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宁东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28MW分散式风电项目已成功完成全场机组吊装。该项目采用金风科技GWH204-5.6MW机组,预计年发电量约6980万度,将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提供绿色电力,支持该基地及宁夏地区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广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计划投资128,865.47万元建设平桂水口风电场项目,这是公司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并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规划总装机容量200兆瓦,预计年上网电量为380,402.90兆瓦时,施工总工期为18个月。
近日,苏里南总统矿业委员会主席向外界宣布了一项重大投资计划:中国铝业有限公司(简称“中铝”)计划在苏里南投资约4.26亿美元,用于铝土矿开采项目。这一消息不仅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也为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金(辛集市)氢能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式成立,由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作为执行事务合伙人,出资额达5亿人民币,专注于私募基金股权投资、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该基金的成立旨在支持辛集市的氢能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全球电子制造巨头富士康正在与印度泰米尔纳德邦政府就建立电池储能系统(BESS)工厂进行深入谈判。泰米尔纳德邦政府已为富士康提供约200英亩土地,用于建设储能电池系统工厂。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在访问印度期间确认了公司的扩张计划,富士康旨在通过在印度建立电池储能工厂,增强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亿纬锂能在荆门举办的工商业储能项目推介会圆满结束,公司对于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规划和愿景也都有详细介绍。同时,也介绍了当地政府对该项目的支持及对未来合作的展望。
航天京安(安平县)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建设200兆瓦/800兆瓦时共享储能电站的EPC总承包招标公告。项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计划占地约123亩,包括建设一座220千伏升压站。招标范围包括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及安装,预计工期为合同签订后365日历天。
中核汇能青岛海上风电项目的前期技术咨询及专题报告服务采购中标结果已公布,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5980万元的中标价格成功中标。该项目位于青岛市东部国管海域,涉及多项技术服务工作,包括风电场项目工程军事影响评估、通航安全影响论证等专题报告的编制及审批,服务期限预计至2025年9月30日。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深圳市关于促进绿色消费增长的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鼓励民生产品、储能设施设备和电子信息等重点产品参与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示范。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深圳市将提供每张证书最高10万元的资助,以促进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
嘉拓智能公司最近宣布已经顺利通过了由中国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评定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的三级标准认证,这标志着他们在设计、生产和提供高端锂电池自动生产线方面已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平,并且他们计划继续深化智能制造策略。
罗马尼亚能源部宣布了一项1.5亿欧元的电池储能项目招标,该项目将由欧盟现代化基金资助,旨在推动与可再生能源设施相连的储能容量建设。项目对罗马尼亚注册公司及完成ONRC注册的欧盟成员国公司开放。能源部长Sebastian Burduja指出,储能对国家能源系统至关重要,有助于平衡能源供需并降低成本。预计到2026年,罗马尼亚储能系统将超过5GW。
华能集团湖南能源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对综合能源项目前期总包服务框架协议项目进行重新招标,以寻求合作伙伴共同推进湖南省内的综合能源项目。本次招标共分为4个标段,涉及投资机会研究、现场踏勘、可研报告等多个方面,服务期限为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一年内有效。招标公告已在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发布,投标人可在线获取招标文件并递交投标文件。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潮中,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关键材料之一,钠电正极材料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在这场技术革新的浪潮中,英钠新能源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成为了钠电正极材料的领航者,为绿色能源的新篇章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信博在最新公告中宣布,公司注册资本由202,462,150元增加至218,515,940元,同时对经营范围进行了调整,以适应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此次变更包括对太阳能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充换电系统等相关产品的集成、设计、研发、销售、安装、调试及维护等服务的增加,以及对智能清扫机器人及配件、新型建筑材料、轻质建筑材料等产品的开发和销售。
内蒙古科左后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布了《关于科左后旗电网侧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开发业主优选公告》,标志着该项目业主优选程序的正式启动。优选服务机构为内蒙古绿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要求单体申报规模为10万千瓦/40万千瓦时。这一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科左后旗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的新型储能发展,促进地区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
