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海上风机维护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装置包括塔筒连接底座(1)、转动门架(2)、提升绞车(3)与驱动组件(4),所述塔筒连接底座(1)上设置有塔筒连接组件(11),所述转动门架(2)包括横梁(21)、两个平行相对的转动腿(22)、第一滑轮(23)与第二滑轮(24),所述横梁(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转动腿(22)连接,每个所述转动腿(22)均包括共面的第一转动杆(221)、第二转动杆(222)与支撑杆(223),所述第一转动杆(221)的第一端与所述塔筒连接底座(1)铰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2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222)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动杆(222)的第二端与横梁(21)的一端固定,所述支撑杆(223)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杆(221)的中部,所述第一滑轮(23)滚动连接所述支撑杆(223)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滑轮(24)滚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杆(222)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滑轮(23)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滑轮(24)的轴线,所述第一滑轮(23)的轴线垂直于所述转动腿(22)所在平面,所述提升绞车(3)设置在所述塔筒连接底座(1)上,所述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依次绕过所述第一滑轮(23)与所述第二滑轮(24),所述驱动组件(4)均包括共面的第一伸缩缸(41)与第二伸缩缸(42),所述第一伸缩缸(41)的第一端与所述塔筒连接底座(1)铰接,所述第一伸缩缸(4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221)铰接,所述第二伸缩缸(42)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杆(223)铰接,所述第二伸缩缸(4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22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上风机维护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连接底座(1)包括相互平行且相反的第一表面(1a)与第二表面(1b),所述第一表面(1a),所述转动门架(2)与所述驱动组件(4)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1a)上,所述提升绞车(3)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1b)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海上风机维护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装置还包括支撑滑轮组(5),所述支撑滑轮组(5)包括滚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1a)上的第一支撑滑轮(51)与第二支撑滑轮(52),所述第一支撑滑轮(5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支撑滑轮(52)的轴线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滑轮(23)的轴线,所述第一支撑滑轮(51)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滑轮(52)的端面在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一支撑滑轮(51)与所述第二支撑滑轮(52)位于所述第一伸缩缸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滑轮(51)与所述第二支撑滑轮(52)用于供所述钢丝绳(31)绕过后,再依次绕过所述第一滑轮(23)与所述第二滑轮(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海上风机维护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滑轮组(5)还包括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滑轮(51)的轴线的第三支撑滑轮(53),所述第三支撑滑轮(53)滚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1a)的边缘上,所述第三支撑滑轮(53)用于供所述钢丝绳(31)绕过后,再依次绕过所述第一滑轮(23)与所述第二滑轮(24)。