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三门核电3号机组的首台反应堆冷却剂泵(即“主泵”)圆满完成了吊装作业并成功就位,此举标志着三门核电二期工程的主泵安装作业正式迈入了关键阶段。这一重要里程碑不仅为后续的主泵吊装作业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我国核电自主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门核电二期工程的每台机组均配备了四台主泵,每台设备的重量高达72吨,它们属于核1级、抗震等级1级、质保等级1级的核心设备。作为核反应系统中唯一的旋转设备,主泵承担着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提供循环动力、确保核能安全且高效转换的重任,因此常被誉为核电站的“心脏”。然而,由于其吊装作业面临通道空间狭小、干涉物项繁多以及就位精度要求极高等挑战,难度极大,堪比一场精密的“心脏手术”。为确保主泵能够精准就位,上海核工院携手各参建单位,对制约因素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多次开展了桌面推演及主泵模拟体吊装试验。
通过数据论证、模型比对以及实体验证等手段,全面识别并排除了潜在的干涉物项,精心规划了最优的吊装路径,从而确保了吊装作业能够“零碰撞、零误差”地完成,实现了毫米级的精确对接。首台主泵的成功就位,不仅为后续的主泵吊装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彰显了我国在核电设备吊装技术领域所具备的高超技艺与卓越实力。
上海核工院将继续发挥在 CAP1000 机组设计优化与工程实施中的技术引领作用,为三门核电二期工程主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及性能验证提供有力支持与保障。这一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将提升我国核电站的自主设计和建设能力,还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核电技术的国际化进程,为全球核电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门核电二期工程首台主泵的成功吊装,是我国核电自主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体现了我国在核电设备制造和安装领域的技术实力,也展示了我国在核电安全和高效运行方面的不懈追求。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我国核电自主化事业将迎来更多突破,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