求疲软影响,凸显锂电行业当前面临的挑战。
近日,陕西省发布《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共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16个,总投资28762亿元。其中,锂电相关项目6个,涵盖负极材料、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及锂电铜箔等领域,进一步推动陕西新能源材料产业升级,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近日,陕西省发改委发布《陕西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共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16个,总投资287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7亿元。其中,光伏相关项目10个,涵盖高效电池、组件生产及硅材料加工等领域,进一步推动陕西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绿色能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