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国能天津公司滨海电力收到市发展改革委的复函,确认其申报的沙井子风电场50.05兆瓦风电升级扩容项目成功列入天津市开发建设方案。该项目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北大港,计划安装7台单机容量为7.1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项目所在地风能资源丰富,地质构造稳定,适合大规模开发。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1.4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有助于调整当地电源结构,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推动地方绿色低碳发展。
2月18日,恒信集团绿色煤化工产业基地配套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在邹城签约。该项目由上海电气和恒信集团联合打造,利用邹城风场和塌陷地建设风电、光伏及储能设施,助力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项目总投资110亿元,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90亿元,利税25亿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邹城市能源局将全力保障项目推进,推动其早日见效,助力邹城打造千亿级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Alphamin Resources宣布,其位于刚果(金)的Bisie矿2024年锡精矿产量达17,324吨,同比增长38%。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Mpama South扩建项目的完成。Bisie矿的矿石处理量、锡品位和选矿回收率均有所提升,进一步巩固了刚果(金)作为全球重要锡供应国的地位。
塔斯马尼亚锡矿项目开发商Stellar Resources宣布,其Heemskirk矿区通过X射线透射(XRT)分选技术取得显著成果,矿石锡品位从0.70%提升至1.65%,废料剔除率达64.2%,锡回收率为84.7%。这一技术突破有望大幅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资本支出和加工成本。
Chalice Mining宣布其位于西澳大利亚的Gonneville铜镍项目取得重大冶金突破,成功从低品位矿石中生产出可销售的铜和镍精矿。这一成果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技术风险和资本支出,为项目开发提供了更高效的路径。
中国稀土行业即将迎来重大变革。工信部近日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旨在通过总量调控和行业整合,推动稀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规将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实施严格管理,未获得指标的企业和个人不得从事相关生产活动。
美国原铝市场近期因关税政策调整和国内供应短缺面临巨大压力。随着对进口原铝征收25%的新关税,美国中西部原铝溢价大幅上涨,达到三年来的高点。市场参与者预计,溢价可能进一步攀升,挑战历史高位。
世界铜业公司(World Copper Ltd.)近日宣布,将以180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位于亚利桑那州的Zonia氧化铜项目出售给一家未具名的独立第三方。此次交易标志着该公司将资源集中到智利的Escalones项目,后者被视为更具开发潜力的铜矿资产。
刚果民主共和国正迅速崛起为中国铜矿供应链的关键一环。2024年,刚果精炼铜对华出口量同比增长71%,达到148万吨,成为中国最大的精炼金属供应国之一。这一趋势不仅重塑了全球铜矿市场格局,也为中国铜矿供应链的多元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20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铝材出口成为双方博弈的焦点。美国通过“301”调查、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等手段,对中国铝材出口施加多重限制。面对压力,中国铝企积极调整策略,开拓多元化市场,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转型,以应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
2月20日,全球基本金属价格普遍上涨,主要受美元走软和全球贸易前景不确定性的推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铝、铜、锌等金属价格均出现显著上涨,其中铝价创下去年11月以来的新高。市场分析认为,欧盟对俄罗斯的进口禁令以及美元疲软是推动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
近日,全国首个叠加保税物流中心功能的进口铁路运输铜精矿“口岸+目的地”联合监管试点在山西侯马正式启动。该试点由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山西陆港综保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联合申请,旨在优化通关流程,降低企业成本,为山西省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特朗普政府正寻求与乌克兰达成一项简化版矿产协议,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此表示拒绝,认为协议过于偏向美国利益。与此同时,俄罗斯军队正逼近乌克兰的Shevchenko锂矿床,进一步加剧了地区资源争夺的紧张局势。
近日,激光及自动化智造领域的A股上市公司海目星发布公告,宣布其参股的峰智基金将投资1700万元,认购锂金属固态电池科技公司欣界能源的部分股权。而此次交易的另一重要出资方,是广州的智能飞行器科技企业亿航智能,它将投资1000万元参与此次增资。
