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现阶段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视觉传感电弧增材制造路径规划及成形控制。
秦红波,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八桂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八桂学者)。主要从事钎焊与扩散焊,电子封装微连接,封装工艺与可靠性相关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除理论研究以外,长期从事企业一线研发工作,获聘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封装技术专家和广州导远电子封装技术专家,主持华为、中国振华电子集团、BOSCHMAN、佰维存储、工信部电子五所等多个企事业单位项目,为国内外龙头企业提供了热应力和封装工艺方面的理想解决方案。
秦建,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博士,高级工程师,国际焊接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焊接学会委员,焊接标委会委员,长期从事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研发工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机械工业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授权发明专利36件、实用新型专利11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 10篇),《China Welding 》、《电焊机》编委;焊接杂志社青年编委,《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材料导报》、《电焊机》等期刊审稿专家,撰写专著7部,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团标7项。
乔媛媛,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芯片封装互连材料理论及技术研究。以第一作者在Acta Mater.、Mater. De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8篇,发表EI国际会议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多次在学术会议上作口头报告。曾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博士论文被评为“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学位论文”。
闫朝阳,副教授,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第十二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获得者。以金属增材制造形性调控为主要研究方向,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目前担任焊接杂志社、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分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电弧增材专委的青年委员;担任《Additive Manufacturing》等期刊特邀审稿人。
刘攀,博士研究生在读,本科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郑州机械研究所,专业方向为材料加工工程,研究方向主要为硬质合金材料与异种金属的钎焊连接,参与了多项省部级攻关项目,获2023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标题:杜浩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