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海上风机维护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动腿(22)还包括第一加强杆(224),所述第一加强杆(22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221)固定,所述第一加强杆(224)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杆(223)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海上风机维护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缸(42)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杆(223)的中部铰接,每个所述转动腿(22)还包括第二加强杆(225),所述第二加强杆(22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221)的第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加强杆(225)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杆(223)的中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海上风机维护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提升绞车(3),一个所述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依次绕过一个所述转动腿(22)上的所述第一滑轮(23)与所述第二滑轮(24),另一个所述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依次绕过另一个所述转动腿(22)上的所述第一滑轮(23)与所述第二滑轮(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海上风机维护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装置还包括中间起升组件(6),所述中间起升组件(6)包括升降板(61)与吊钩(62),所述升降板(61)位于所述横梁(21)与所述两个转动腿(22)之间,所述吊钩(62)与所述升降板(61)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绕过一个所述转动腿(22)上的所述第二滑轮(24)的一端、另一个所述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绕过另一个所述转动腿(22)上的所述第二滑轮(24)的一端相连,且所述两个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均设置在所述升降板(6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海上风机维护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起升组件(6)还包括轴线相互平行的第一中间滑轮(63)、第二中间滑轮(64)、第三中间滑轮(65)、第一动滑轮(66)与第二动滑轮(67),所述第一中间滑轮(63)、所述第二中间滑轮(64)与所述第三中间滑轮(65)间隔设置在所述横梁(21)上,所述第一中间滑轮(63)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滑轮(23)的轴线,所述第一动滑轮(66)与所述第二动滑轮(67)间隔设置在所述升降板(61)上,一个所述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绕过一个所述转动腿(22)上的所述第二滑轮(24)后,依次绕过所述第一中间滑轮(63)、第一动滑轮(66)与所述第二中间滑轮(64),另一个所述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绕过另一个所述转动腿(22)上的所述第二滑轮(24)后,依次绕过所述第三中间滑轮(65)、第二动滑轮(67)与所述第二中间滑轮(64),且所述两个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的末端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海上风机维护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连接组件(11)包括环形筒(111)、多个压紧块(112)及与所述多个压紧块(112)一一对应的多个驱动件(113),所述环形筒(111)用于同轴套设在塔筒100上,所述环形筒(111)与所述塔筒连接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环形筒(111)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11a),所述多个压紧块(112)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多个安装孔(111a)内,所述多个驱动件(113)设置在所述环形筒(111)上,且所述多个驱动件(113)与所述多个压紧块(112)一一对应连接,每个所述驱动件(113)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压紧块(112)沿所述环形筒(111)的径向移动。
说明书: 用于海上风机维护的起重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公开涉及到了海洋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海上风机维护的起重装置。背景技术[0002] 海上风机也称为海上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的动力机械,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发电设备。海上风力发电机至少包括塔筒、机舱与叶片转子,塔筒顶部设置机舱,机舱内装有传动连接的发电机与齿轮箱,齿轮箱的输出轴与叶片相连。[0003] 海上发电机通常设置在海洋上,海上风力发电机中的叶片及齿轮箱等容易受到外界因素而出现故障,需要对海上风力发电机中的叶片及齿轮箱进行定期维护。对海上风力发电机中的叶片及齿轮箱进行维护时,常常需要调动风电安装船等大型船舶,并使用风电安装船等大型船舶上的起重机取下风力发电机中的叶片与齿轮箱,最后将维修或更换之后的叶片与齿轮箱通过起重机提升至塔筒顶部安装。