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陕西氢能双翼科技有限公司多元耦合氢能“制储输加用”一体化示范项目的“制储”部分正式通过备案,标志着陕西在氢能全产业链布局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该项目不仅是陕西氢能打造千亿级氢能全产业链的关键项目,更是推动区域低碳发展的示范工程。
项目总投资高达14.84亿元,计划于2025年8月正式开工。项目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拟建设一套兰炭尾气制氢装置,并配套15万吨/年氨储氢装置,预计年制氢储氢总量约3.38万吨;第二阶段拟建设1万吨/年有机废弃物气化制氢装置。项目全部建成后,占地面积将达到约300亩。
此前,在4月28日召开的项目推进会上,明确指出该项目是陕西氢能打造千亿级氢能全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榆林能化产业清洁低碳发展的背景下,该项目将充分利用灰氢、蓝氢、绿氢的聚集优势,规模化生产高纯度氢、绿氨及下游产品,为榆林地区降碳减碳提供强大动能,也为高碳城市低碳发展探索新思路。
与此同时,该公司在4月份备案通过的金联路加氢站项目也备受关注。该项目计划于5月份开工,建设规模为加气加氢充电综合站,占地面积约20亩。该加氢站的加氢能力为5000kg/d,LNG加气能力为20000Nm³/h,同时配备电车充换电桩、储能设施(低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放电)以及配套生产辅助设施和服务性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项目均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显示出陕西氢能双翼科技有限公司在区域内的战略布局。该公司成立于2024年,控股股东为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其实际控制人为陕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也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从产业深度来看,该项目不仅在技术层面实现了氢能“制储输加用”一体化的创新,还在商业模式上探索了高碳地区低碳转型的新路径。通过整合兰炭尾气制氢、有机废弃物气化制氢等多种制氢方式,项目不仅提高了氢能生产的效率和规模,还通过氨储氢技术解决了氢能储存和运输的难题。此外,金联路加氢站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氢能产业链的下游应用环节,推动氢能汽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普及。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陕西氢能双翼科技有限公司的这一系列项目,不仅为陕西乃至全国的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项目的逐步落地,其在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的示范效应将逐步显现,为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总之,陕西氢能双翼科技有限公司的多元耦合氢能“制储输加用”一体化示范项目和金联路加氢站项目的推进,不仅是陕西氢能产业布局的重要成果,更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陕西将为全国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新的标杆,推动我国在全球氢能领域占据更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