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此次财政部下达给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年度预算总额为84.1294亿元。其中,风力发电项目获得了40.35295亿元的补贴,占据了较大份额。而太阳能发电项目则紧随其后,获得了42.23815亿元的补贴,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国家对太阳能发电行业的重视,也反映了该行业在当前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晶澳科技的硅片与电池产能也将达到组件产能的80%,其中n型电池的实际产能更是高达70GW。这一产能布局不仅满足了公司的出货需求,更为其在光伏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n型电池作为当前光伏领域的前沿技术,其高效、稳定的性能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在此次竞标中,各大能源建设巨头纷纷亮剑。其中,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以504691182.32元的投标报价位列第一中标候选人,其折合单价约为3.139元/W,虽接近但略高于最低报价。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则以504176683.50元的报价紧随其后,折合单价精准至3.136元/W,成为此次竞标中的价格亮点。
此番交易一旦完成,水发兴业能源在水发清洁能源中的实际间接持股比例将缩减19.2%。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不仅涉及股权出售,还与中国信达达成了相关交易安排。通过这一安排,水发兴业能源将额外获得一笔款项,进而实现现金流的净增加,具体数额为1.89亿元人民币。
秘鲁矿业部于上周五发布数据显示,该国2024年的铜产量出现了四年来的首次年度下滑,具体数字为2,736,150吨,同比下降0.7%。这一数据标志着秘鲁铜产量在经历了连续四年的增长后,首次迎来了下降的趋势。
South 32发布2025财年上半年经营报告,原铝产量同比增长5%至60.4万吨,主要得益于Hillside铝厂产能优化及巴西铝厂低碳铝产量增长。同时,公司氧化铝产量因矿区审批延迟略有下滑,但维持全年生产目标不变。
海德鲁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原铝产量达203.8万吨,与2023年基本持平。同时,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至50.40亿挪威克朗,显示出其在铝产业链中的强劲盈利能力。
宜宾市在2024年累计建成投产硅棒58GW、硅片50GW、电池片56GW、组件2GW产能,成为全国建成N型太阳能产能最大的地级市,预计晶硅光伏产业产值达293亿元。2025年,宜宾市计划承办光伏行业技术创新大会,实施高纯晶硅项目,扩大光伏组件产能,力争晶硅光伏产业实现产值350亿元。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支持常德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常德市相关企业或园区建设虚拟电厂、“源网荷储”、分布式光伏等新型电力系统模式,以多措并举降低用电成本,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1月,包头市光伏产品价格呈现环比1升2平、同比均降的趋势。多晶硅均价38500元/吨,环比上涨10.0%,同比下降32.8%;单晶硅片(M10)均价1.08元/片,环比持平,同比下降45.6%;光伏组件均价0.65元/瓦,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9.3%。
国家电投黄河公司与法国电力集团新能源公司联合中标的沙特1.4GW光伏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正式进入执行阶段。该项目包括MAS1000兆瓦和AHK2400兆瓦两个子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约44亿千瓦时清洁电力,为当地约15万户家庭提供绿色能源。
2024年云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达436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其中,火力发电量599.6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5%;水力发电量3107.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风力发电量374.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6%;太阳能发电量281.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0%。清洁电力比重达86.3%,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2024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生产数据显示,全省发电量3388.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其中,火力发电量2799.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水力发电量138.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风力发电量382.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太阳能发电量68.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9%;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588.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
赣锋锂业宣布其阿根廷Mariana锂盐湖项目一期正式投产,该项目位于萨尔塔省,锂资源总量约812.1万吨LCE。一期规划年产能2万吨氯化锂生产线,投产后将优化公司锂资源供应及成本结构,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大唐新能源近日公布2025年1月发电量数据,集团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3107319兆瓦时,同比增长2.61%。其中,风电发电量2801130兆瓦时,同比增长0.42%;光伏发电量306189兆瓦时,同比增长28.13%,光伏发电表现尤为突出。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甘肃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新能源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装机占比65%,发电量占比35%。煤电装机超3400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超600万千瓦,光热发电装机超60万千瓦,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值超千亿元。
近日,宁夏发布《自治区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打造世界领先的钽铌铍稀有金属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国内一流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国内领先的光伏材料研发生产基地,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2%。
