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 日,随着 4 号高温水球罐基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成,标志着山东电建一公司承建的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 2 号机组储热罐基础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这一重要进展为项目的土建交安和整体建设按下了“快进键”,为后续设备安装和调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规划建设两套 350 兆瓦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机组,盐穴总容积达 120 万立方米。该项目储能时长 8 小时,发电时长 4 小时,一次充电可储存电量 280 万千瓦时,年预计充放电 330 次。项目建成后,相当于节约标准煤 27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52 万吨,对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 号机组共设置 4 台容积为 3500 立方米的高温水球罐和 4 台 3500 立方米的低温水球罐,设计压力 1.8 兆帕,每台可储存 3500 吨除盐水。其基础为圆环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外圆直径达 23 米,施工工艺控制要求严格。为确保施工质量和节点目标,山东电建一公司华能金坛项目团队超前策划,精心组织,做好施工方案的编审批工作,加强施工人员专业培训和安全技术质量交底。从基坑开挖到混凝土浇筑,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图纸和方案规范执行,累计浇筑混凝土超 3500 立方米。
通过 BIM 技术建模和可视化交底,项目团队使用特殊设计定制的圆形模板,外圆环壁使用 30 块模板、内圆环壁使用 20 块模板即可成环型,极大提高了模板安装效率,保障了球罐环形基础的成型质量。这一创新施工方法不仅确保了工程的安全、优质、高效推进,还得到了业主和监理的高度认可。
作为江苏省重点项目,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突破了“卡脖子”技术壁垒,将研制安装世界最先进的空气透平和压缩机组,并实现核心设备的 100% 国产化。该项目是目前世界单机功率最大、总容量最大、综合效率最高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为全球储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示范和标杆。
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未来大规模储能电站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项目的建成和投运,将显著提升区域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