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内蒙古宝丰风光制氢项目一期电解水制氢工程完成备案。该项目由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总投资18.3574亿元,计划2025年4月开工,2027年3月竣工。项目年制氢能力6.09万吨,规划建设规模为12万立方米/小时,分3个系列建设。作为宁夏宝丰集团成员,宝丰煤基新材料公司致力于推动绿色能源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近期,中国三元材料企业通过与韩国电池企业深度合作,加速进入北美市场。当升科技与LG新能源、SK On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容百科技也与日韩客户达成合作,规划多个海外生产基地。尽管面临磷酸铁锂挤压和美国关税限制,但三元材料凭借高镍优势和新技术需求,仍具广阔前景。中国企业正通过“借韩入美”策略,突破市场壁垒,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3月11日,全球产能最大的短流程钒电解液制备项目在四川内江正式投运。该项目年产60000立方米钒电解液,采用自主研发技术,生产的全钒液流电池被纳入国家“十四五”重点推广技术。项目不仅为四川抢占全球钒电池储能市场注入新动能,还将带动清洁能源消纳能力提升30%以上。四川正加速布局钒电池储能产业,力争2027年实现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突破500万千瓦。
随着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的突破,低空经济迎来万亿级市场机遇。中航工业的AS700D飞艇成功首飞,搭载高性能电池实现零排放、低噪音飞行。众多车企与电池厂商纷纷布局,推动eVTOL商业化进程。2025年有望成为商业化元年,低空经济将成为未来经济新增长引擎。
3月13日,工信部发布第15批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共319款车型入选,包括比亚迪宋L、小米YU7、传祺M8、问界M9等。此次目录中,小米YU7凭借820公里的续航里程和高阶智驾系统备受关注。此前第14批目录中,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唐L等365款车型也入选。这些车型的连续入选,显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和政策的持续支持,推动了行业的绿色转型。
2025年3月11日,陕投集团首座光储充算测智慧能源电站在陕西正式投运。该电站由秦龙电力能动科技公司建设和运营,集成了0.12MWp光伏系统、0.5MW/1.044MWh储能设备及11台充电桩,预计年发电量12.4万度,年放电量约69万度,可同时满足13辆新能源车充电需求,年服务车次达14000次。电站还配备大数据算力与卫星测控功能,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与智能化管理,标志着陕投集团在智慧能源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3月11日,双登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和建银国际。双登集团专注于储能电池及系统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尤其在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和电力储能领域经验丰富。2023年,其在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占率10.4%。2022-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0.72亿元、42.6亿元和44.9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81亿元、3.85亿元和3.53亿元。此次上市拟募资用于在东南亚建设锂电工厂、建立研发中心、加强海外销售能力及补充营运资金。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8GW/168GWh,储能时长平均为2.3小时,4小时及以上储能电站占比达15.4%。全球对长时储能需求迫切,预计到2030年,8小时储能系统在功率和容量上的占比将分别达到30%和50%。在此背景下,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远景储能等企业纷纷推出7MWh+储能系统及8小时锂电系统等新品,试图抢占市场先机。同时,大容量电芯的研发和量产成为关键,314Ah电芯已普遍量产,而下一代500Ah+大电芯量产进度加速推进,预计2025-2026年陆续落地。
近日,GreenVoltis与中缔资本、KKI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欧洲开发400MW储能项目,覆盖德国、瑞典、芬兰、波兰等核心区域。通过AI驱动的虚拟电厂技术,GreenVoltis将部署与电网连接的储能解决方案,稳定可再生能源波动,提升能源灵活性和效率。此次合作不仅巩固了GreenVoltis在数字化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导地位,还助力欧洲推进碳中和目标,打造更具韧性和适应性的电网,显著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指出,电力市场化为光伏和储能带来历史性机遇,光储协同是构建能源稳定供给体系的关键。天合光能全面向解决方案战略转型,致力于成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领导者。2024年,天合储能业务倍增,覆盖全球六大市场,累计出货10GWh。未来,天合将通过光储一体化,推动零碳产业园、交通、矿业、港口、建筑等多场景应用,引领零碳新世界。
旭升集团一直以来专注于铝合金轻量化应用的研发与制造,集成了压铸、锻造和挤压三大成型工艺,其研发制造能力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公司所生产的产品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防撞梁等车身结构件,以及储能、充电桩等核心部件,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能源存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优秀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截至2025年2月,中国储能企业已拿下全球75%的订单,2024年签约海外订单超150GWh,占全球出货量的90%。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等龙头企业在全球市场表现突出,斩获多个大型储能项目。然而,超7万中小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无序竞争、信任危机、贸易壁垒和技术标准差异等挑战。未来,中国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本地化战略和多元化布局,巩固优势,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这一项目的实施,将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方面,通过光伏发电,可以有效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防沙治沙措施,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风沙灾害的发生。