但每次海上风力发电机进行维修或更换都需要使用一次风电安装船这种大型船舶,导致对海上风力发电机中的叶片及齿轮箱进行定期维护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0004]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上风机维护的起重装置,可以降低对海上风力发电机中的叶片及齿轮箱进行定期维护所需要的成本。所述技术方案如下:[0005]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上风机维护的起重装置,所述起重装置包括塔筒连接底座、转动门架、提升绞车与驱动组件,所述塔筒连接底座上设置有塔筒连接组件,[0006] 所述转动门架包括横梁、两个平行相对的转动腿、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转动腿连接,每个所述转动腿均包括共面的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与支撑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塔筒连接底座铰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第二端与横梁的一端固定,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中部,所述第一滑轮滚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滑轮滚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滑轮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滑轮的轴线,所述第一滑轮的轴线垂直于所述转动腿所在平面,[0007] 所述提升绞车设置在所述塔筒连接底座上,所述提升绞车的钢丝绳依次绕过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0008] 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共面的第一伸缩缸与第二伸缩缸,所述第一伸缩缸的第一端与所述塔筒连接底座铰接,所述第一伸缩缸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铰接,所述第二伸缩缸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二伸缩缸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铰接。[0009] 可选地,所述塔筒连接底座包括相互平行且相反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转动门架与所述驱动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提升绞车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0010] 可选地,所述起重装置还包括支撑滑轮组,所述支撑滑轮组包括滚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第一支撑滑轮与第二支撑滑轮,所述第一支撑滑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支撑滑轮的轴线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滑轮的轴线,所述第一支撑滑轮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滑轮的端面在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一支撑滑轮与所述第二支撑滑轮位于所述第一伸缩缸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滑轮与所述第二支撑滑轮用于供所述钢丝绳绕过后,再依次绕过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0011] 可选地,所述支撑滑轮组还包括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滑轮的轴线的第三支撑滑轮,所述第三支撑滑轮滚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上,所述第三支撑滑轮用于供所述钢丝绳绕过后,再依次绕过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0012] 可选地,每个所述转动腿还包括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固定,所述第一加强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0013] 可选地,所述第二伸缩缸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杆的中部铰接,每个所述转动腿还包括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加强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第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加强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杆的中部固定连接。