光大蓝天·紫金汇展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紫城工业园投资建设的150MW/300MWh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项目于11月27日举行了开工盛典。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达6.5亿元,预计年税收约1400万元,并可提供120个就业岗位。项目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系统储能方案,占地约4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配套建设110kv升压站及相关配电装置,预计于2025年五一前并网,为地区新能源发展注入新活力。
品诚集团宣布其总部暨研发智造基地正式落户浙江省建德市建德航空小镇,项目总投资达10亿元人民币,占地约150亩。该基地将建设3GW高效轻质光伏组件项目及先进高分子材料项目,预计在5年内完成,分两期进行。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达到50亿元,进一步推动集团在先进材料领域的研发与智造能力。
近日,双良节能发布公告,拟以自有资金13亿元对全资子公司双良硅材料进行增资,以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布局。此次增资是双良节能持续加码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重要举措,彰显了公司对新能源行业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冠盛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宣布,公司正在建设的半固态电池项目取得了新进展,100-300Ah半固态储能电池产品展现出高度安全性,循环寿命可达6000-12000次,能量密度在160~180Wh/kg之间。这一项目不仅标志着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深入布局,也预示着半固态电池技术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的重大突破,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海目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宣布,公司已成为欣界能源固态电池的生产设备整线供应商,并已签署了价值4亿元的2GWh固态电池量产订单,这标志着行业内首个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设备的可量产商用订单的诞生。此次合作不仅展示了海目星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整个新能源材料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规模扩大提供了新的动力。
祥鑫科技近日宣布,将使用募集资金1亿元人民币向其全资子公司东莞祥鑫增资,以确保“东莞储能、光伏逆变器及动力电池箱体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增资后,东莞祥鑫的注册资本将从3亿元增至3.2亿元。此外,公司还根据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及项目情况,对东莞储能项目的资金投入进行了调整,从6.72亿元降至3.83亿元,四个项目总投入调整为8.63亿元。
河北省迎来了其首座钒锂结合储能电站的启用,这也是华北地区首个采用全球领先的AC存储(交直流一体)结构的储能电站。河北燕赵兴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该项目,不仅标志着河北省在新型储能领域的重要突破,也成为该省独立储能的标杆项目。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10MW/240MWh,融合了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和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展现了新型储能技术的优势互补。此外,电站从调试到并网仅用30天,展示了极速交付的能力。
上海电气集团与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高层领导在上海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上海电气集团董事长吴磊强调了双方在能源产业合作的潜力,而河北建投集团总经理曹欣则回顾了双方的合作历史,并表达了在风电、传统能源、储能系统等方面继续合作的意愿。此次会谈标志着两家企业在推动能源行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中国能建山西院总承包的河北燕赵兴泰110兆瓦/240兆瓦时钒锂结合独立储能项目已成功并网并正式投运。该项目作为河北省重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位于邢台市兴泰发电有限公司厂区,采用100兆瓦/200兆瓦时磷酸铁锂储能设备和10兆瓦/40兆瓦时全钒液流设备。项目并网后,预计将显著提升邢台西部地区电网的调峰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缓解电网阻塞,并有效改善电能质量,对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产生积极影响。
在近日开幕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上,贝特瑞作为全球锂电正负极材料的领航者,正式推出了其精心研发的T石墨负极产品,引起了广泛关注。
新疆鸿泰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宣布了一项大规模的储能系统招标计划,涉及2025年至2026年期间建设的1.43GWp集中式光伏项目。此次招标的重点是为阿克苏、巴州和塔城三个地点提供总计220MW/450MWh的交流侧2h储能系统,投标限价为0.6元/Wh。招标要求投标人在过去三年内必须有不少于200MWh的储能系统集成业绩,并且具备电池单体、PCS、EMS、BMS中至少一项的自主研发及生产能力。此外,投标人还需承诺近三年内供应的储能电池系统产品无火灾事故记录。
国务院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将研究出台针对大容量储能电池和大尺寸光伏组件的仓储和运输相关技术标准。这一政策旨在通过制定和完善物流技术标准,提升“新三样”产品——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的物流效率和安全性,特别是对于出口环节。政策内容涵盖了加强国内港口仓储设施建设、优化锂电池运输安全管理规范、提升新能源汽车物流效率,以及畅通国内联运通道和跨境物流通道。这些措施将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物流环节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推动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的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