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矿洞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2.压缩空气储能作为一种大规模清洁物理储能技术,是当前新型储能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如何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储能密度和发电效率,是影响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
3.因此,如何合理的设计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参数,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储能密度和发电效率,这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包括提供了一种矿洞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计方法,其能够合理的设计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参数,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储能密度和发电效率。
5.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6.本发明提供一种矿洞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包括:
7.s1:统计矿洞储气库的矿洞个数n,将矿洞按照从地表往下依次编号;
8.s2:确定矿洞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所在地电力系统的峰平谷时间段,确定矿洞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峰谷套利运行场景下的峰电时长t1、平电时长t2和谷电时长t3;
9.s3:分析测量第1号矿洞顶部地层围岩的最大承压能力p1以及相邻矿洞之间的地层围岩的承压能力,并筛选出最小承压dp;
10.s4:计算压缩注气过程中矿洞压力及温度变化,并进行压缩子系统参数设计;
11.s5:计算储气过程中矿洞压力及温度变化;
12.s6:计算透平释气过程中矿洞压力及温度变化,并进行透平子系统参数设计。
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矿洞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计方法的有益效果包括:
14.该设计方法的核心是基于梯次储气和梯次过程中矿洞的压力温度变化,确定压缩系统设计参数以及透平系统设计参数,不仅充分结合了矿洞的在储释气过程中的热力学特性,还可以很好的利用典型运行场景下电力系统的峰平谷电时间段,实现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计参数的合理性。这样能够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储能密度和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矿洞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17.图2为矿洞储气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压缩子系统
声明:
“矿洞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计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