[0014] 可选地,所述起重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提升绞车,一个所述提升绞车的钢丝绳依次绕过一个所述转动腿上的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另一个所述提升绞车的钢丝绳依次绕过另一个所述转动腿上的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0015] 可选地,所述起重装置还包括中间起升组件,所述中间起升组件包括升降板与吊钩,所述升降板位于所述横梁与所述两个转动腿之间,所述吊钩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提升绞车的钢丝绳绕过一个所述转动腿上的所述第二滑轮的一端、另一个所述提升绞车的钢丝绳绕过另一个所述转动腿上的所述第二滑轮的一端相连,且所述两个提升绞车的钢丝绳均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0016] 可选地,所述中间起升组件还包括轴线相互平行的第一中间滑轮、第二中间滑轮、第三中间滑轮、第一动滑轮与第二动滑轮。所述第一中间滑轮、所述第二中间滑轮与所述第三中间滑轮间隔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一中间滑轮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滑轮的轴线,所述第一动滑轮与所述第二动滑轮间隔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0017] 一个所述提升绞车的钢丝绳绕过一个所述转动腿上的所述第二滑轮后,依次绕过所述第一中间滑轮、第一动滑轮与所述第二中间滑轮,另一个所述提升绞车的钢丝绳绕过另一个所述转动腿上的所述第二滑轮后,依次绕过所述第三中间滑轮、第二动滑轮与所述第二中间滑轮,且所述两个提升绞车的钢丝绳的末端相连。[0018] 可选地,所述塔筒连接组件包括环形筒、多个压紧块及与所述多个压紧块一一对应的多个驱动件,所述环形筒用于同轴套设在塔筒上,所述环形筒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多个压紧块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多个安装孔内,所述多个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环形筒上,且所述多个驱动件与所述多个压紧块一一对应连接,每个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压紧块沿所述环形筒的径向移动。[0019]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0020] 起重装置包括塔筒连接底座、转动门架、提升绞车与驱动组件,塔筒连接底座上设置有塔筒连接组件。可以将起重装置通过塔筒连接底座上的塔筒连接组件连接在海上风力发电机的塔筒上。转动门架中,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动腿连接,每个转动腿均包括共面的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与支撑杆,第一转动杆的第一端与塔筒连接底座铰接,第一转动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动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转动杆的第二端与横梁的一端固定,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转动杆的中部。第一滑轮滚动连接支撑杆的第二端,第二滑轮滚动连接在第二转动杆的第二端,第一滑轮的轴线平行于第二滑轮的轴线,第一滑轮的轴线垂直于转动腿所在平面。设置在塔筒连接底座上的提升绞车的钢丝绳依次绕过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钢丝绳、第二转动杆及支撑杆之间可以构成几何三角,钢丝绳在提升叶片或齿轮箱时,可以保证门架上部的稳定。驱动组件均包括共面的第一伸缩缸与第二伸缩缸,且第一伸缩缸的第一端与塔筒连接底座铰接,第一伸缩缸的第二端与第一转动杆铰接,第二伸缩缸的第一端与支撑杆铰接,第二伸缩缸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动杆铰接。第一伸缩缸与第二伸缩杆可以对第一转动杆及第二转动杆实现支撑加强转动门架稳定性的同时,第一伸缩缸与第二伸缩杆进行伸缩,则可以分别控制第一转动杆相对塔筒连接底座、第一转动杆相对第一转动杆进行转动,位于第二转动杆第二端的第二滑轮上的钢丝绳也可以转动到不同的位置,调整转动门架整体的重心,以对处于机舱不同位置的齿轮箱与叶片的进行提升,而转动门架不会受力过大而损坏。整体结构简单,可以直接安装在塔筒上,同时可以实现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的机舱中处于不同位置的齿轮箱与叶片的提升,相对每次海上风力发电机进行维修或更换都需要使用一次风电安装船这种大型船舶,所需要的维护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22]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海上风机维护的起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3]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钢丝绳处于第一缠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24]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钢丝绳处于第二缠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25]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起重装置的正视图;[0026]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钢丝绳缠绕状态的简化示意图;[0027]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塔筒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0028]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起重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9]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0030]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海上风机维护的起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可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上风机维护的起重装置,该用于海上风机维护的起重装置包括塔筒连接底座1、转动门架2、提升绞车3与驱动组件4,塔筒连接底座1上设置有塔筒连接组件11。