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储能产业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宜宾市积极抢占绿色新能源产业风口,全力布局新型储能赛道,致力于打造“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在2025年宜宾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宜宾市共签约8个储能产业合作项目,总金额达28.7亿元。会后,57个新能源应用场景及新型储能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70.44亿元,标志着宜宾在新型储能产业布局上再次提速。
自2023年6月以来,宜宾聚焦引链主、抓场景、强政策、优服务,实现新型储能产业破局起步,发展为四川省新型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产业链的主要承载地之一。通过市区联动、央地合作、开放场景等举措,宜宾成功招引中国中车、中国能建等行业头部企业,构建了以科技创新、产业制造、场景应用于一体的储能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宜宾已签约22个产业项目,协议总投资81.55亿元,形成18GWh储能系统集成产能。同时,宜宾全域拓展电网侧、用户侧应用场景,建成投运多个储能示范项目,包括大唐四川储能电站、华电四川储能电站、天原集团工商业储能项目等,推动储能产业与动力电池、晶硅光伏产业协同发展。
宜宾的产业集聚优势吸引了众多企业落地。中国能建装备公司副总经理赵勇表示,宜宾作为动力电池之都,拥有良好的人才和产业集群优势,营商环境优越,是布局新型储能产业的理想之地。中储科技计划在宜宾建设生产基地,一期3GW产线将于今年4月投产,并计划拓展海外业务。
吉林东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海明也表示,宜宾的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上下游产业链完善,为企业提供了便利的原材料采购和销售渠道。该公司计划在宜宾储能产业园投资2亿元,建设金属锂基聚合物固态电池科创中心,预计明年6月产品下线。
宜宾储能产业园是宜宾发展新型储能产业的核心基地,面积达3.89平方公里。自2023年6月决定发展新型储能以来,宜宾市区一体、上下联动,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储能产业集群。目前,20家企业在园区内聚势共赢,涵盖关键材料、智能装备、能源互联网等多个领域,构建了“研发—制造—应用”的产业链闭环。
宜宾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新动力,也为全国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宜宾将继续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推动储能技术不断创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擦亮“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这块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