2025年2月12日,中山市政府发布《中山市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领域。政策涵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加氢站布局优化以及氢能多场景示范应用,最高资助1000万元,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加速新能源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绿色转型。
2025年2月14日,第一量子矿业公司首席财务官Ryan MacWilliam表示,公司不会急于出售赞比亚铜矿的少数股权,而是希望找到一个长期合作伙伴。此前,沙特矿业公司Manara曾就收购赞比亚资产15%-20%股权进行深入谈判。然而,第一量子矿业更倾向于达成一个长期且稳定的协议,而非仓促出售股权。
青岛红星化工集团计划将现有的锰酸锂生产装置迁至大龙红星公司厂区,以整合内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并降低成本。大龙红星公司已具备年产电解二氧化锰和碳酸锂的生产线,这些产品将直接作为锰酸锂的主要原材料,无需外购,从而降低原料成本。此外,新生产线将采用环保工艺,实现废水零排放和废气达标排放,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提升企业竞争力。
2025年2月14日,福建福能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8.02亿元,用于投资福建省仙游木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该项目装机容量140万千瓦,预计施工总工期69个月,建成后将承担系统调峰、填谷、调频等多项任务,显著提升福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西班牙可再生能源企业协会(APPA Renovables)发布的2024年《自发自用光伏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西班牙新增自发自用光伏装机1.431GW,同比下降26.3%,累计装机达到8.58GW。这一数据表明,西班牙光伏市场已连续两年出现下滑趋势。协会分析认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欧盟激励政策的结束和电价回落。若不采取措施,西班牙可能无法实现2030年19GW的光伏装机目标。
近日,赣锋锂电(东莞)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麻涌新沙南的年产10GWh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约325.5亩,总建筑面积约39.5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全面投产,达产后年产值将达110亿元。项目的推进不仅标志着赣锋锂电在新型锂电池及储能领域的加速布局,也为麻涌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5年2月6日,上海市首个“光储充放”一体化项目在徐汇区三汇路充电站正式投用。该项目由上海市南供电公司建设,构建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高效能源利用模式,成为上海首座可将光伏发电多余电量储存并输入电网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项目的投运不仅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还为电网削峰填谷提供了重要支持,标志着上海在能源转型和车网互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5年2月13日,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多个新能源项目框架协议的进展情况,涉及储能、光伏和充电桩等多个领域。其中,新疆阿克苏地区1000MW农光互补光伏储能项目因政策等因素终止推进,而上思县的两个光储一体化项目已实现并网。此外,蕉岭县“光伏小镇”示范项目和南京市六合区抽水蓄能项目也在稳步推进。这些项目的进展展现了广州发展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实施成效,为区域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日,天合储能携手 Schroders Greencoat 资产管理公司及 Metlen Energy & Metals 打造的英国 Tiln Farm 光储项目正式并网运营。该项目位于伯明翰,是具有标杆意义的光储一体化项目,不仅提升了英国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还为实现净零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天合储能凭借其 Elementa 金刚储能系统和端到端解决方案,为项目提供了全面保障。
近日,富海集团旗下富海(菏泽)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山东省“十四五”第二批陆上风电项目——单县200MW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成功取得核准批复。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上网电量达4.8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万吨,将产生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这标志着富海集团在新能源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为未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5年2月10日,广州市天河区商务局发布《广州市天河区加快推动现代商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对氢能等新能源产业给予高额奖励和支持。该政策旨在推动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助力天河区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商贸体系。
2025年2月13日,河南周口港氢能物流绿色走廊建设项目在郑州正式启动。该项目由洛阳交运集团联合周口港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河南汽车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氢沄(河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项目旨在推动区域氢能产业链协同发展,为“晋煤外运”开辟高效低碳新通道,标志着河南省在氢能交通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5年,固态电池产业迎来深刻变革,锰系和硫系正极材料成为行业关注焦点。随着传统高镍三元材料接近能量密度瓶颈,新型正极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布局加速推进。锰系材料凭借高导电性、稳定性和经济性脱颖而出,而硫系材料则展现出更高的能量密度潜力。两者的竞争与协同发展,将为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