[0031] 转动门架2包括横梁21、两个平行相对的转动腿22、第一滑轮23与第二滑轮24。横梁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动腿22连接,每个转动腿22均包括共面的第一转动杆221、第二转动杆222与支撑杆223,第一转动杆221的第一端与塔筒连接底座1铰接,第一转动杆221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动杆222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转动杆222的第二端与横梁21的一端固定,支撑杆223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转动杆221的中部,第一滑轮23滚动连接支撑杆223的第二端,第二滑轮24滚动连接在第二转动杆222的第二端,第一滑轮23的轴线平行于第二滑轮24的轴线,第一滑轮23的轴线垂直于转动腿22所在平面。提升绞车3设置在塔筒连接底座1上,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依次绕过第一滑轮23与第二滑轮24。[0032] 驱动组件4均包括共面的第一伸缩缸41与第二伸缩缸42,第一伸缩缸41的第一端与塔筒连接底座1铰接,第一伸缩缸41的第二端与第一转动杆221铰接,第二伸缩缸42的第一端与支撑杆223铰接,第二伸缩缸42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动杆222铰接。[0033] 起重装置包括塔筒连接底座1、转动门架2、提升绞车3与驱动组件4,塔筒连接底座1上设置有塔筒连接组件11。可以将起重装置通过塔筒连接底座1上的塔筒连接组件11连接在海上风力发电机的塔筒100上。转动门架2中,横梁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动腿22连接,每个转动腿22均包括共面的第一转动杆221、第二转动杆222与支撑杆223,第一转动杆221的第一端与塔筒连接底座1铰接,第一转动杆221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动杆222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转动杆222的第二端与横梁21的一端固定,支撑杆223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转动杆221的中部。第一滑轮23滚动连接支撑杆223的第二端,第二滑轮24滚动连接在第二转动杆222的第二端,第一滑轮23的轴线平行于第二滑轮24的轴线,第一滑轮23的轴线垂直于转动腿22所在平面。设置在塔筒连接底座1上的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依次绕过第一滑轮23与第二滑轮24,钢丝绳31、第二转动杆222及支撑杆223之间可以构成几何三角,钢丝绳31在提升叶片300或齿轮箱400时,可以保证门架上部的稳定。驱动组件4均包括共面的第一伸缩缸41与第二伸缩缸42,且第一伸缩缸41的第一端与塔筒连接底座1铰接,第一伸缩缸41的第二端与第一转动杆221铰接,第二伸缩缸42的第一端与支撑杆223铰接,第二伸缩缸42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动杆222铰接。第一伸缩缸41与第二伸缩杆可以对第一转动杆221及第二转动杆222实现支撑加强转动门架2稳定性的同时,第一伸缩缸41与第二伸缩杆进行伸缩,则可以分别控制第一转动杆221相对塔筒连接底座1、第一转动杆221相对第一转动杆221进行转动,位于第二转动杆222第二端的第二滑轮24上的钢丝绳31也可以转动到不同的位置,调整转动门架2整体的重心,以对处于机舱200不同位置的齿轮箱400与叶片300的进行提升,而转动门架2不会受力过大而损坏。整体结构简单,可以直接安装在塔筒100上,同时可以实现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的机舱200中处于不同位置的齿轮箱400与叶片300的提升,相对每次海上风力发电机进行维修或更换都需要使用一次风电安装船这种大型船舶,所需要的维护成本较低。
[0034] 并且本公开中的起重装置在对叶片300与齿轮箱400进行起重时,只需要对转动门架2的转动幅度进行调整,就可以实现对处于机舱200不同位置的叶片300与齿轮箱400进行稳定提升。第一伸缩缸41、第二伸缩缸42会对转动腿22进行支撑,并且第一滑轮23与第二滑轮24上的钢丝绳31配合第二转动杆222及支撑杆223构成的几何三角,也可以使得转动门架2在提升叶片300及齿轮箱400的过程更平稳。相对传统方式中,使用风电安装船上的起重机进行提升时,需要控制起重机整体两次调整臂架位置,来对齿轮箱400和叶片300进行提升的方案,需要的维护成本也更低一点。[0035] 参考图1可知,塔筒连接底座1可包括相互平行且相反的第一表面1a与第二表面1b,第一表面1a,转动门架2与驱动组件4均设置在第一表面1a上,提升绞车3设置在第二表面1b上。
[0036] 将塔筒连接底座1设置为包括相互平行且相反的第一表面1a与第二表面1b,转动门架2与驱动组件4均设置在第一表面1a上,提升绞车3设置在第二表面1b上,可以减小起重装置整体所需的安装空间,也可以减少起重装置的制作成本,且也可以使得起重装置整体的重心较为集中,便于起重装置整体的安装。并且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在缠绕到转动门架2上时,钢丝绳31会与塔筒连接底座1的边缘相抵,塔筒连接底座1会承受部分来自钢丝绳31的作用力,分担部分转动门架2会承担的来自钢丝绳31的作用力,保证转动门架2的稳定工作。
