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才朋光储电站二期在海拔5228米处投产发电,刷新我国光伏电站高度纪录。央视报道了该项目特点、建设经验等,展现了我国在“世界屋脊”建设新能源项目、保障用电的成果。该项目预计年发电量1.55亿千瓦时,能满足5万户家庭用电,节约大量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远东电缆凭借优异性能和国际认证,助力电站稳定运行,为改善能源结构、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成为多领域建设的可靠伙伴。
德国电子燃料生产商INERATEC获得欧洲投资银行和Breakthrough Energy Catalyst联合提供的7000万欧元资金承诺,用于在德国法兰克福建设碳中性电子燃料生产厂并开展研发。该厂预计2025年开业,年产2500吨电子燃料及化学品,包括电子可持续航空燃料。其生产使用生物源二氧化碳和绿色氢气,产品可实现碳中和,对航空等难以脱碳行业意义重大,有助于满足欧盟ReFuelEU航空法规要求。此次合作显示了EIB对INERATEC技术和电子燃料的信心及推动其成为化石燃料替代品的重视。
湖北省首个国家级氢能项目——大冶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成功接电,这个项目是湖北省唯一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清洁低碳氢能创新应用工程的项目,总投资34.37亿元,涵盖氢能全产业链生态。姜桥制氢工厂是核心工程,年产量1800吨氢气,产值约6000万元,采用先进电解水制氢技术。这标志着湖北在氢能产业发展上迈出重要一步,推动传统产业向新能源产业转型。
3月7日,国家电投发布宁德深水B-1区和福鼎B-2区两个海上风电场项目的招标公告。宁德深水B-1区项目位于宁德霞浦东侧海域,离岸约51-56公里,水深48-54米,规划容量300兆瓦;福鼎B-2区项目位于宁德沙埕港东侧海域,离岸22-40公里,水深23-31米,总装机规模700兆瓦。两个项目招标内容包括外业工作、可行性研究、核准前及开工前工作等,中标人需办理项目核准及开工手续,承担所有工作和风险。
SOFIT-Z3叶片检修平台在越南平顺省风场成功应用,为当地风电运维带来变革。传统检修设备存在诸多局限,如检修距离长、安全隐患大等。而SOFIT-Z3凭借无锚电驱动支撑系统、防晃动夹持装置、自动调平系统以及可变形换位的篮体等优势,有效解决了大风机时代的检修痛点,提升了叶片检修的稳定性和效率,保障了风电运维的安全与高效。未来,该平台将继续以创新精神服务行业,助力风电事业发展。
新兴风电场项目位于云浮市太平镇和里洞镇,装机容量88MW。工程包括拆除旧设备,如46台Vestas V52-850风机基础、箱变基础等,同时新建11台8000kW风机及配套基础,改造场内道路和吊装平台。升压站部分老化设备视情况更换,新建110kV升压站接入六祖变。招标范围涵盖拆除、新建、安装、调试等工程,还包括老化设备处置。
2025年,分布式光伏行业因两大新政迎来巨变。上半年将出现抢装潮,但下半年或有短暂停滞期,新增装机规模与去年相近。光伏组件涨价明显,抢装潮刺激下,价格可能继续上涨,但后续走势需看海外需求等因素。户用光伏需求可能因政策变化而降低,小微工商业光伏项目则迅速发展。分布式开发费大幅下降,X年送电站模式再次火爆,但用户需注意设备质量及运维问题。分布式配储从被动变为主动,开发企业需具备电力交易能力,智能化手段成为必备技能,区域化特征明显,开发动力集中在高能耗企业聚集、用电需求高的地区。
最近,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山西院在日本的山鹿电站项目正式开工啦。这个项目在九州岛熊本县山鹿市,是光伏加储能的项目,能提升发电效率和稳定性,给当地提供绿色低碳电力。业主是日本一家有经验的企业,双方会深化合作,为后续项目打基础。这不仅是山西院在日本市场的重要一步,也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了力量,未来山西院还会继续推动新能源项目,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市场增长迅猛,中国企业凭借技术研发、规模效应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企业出货量位居前列。与此同时,韩系厂商如三星SDI和LG新能源市场占有率下降。大容量电芯成为市场趋势,其优势明显,且下一代“500Ah+大容量电芯”研发量产推进迅速。海外市场需求强劲,尽管贸易壁垒带来挑战,但中国企业积极应对,布局海外市场。
美国关键金属公司(USCM)在蒙大拿州羊溪矿床确认发现高品位稀土矿化,并含有大量镓元素。该矿床稀土氧化物品位高达9%,镓含量显著,为美国关键矿产供应提供了重要支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银X矿业公司在秘鲁西南部的新雷库佩拉达银多金属矿资源量显著增长,探明和推定矿石量较2022年增长18%。普拉塔矿床的银金属量大幅提升,显示出该矿区的巨大开发潜力,有望成为南美重要的银矿生产基地。
米拉索尔资源公司在智利维库尼亚地区的索贝克铜金项目取得重要勘探进展。初步钻探结果显示,波特罗东南靶区存在多金属成矿系统,矿体与大型物探异常密切相关。这一发现为索贝克项目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近日宣布,自3月12日起,美国将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材征收25%的关税。此外,针对加拿大乳制品和木材产品的关税也将从4月开始实施。这一政策将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特变电工控股公司防城港中丝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将投资建设年产240万吨氧化铝项目,总投资达67.81亿元。该项目将通过自有资金、股东增资及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进一步推动氧化铝产业的发展。
四川启明星铝业公司近日完成了电解铝节能及环保绩效升级改造项目,168台电解槽全部通电并实现满负荷运行。该项目自2024年3月启动,通过应用多项行业领先技术,显著降低了铝液综合交流电耗,预计全年节电7100万度,减少CO2排放3.95万吨,并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