3月14日,禾望电气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营业收入37.33亿元,同比减少0.50%;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同比减少12.28%。尽管业绩略有下滑,但公司在储能领域表现强劲,提供从1500V系列到工商业融合高压箱储能变流器等多款产品,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王牌产品2.5~3.45MW集中式储能变流器效率高达99.01%,具备高功率密度、强环境适应性。禾望电气还在全国多地布局制造基地和服务点,为用户提供定制化储能解决方案,推动储能技术广泛应用。
3月12日,四川宜宾启动2024年度新型储能项目补助申报。政策分为两类:一是对装机规模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年度参与电网统一调度的项目,单个每年最高补助400万元;二是对新建设投运、装机规模不低于100千瓦的用户侧储能项目(铅蓄项目除外),年利用小时达100小时的,按装机规模给予最高100元/千瓦补贴,单个每年最高补助100万元。此次补助旨在推动储能技术应用,助力区域能源转型与产业发展。
尚太科技近日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其营业收入达到约52.29亿元,同比增长19.1%;净利润约为8.38亿元,同比增长15.97%。在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市场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208万吨,同比增长26%,其中人造石墨占据87%的市场份额。
本次并购交易对江苏恒义的估值高达13.5亿元,溢价率达到135.16%,显示出华达科技对江苏恒义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同时,双方还签订了业绩承诺协议,约定在2024年至2026年期间,江苏恒义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亿元、1.25亿元和1.45亿元,合计不低于3.8亿元。
2025年3月10日,中煤于田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8.4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于建民。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及储能技术服务等,由中国中煤旗下中煤电力有限公司全资持股。今年以来,中煤电力还成立了中煤电力(哈密)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和中煤(南京)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这一系列举措表明,中煤集团正加速布局新能源领域,推动能源转型与技术创新,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英国豪华汽车制造商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已决定暂停在母公司塔塔汽车位于印度南部的新工厂生产电动汽车的计划。这座工厂原本计划投资10亿美元,由塔塔汽车负责建设。据四位知情人士透露,捷豹路虎在印度本地采购电动汽车零部件时,遇到了价格与质量之间的平衡难题。同时,电动汽车需求的放缓趋势也影响了捷豹路虎的决策。
南非财政部于3月12日正式宣布,将投资10亿兰特(折合约5,427万美元)以专项基金形式,全力扶持本土新能源汽车及电池制造项目,同时推动相关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产能过剩问题看似即将得到解决,但市场的供需紧张局面可能会提前到来。这主要得益于行业龙头企业如天赐材料、多氟多和天际股份的强势地位,以及全行业普遍亏损的现状。这种局面为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上涨提供了内在动力和外部环境支持。
贵州兴锂正在加快推动二期年产30万吨电解液项目的建设。这一项目将使公司的产能从目前的2万吨/年大幅提升至10万吨/年,从而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李兴涛表示,贵州兴锂将全力以赴,确保二期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并在未来实现更高的产值,为凯里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该项目一阶段的实施周期将延期一年,预计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将延长至2026年12月。此外,该项目一阶段的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也有所调减,由原先的65,065.96万元减少至46,565.96万元。
在这些项目中,现代产业项目占据了15项,总投资达到105亿元;而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则有13项,总投资65亿元。昆宇百色年产6GWh电芯及储能集成系统项目,作为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中的佼佼者,总投资额达到了28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年总产值将达到72亿元,年税收约1.8亿元,并将为当地创造约800个就业机会。
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300750)正式揭晓了其2024年度的财务成绩单。数据显示,尽管全年营业收入达到3620.13亿元,略降9.70%,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实现了显著增长,高达507.45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5.01%。
此次签约不仅意味着容百集团将在仙桃市开展新的业务布局,更将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钠电正极与固态电解质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发和生产对于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容百集团的加入,无疑将为仙桃市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近期,金川镍钴启动了高品质镍基新材料项目,计划投入20亿元建设电积镍生产线。该项目位于金川公司三厂区,占地面积129亩,将新建一条红土矿高镍锍、硫酸体系全流程湿法冶金电积镍生产线,并配套公辅系统。
项目的核心内容在于年处理4万吨废旧锂电池的综合利用。通过先进的梯次利用技术,将废旧电池中的可用部分进行再次利用,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于无法直接梯次利用的废旧电池,则进行拆解处理,提取其中的黑粉等有价值材料,进一步转化为3GWh的相关新能源产品。
广州安装集团中标广汽自主电池项目二期水蓄冷建设项目,这是其在新能源领域和水蓄冷技术项目上的首次突破。项目位于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公司负责水系统管网焊接、电力系统电缆敷设等建设任务,涵盖设备采买及高低压配电工程建设。建成后,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优化生产环境,降低运营成本,助力广汽集团战略布局,同时为公司积累新能源领域经验,提升未来高端项目竞争力。
3月12日,国产首艘110米旋转式打桩船“三航桩22”在浙江台州湾海域成功打下首根桩。它打破传统作业流程,利用全回转式起重机和伸缩式桩架、叉架,可在船舷两侧灵活取桩,精准定位打桩。该船配备国产首艘旋转式打桩起重机,桩架高110米,最大起重吨位1100吨,能满足大重量沉桩要求,配备厘米级卫星打桩定位系统,适用于多种海域作业。其首次采用桩架与“三级伸缩式”叉架结合理念,工作效率高。该项目填补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提升振华重工在海工装备领域的竞争力,为海上工程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