[0037] 参考图1可知,起重装置还可包括支撑滑轮组5,支撑滑轮组5包括滚动设置在第一表面1a上的第一支撑滑轮51与第二支撑滑轮52,第一支撑滑轮51的轴线与第二支撑滑轮52的轴线均平行于第一滑轮23的轴线,第一支撑滑轮51的端面与第二支撑滑轮52的端面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一支撑滑轮51与第二支撑滑轮52位于第一伸缩缸的两侧,第一支撑滑轮51与第二支撑滑轮52用于用于供钢丝绳31绕过后,再依次绕过第一滑轮23与第二滑轮24。
[0038] 第一支撑滑轮51的端面与第二支撑滑轮52的端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支撑滑轮51与第二支撑滑轮52用于供钢丝绳31绕过后,再依次绕过第一滑轮23与第二滑轮24,第一支撑滑轮51与第二支撑滑轮52可以分担钢丝绳31上的作用力,减小钢丝绳31承重过大而断裂的风险。第一支撑滑轮51与第二支撑滑轮52位于第一伸缩缸的两侧,也可分担转动门架2承受的作用力,减小支撑转动门架2的第二伸缩缸42所需要承受的作用力,保证转动门架2及驱动组件4的稳定工作。[0039] 示例性地,塔筒连接底座1上还可设置有通孔。钢丝绳31可以从套筒连接底座上的通孔穿过,避免钢丝绳31与塔筒连接底座1之间产生相互摩擦。[0040] 可选地,支撑滑轮组5还可包括轴线平行于第一支撑滑轮51的轴线的第三支撑滑轮53,第三支撑滑轮53滚动设置在第一表面1a的边缘上,第三支撑滑轮53用于供钢丝绳31绕过后,再依次绕过第一滑轮23与第二滑轮24。[0041] 供钢丝绳31绕过设置在第一表面1a的边缘上的后第三支撑滑轮53,再依次绕过第一滑轮23与第二滑轮24,第三支撑滑轮53可以避免钢丝绳31与塔筒连接底座1之间相互摩擦,保证钢丝绳31的稳定使用。[0042] 示例性地,第三支撑滑轮53的端面也可与第一支撑滑轮51的端面及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支撑滑轮53与第二支撑滑轮52设置在第一支撑滑轮51的两侧。[0043] 第三支撑滑轮53采用这种设置时,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可具有第一缠绕状态与第二缠绕状态,钢丝绳31处于第一缠绕状态时,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依次绕过第一支撑滑轮51、第二支撑滑轮52、第一滑轮23与第二滑轮24,再提升齿轮或叶片300,钢丝绳31处于第二缠绕状态时,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依次绕过第三支撑滑轮53、第一滑轮23与第二滑轮24,再提升齿轮或叶片300。钢丝绳31处于第一缠绕状态时,第一伸缩缸41处于受压状态,钢丝绳31处于第一缠绕状态可以减小第一伸缩缸41所受到的压力载荷;钢丝绳31处于第二缠绕状态时,第一伸缩缸41处于受拉状态,钢丝绳31处于第二缠绕状态可以减小第一伸缩缸41所受到的拉力载荷。为便于理解,此处提供图2与图3。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钢丝绳处于第一缠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可知,转动门架2此时转动至第一伸缩缸41处于受压的状态,钢丝绳31处于第一缠绕状态,第一伸缩缸41受到的部分压力会被分担至第二支撑滑轮52上,钢丝绳31此时用于提升机舱200内的齿轮箱400。
[0044]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钢丝绳处于第二缠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可知,转动门架2此时转动至第一伸缩缸41处于受拉的状态,钢丝绳31处于第二缠绕状态,第一伸缩缸41受到的部分拉力会被分担至第三支撑滑轮53上,钢丝绳31此时用于提升机舱200上的叶片300。
[0045] 参考图1可知,每个转动腿22还可包括第一加强杆224,第一加强杆224的第一端与第一转动杆221固定,第一加强杆224的第二端与支撑杆223的第二端固定连接。[0046] 第一加强杆224可以对支撑杆223进行稳定支撑,减小支撑杆223受力过大而损坏的可能,第一加强杆224可以提高转动门架2的稳定性,保证转动门架2整体的稳定使用。[0047] 可选地,第二伸缩缸42的第二端与支撑杆223的中部铰接,每个转动腿22还包括第二加强杆225,第二加强杆225的第二端与第一转动杆221的第一端固定,第二加强杆225的第二端与支撑杆223的中部固定连接。[0048] 第二加强杆225可以对支撑杆223做进一步的支撑,并避免支撑杆223与第二伸缩缸42连接处受力过大而损坏或断裂。第二加强杆225与支撑杆223及第一转动杆221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几何结构,也可以加强转动门架2的稳定性,在尽可能缩小起重装置的体积及制作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转动门架2的使用稳定性。[0049]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起重装置的正视图,参考图4可知,起重装置可包括两个提升绞车3,一个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依次绕过一个转动腿22上的第一滑轮23与第二滑轮24,另一个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依次绕过另一个转动腿22上的第一滑轮23与第二滑轮24。