会谈期间,双方多年来的紧密合作,得益于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高度契合,这种互信与协同效应为双方在光伏组件供应、新能源项目开发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丰田此次采购的电池将用于其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线。尽管混合动力汽车所需的电池数量相对较少,利润空间也相对有限,但丰田仍选择与LG新能源合作,体现了双方对长期战略合作的坚定信心。
东南亚地区在发展光伏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充足的日照和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越南作为近十年来东南亚地区光伏装机容量增幅最大的国家,其光伏装机容量从2014年的5兆瓦大幅上升至2023年的1.7万兆瓦,发电量也实现了大幅增长。
西格玛锂业公司首席执行官Ana Cabral近日宣布,将通过分阶段扩建巴西Grota do Cirilo项目,到2025年将锂精矿产能提升至52万吨。公司计划到2027年进一步扩展至下游硫酸锂生产,同时强调可持续性和成本控制。
南宁产投铝基新材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万吨扁锭技术改造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总投资约2.5亿元,设计年产变形铝及铝合金扁铸锭18万吨,旨在提升铝基新材料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志特新材宣布与上海尖晶投资有限公司共同设立规模2亿元的产业基金,重点投资建筑产业数智化升级和新材料智能化研发领域。此举旨在通过前沿科技推动产业创新,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美能源企业正面临铀供应紧张风险,主要因哈萨克斯坦向欧美出售的铀减少。随着全球核能需求增长,铀供应链稳定性成为焦点,分析师呼吁加强铀矿开采布局。
在成本控制方面,东兴铝业坚持低成本运营策略,构建价值创造体系,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成本管控标准,全方位降低成本。通过灵活采购、电力交易策略调整及节能技术革新,电解铝成本显著降低,铝液综合交流电耗也大幅下降。
驰宏锗业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部署,为实现节能减排,驰宏锗业通过技术革新和引进先进设备,成功提升了锗冶炼渣液的资源化利用效率,实现了减量化处理。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大幅降低了区熔锗电的单耗,还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约了资源。
近日,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诚率队访问了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与西部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永利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会谈。中国恩菲副总经理安晶陪同出席。
在生产方面,湖南有色各企业纷纷发力,稳产高产成为常态。1月份,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利润总额更是大幅增长46%,为全年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采选端,湖南有色所属矿山企业紧盯技术指标,优化采掘比、贫化率等关键参数,确保出矿品位和选矿效率。
粤美金属公司分布式储能电站总装机容量4.68万千瓦时,一期2.34万千瓦时,由56台储能柜和4台升压仓构成。2024年7月,企业为降低用能成本,投资建设该储能电站。当涂县供电公司协助完成并网接入方案,电站于2025年1月完工并试运行。通过“削峰填谷”,电站每年为企业节省成本1500万元,显著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作为铝行业中唯一一家技术入选的企业,沈阳院一直秉持着“科技报国、绿色发展”的理念,致力于电解铝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此次入选的多项技术推广目录,不仅是对沈阳院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激励。
乐山市100MW/400MWh全钒液流电池独立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正在加速建设。该项目是四川省重点示范项目,总投资14亿元,占地面积44亩,预计2025年一季度建成。项目将有效缓解乐山电网用电需求,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生态环境改善,助力乐山市在新型储能产业布局上迈出重要步伐。
2月19日,西门子与北辰循环在青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退役动力电池数智化低碳循环利用体系。双方将在低碳循环技术、数字化平台建设、产业链协同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建设零碳排、智能化、数字化灯塔工厂,推动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全国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提供示范。
该项目将引进来自俄罗斯、德国、美国、日本、韩国和芬兰等多个国家的先进设备,以此为基础建设4条自动化、数智化生产线。这一举措旨在打造一个国内领先的智能化锻造工厂,为新能源汽车混动曲轴精密锻件的生产树立新的标杆。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每年将新增5万吨(400万件)的新能源混动曲轴精密锻件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