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规模最大的超高温热泵储能示范工程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正式开工。该项目由湖州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主导,一期工程为8MW/400℃超高温热泵储能示范项目,计划2025年7月投运。项目利用超高温热泵制热和熔盐储能系统,实现高效热能储存和供应,助力工业低碳化和能源转型,推动超高温热泵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
特朗普明确指出,针对进口汽车的关税措施有望于4月2日正式生效。同时,他的内阁成员将提交一份关于多项进口关税的备选方案报告,旨在配合其重塑全球贸易格局的战略。特朗普自就职以来已对华征收了10%的关税,并针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非能源产品以及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实施了25%的关税。他还计划将进口钢铁和铝的关税适用于许多下游产品。
胜利精密在1月24日晚间发布的业绩预告中透露,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亏损3.5亿元至6.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1035元至0.1951元。尽管如此,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的净利润亏损已有所减少,显示出一定的业绩改善迹象。
2月18日,中国能建数科集团与洮南市就寒地压气储能项目达成共识。该项目拟落地吉林,是中国北方首个此类项目,旨在推动吉林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储能产业化。双方将共同开发地热资源,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形成新兴产业集群。项目符合东北振兴战略,助力吉林高质量发展。
江苏首个气化法绿色甲醇项目——隆基绿色甲醇项目落地连云港市赣榆区,总投资60亿元,计划年产30万吨生物质制绿色甲醇。该项目由隆基绿能与中能建下属葛洲坝集团联合投资,采用生物质气化技术生产“零碳”甲醇。隆基绿能是全球光伏龙头企业,中能建是特大型能源建设集团。项目将推动区域能源转型,助力碳中和目标。
2月14日,辽宁石油与辽港集团在大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港口综合能源加注、氢能、甲醇、光伏等新能源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此次合作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辽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和东北全面振兴。双方将探索新能源应用场景,深化文旅、跨境电商等业务合作,共同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贡献力量。
2月18日,赫美集团宣布其控股子公司聚能(武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2500万元建设“武乡马堡综合能源岛项目”,涵盖加油、加气、加氢功能。该项目标志着赫美集团从国际品牌运营跨界进入氢能领域。赫美集团成立于1994年,2024年1月与山西鹏飞合作成立氢美能源,正式进军氢能,开启多元能源战略布局。
绿源重庆基地的投产仪式在2月18日隆重举行,伴随着绿源数智化豪华旗舰S95的顺利下线,这一基地正式开启了它的生产之旅。绿源重庆基地一期项目投资高达5.3亿元,将具备年产200万辆电动车的能力,年产值预计可达40亿元,同时还将为当地创造超过2000个就业岗位,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近日,山东省能源局召开全省氢能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部署氢能产业发展任务。会议指出,氢能产业对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强调要科学研判氢能产业发展趋势,强化责任担当,完善政策支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协同,加快发展氢能新质生产力,助力全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月19日,盛弘电气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随着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储能需求将从“政策驱动”转向“价值驱动”。储能企业需通过市场化手段证明经济价值,低效企业将被淘汰,而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获得更多机会。盛弘电气积极布局技术创新,推出有源滤波器、储能PCS等产品,解决电网谐波、电压暂降等问题,提升用电质量和能源效率,推动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2024年的最后一个月,即12月份,全球精炼锡的产量达到了3.15万吨,而消费量则略低于产量,为3万吨。这一数据对比显示出,当月精炼锡市场存在0.15万吨的供应过剩。尽管这一过剩量相对较小,但仍足以引起市场的关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申报情况,共有154家企业申报了387个新能源汽车型号,其中纯电动产品最为抢眼,共有119家企业申报了316个型号,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则有30家企业申报了64个型号,燃料电池产品则由5家企业申报了7个型号。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成立的合资公司计划在2025年内,于山西、河北等区域布局并完成25座充电场站的建设。这些充电场站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补能网络,有效满足新能源商用车客户的充电需求,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25年2月19日,中瑞股份(股票代码:301587)发布公告,宣布已完成大圆柱系列新型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的土地使用权登记手续,并取得了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具的《不动产权证书》。这一进展标志着公司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布局迈出了重要一步,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5年2月19日,湘潭电化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可生产电解二氧化锰、锰酸锂、四氧化三锰、高纯硫酸锰等多种锰系正极材料。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显示出公司在锰系正极材料领域的多元化布局和技术实力。
2025年2月19日,洛阳钼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明确表示,公司刚果(金)的资产主要为铜钴矿,不存在伴生金。这一声明进一步明确了公司在刚果(金)的资源布局,聚焦于铜钴矿的开发与运营,特别是TFM和KFM两大世界级铜钴矿项目。
