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科技城再添重要绿色能源基础设施。中国(绵阳)科技城智能制造产业园8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于近日完成并网,正式投入运行。该项目充分利用园区厂房屋顶空间,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工业光伏应用项目之一。
项目采用高效单晶硅组件,覆盖园区内多栋标准厂房屋顶,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系统设计年发电量671万度,相当于园区年用电量的20%左右。据测算,项目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余吨。
在技术方案上,项目创新采用轻量化
铝合金支架系统,既确保结构安全又减轻屋顶荷载。光伏组件选用双面发电型号,配合智能跟踪系统,发电效率较传统组件提升15%以上。配电系统采用多级保护设计,确保与园区电网安全衔接。
"这个项目是我们打造绿色智能制造园区的重要举措。"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园区,电力保障和节能减排都是重点考量。光伏项目的投运既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也提升了园区整体竞争力。
项目承建方介绍,针对智能制造产业园的用电特点,特别优化了系统设计方案。通过分时段发电预测和负荷匹配算法,使
光伏发电与园区生产用电曲线高度吻合。同时预留了
储能系统接口,为后续"光伏+储能"升级做好准备。
绵阳市近年来大力推进工业屋顶光伏应用,已建成分布式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超过50兆瓦。当地出台专项政策,对工业厂房光伏项目给予每瓦0.2元的建设补贴,并简化并网审批流程。科技城产业园光伏项目从开工到并网仅用时三个月,创造了当地同类项目建设速度新纪录。
业内专家指出,智能制造产业园具有用电负荷稳定、屋顶资源丰富等特点,是发展分布式光伏的理想场景。随着光伏组件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工业光伏项目的投资回报期已缩短至5-6年。特别是在四川这样的电价较高地区,经济性更加突出。
据了解,科技城产业园后续还将建设二期光伏项目,计划新增装机容量5兆瓦。园区正在研究建立绿色电力交易机制,鼓励入园企业优先使用光伏发电。同时探索"光伏+充电桩"等新型应用模式,打造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