东兴铝业陇西分公司近日完成了240kA系列散装氧化铝下料口改造项目。该项目自今年1月中旬投入使用以来,两套散装氧化铝下料系统运行平稳高效,预计每年可节约氧化铝成本约400万元,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正海磁材近日表示,其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可高度匹配人形机器人用空心杯电机和无框力矩电机等核心部件。公司已与多家下游客户开展联合研发和小批量供样工作,技术进展顺利,为未来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大地熊近日表示,其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稀土永磁产品可应用于机器人伺服电机部件,并已开展磁组件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将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扩产计划,进一步拓展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金川集团40万吨/年智能铜电解项目二期工程近日成功产出首批高纯阴极铜,标志着公司在铜冶炼领域的智能化转型取得重要突破。该项目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为传统铜冶炼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树立了行业标杆。
当升科技近日宣布,其开发的固态锂电产品已批量导入辉能、清陶、卫蓝、赣锋等固态电池客户。公司通过创新技术路线和工艺设计,成功推出高离子电导率、高稳定性的纳米级固态电解质,为固态电池技术发展注入新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胡为义近日提出支持锂电池企业出海的建议,强调通过人才创新和供应链优化,推动中国锂电产业全球化布局。荆门高新区已形成年产值近千亿元的锂电产业链,成为全国锂电产业的重要基地。
晶澳科技近日与墨西哥知名光伏分销商Exel Solar签订260MW DeepBlue 4.0 Pro组件分销协议。此次合作将推动墨西哥光伏市场发展,进一步扩大晶澳科技在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影响力。
武威市近日发布2025年投资机会清单,其中包含13个光伏相关项目,涵盖光伏组件回收、光伏支架生产、单晶硅制造等领域。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武威市光伏产业链,推动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关县太华光伏发电项目近日正式签约,总投资约5.5亿元,装机规模达14万千瓦。项目计划于6月动工,预计年底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年发电量可达1.4亿千瓦时,为当地绿色能源发展注入新动力。
该项目不仅专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前驱体的生产,还充分利用余热资源,为下游企业提供低碳、稳定、可靠的蒸汽能源。特别是与凯通印染的合作,将项目产生的余热用于蒸汽能源供应,同时利用印染排放的废碱水进行中和脱硫,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025年前两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6.54万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但考虑到今年前两个月比去年少了2个工作日,若剔除这一不可比因素,进出口实则增长了1.7%。在此期间,出口总额为3.88万亿元,实现了3.4%的增长;而进口总额为2.66万亿元,下降了7.3%。
通光线缆发布了一项重要公告,宣布其全资子公司通光强能和通光光缆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采购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果。据悉,这两家公司成功中标了国家电网2025年第一批采购(输变电项目第一次线路装置性材料招标采购)和2025年第二批采购(特高压项目第一次材料招标采购),中标金额合计高达约3.11亿元。
北方铜业此前发布的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及经营净现金流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其中营收同比增长160.5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8%,经营净现金流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665.44%。
智利作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在2月份实现了39.2亿美元的铜出口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6.7%。这一增长表明,尽管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智利铜产业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智利作为铜资源丰富的国家,其铜出口一直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全球门户战略计划在2021至2027年间,调动最高达3000亿欧元的投资,以支持可持续、高质量的项目,助力欧洲私营企业保持全球竞争力。在面临来自低价中国产品的激烈竞争下,ISMI计划的推出无疑为欧洲光伏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