2025年2月18日,锌业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2025年铋产量预计在50至60吨左右。铋作为公司的综合回收利用产品,其产量取决于原料矿的带入量。锌业股份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提升技术水平,确保了铋产品的高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025年2月18日,东方钽业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产品涵盖消费电子类、高温合金类、半导体类和超导材料类,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冶金、石油、化工、医疗、照明、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公司在高温合金领域的市场份额逐渐提升,主要得益于其从矿石湿法冶炼到钽铌制品生产加工的全流程生产线,以及产品纯度高、性能好、质量稳定等优势。
2025年2月13日,金瑞矿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拥有的大风山锶矿资源已探明保有储量约为1500万吨,目前在国内属大中型锶矿。这一储量不仅为公司未来的资源开发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国内锶矿资源的稳定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
2025年,波兰公用事业级电池储能系统市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在2024年6月辅助服务市场自由化后,波兰储能市场收入显著提升,年化回报率在某些时段超过100万欧元/兆瓦。然而,随着市场的快速饱和,这一高收益机会可能不会持续太久。与此同时,英国等先行市场的经验表明,辅助服务市场饱和后,新建储能项目的经济前景将面临挑战。
2025年2月18日,宁德时代与滴滴出行关联公司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时代小桔(厦门)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3.3亿元人民币。此次合作标志着宁德时代在换电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尤其是针对公共出行场景的换电解决方案,旨在提升换电效率,满足网约车和出租车等高频补能需求。
2025年2月18日,广西南宁市举行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竣)工活动,广西隆安和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绿色新材料产业链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08亿元,其中一期铝产业项目总投资62亿元,包括年产4GW硅基光伏板铝支架项目和40MW光伏发电项目。同日,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竣工。
2025年2月15日,容百科技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尽管全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下降33.43%和49.69%,但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02.5%,环比增长65.8%。这一显著的业绩回暖表明,容百科技在锂电材料领域的布局和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三元材料和钠电材料方面。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海外市场和推进新产品研发,重新找到了市场支点,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2月19日,普利特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拟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2.5GWh圆柱电池基地项目,项目投资总额约7.5亿元人民币。此次海外产能建设是普利特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旨在提升市场份额、优化生产效率、推动技术创新、深化国际合作、增强品牌影响力,并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与政策环境的变化。
2025年2月16日,东方日立(成都)电控设备有限公司与宁夏灵武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建设年产能达10GW的光伏逆变器产业项目。该项目将深度融合央企高端装备制造优势与地方优质能源资源,旨在打造西北地区智慧能源系统示范标杆。
近日,福建能源监管办组织人员赴福建省首个大型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平潭共享储能电站开展现场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关于电站安全生产、技术特点和运营模式的介绍,并实地考察了机组并网运行情况及相关设备。双方就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探索智能微电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调研组强调,要充分发挥新型储能的灵活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利用,并强化电站安全管理,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2025年2月13日,河北魏县3万吨废旧锂电池年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征求意见稿公示。该项目由河北琳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绿环循环经济产业园,旨在通过梯次利用和破碎分选等工艺,实现年回收处理废旧锂电池3万吨。项目采取完善的污染防治措施,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
2025年2月18日,湖南省发改委发布批复,同意桂阳县月和风电增补扩容工程项目纳入全省“十四五”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方案和2024年重点推进的风电项目清单。该项目装机容量为100MW,总投资6.1037亿元,旨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截至2025年2月18日,甘肃省新型储能装机容量突破450万千瓦,标志着该省在储能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甘肃省在运电化学储能项目达174项,其中电源侧电化学储能项目164项,容量370万千瓦;电网侧电化学储能项目10项,容量80万千瓦。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甘肃省在储能技术应用方面的快速发展,也为未来储能项目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2月19日,中节能太阳能发布公告,拟投资建设两个分布式光伏发电复合项目,分别位于黑龙江省五常市和牡丹江市。五常项目规划投资总额约6170.69万元,建设规模为11.9兆瓦;牡丹江项目规划投资总额约3021.27万元,建设规模为7.4兆瓦。这两个项目均位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区域,采用渔光互补和牧光互补形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