[0050] 两个提升绞车3可以分别设置在转动门架2的两侧,两个提升绞车3一同对叶片300或齿轮箱400进行提升,可以保证叶片300与齿轮箱400稳定提升的同时,提高叶片300与齿轮箱400的提升效率。[0051] 参考图4可知,起重装置还可包括中间起升组件6,中间起升组件6包括升降板61与吊钩62,升降板61位于横梁21与两个转动腿22之间,吊钩62与升降板61固定连接,一个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绕过一个转动腿22上的第二滑轮24的一端、另一个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绕过另一个转动腿22上的第二滑轮24的一端相连,且两个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均设置在升降板61上。[0052] 中间起升组件6包括升降板61与吊钩62,两个提升绞车3共同提升升降板61及升降板61上连接的吊钩62,可以便于齿轮箱400与叶片300的稳定提升。[0053] 参考图4可知,中间起升组件6还包括轴线相互平行的第一中间滑轮63、第二中间滑轮64、第三中间滑轮65、第一动滑轮66与第二动滑轮67。第一中间滑轮63、第二中间滑轮64与第三中间滑轮65间隔设置在横梁21上,第一中间滑轮63的轴线垂直于第一滑轮23的轴线,第一动滑轮66与第二动滑轮67间隔设置在升降板61上。一个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绕过一个转动腿22上的第二滑轮24后,依次绕过第一中间滑轮63、第一动滑轮66与第二中间滑轮64,另一个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绕过另一个转动腿22上的第二滑轮24后,依次绕过第三中间滑轮65、第二动滑轮67与第二中间滑轮64,且两个提升绞车3的钢丝绳31的末端相连。
[0054] 中间起升组件6采用以上设置,两个提升绞车3在工作时,升降板61上的第一动滑轮66与第二动滑轮67,与横梁21上的第一中间滑轮63、第二中间滑轮64、第三中间滑轮65之间会构成4倍率滑轮,提升绞车3牵引钢丝绳31提升叶片300或齿轮箱400时较为省力,可以减小提升绞车3的负担。[0055] 可选地,横梁21上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板,第一中间滑轮63、第二中间滑轮64与第三中间滑轮65均可设置在安装板上。便于第一中间滑轮63、第二中间滑轮64与第三中间滑轮65的安装与缠绕。
[0056] 示例性地,第一中间滑轮63、第三中间滑轮65、第一动滑轮66与第二动滑轮67可分布在第二中间滑轮64的四周。便于钢丝绳31的缠绕。[0057] 参考图4可知,转动门架2还可包括轴线相互平行的两个导向滑轮25,两个导向滑轮25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转动杆222上,第一导向滑轮25的轴线垂直于第二滑轮24的轴线,且每个导向滑轮25均设置在一个第二滑轮24与中间起升组件6之间。[0058] 导向滑轮25可为钢丝绳31进行导向,保证钢丝绳31可以在绕过第二滑轮24后,顺利进入中间起升组件6内,保证叶片300与齿轮箱400的稳定提升。[0059]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钢丝绳缠绕状态的简化示意图,参考图5可知,支撑杆223上的第一滑轮23可设置为多个,且多个第一滑轮23并排设置,第二转动杆222上的第二滑轮24也可设置为多个,且多个第二滑轮24并排设置。便于叶片300与齿轮箱400的提升。
[0060]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塔筒连接组件11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可知,塔筒连接组件11可包括环形筒111、多个压紧块112及与多个压紧块112一一对应的多个驱动件113,环形筒111用于同轴套设在塔筒100上,环形筒111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11a,多个压紧块112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安装孔111a内,多个驱动件113设置在环形筒111上,且多个驱动件113与多个压紧块112一一对应连接,每个驱动件113用于驱动对应的压紧块112沿环形筒111的径向移动。
[0061] 塔筒连接组件11采用以上结构,可以通过驱动件113驱动安装孔111a内的压紧块112,环形筒111的径向移动,以压紧塔筒100的外壁,将环形筒111固定在塔筒100上,塔筒连接底座1也随之固定在塔筒100上,塔筒连接底座1固定之后,转动门架2及提升绞车3即可进行工作。便于将起升装置与塔筒100进行固定。
[0062] 可选地,塔筒连接底座1可固定在环形筒111的一端,塔筒连接底座1的第一表面1a可平行环形筒111的端面。此时环形筒111也可对塔筒连接底座1进行支撑,保证起重装置的稳定使用。[0063] 驱动件113可为千斤顶或者伸缩缸等结构,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0064] 可选地,压紧块112的表面上可设置一层橡胶层。可以增加压紧块112与塔筒100的外壁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环形筒111出现异动。[0065] 示例性地,环形筒111可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半环形板1111。便于塔筒连接组件11的拆装。
[0066] 需要说明的是,塔筒连接底座1可连接在一个半环形板1111上。便于拆装。[0067]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起重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参考图7可知,在安装本公开中的起重装置时,可以先将环形筒111套在塔筒100底部上,压紧块112与塔筒100外壁之间无作用力。通过自升平台10在塔筒100顶部固定一过渡平台20,将过渡平台20上的升降绞车30的钢丝绳301与塔筒连接底座1固定连接,升降绞车30收绳,起重装置会在升降绞车30的作用下,向过渡平台20移动直至起重装置移动到塔筒100顶部。此时塔筒连接组件11中的驱动件113工作,使压紧块112压紧塔筒100外壁,固定起重装置与塔筒100,起重装置可进行工作。拆卸起重装置时将上述操作逆向进行。仅需要自升式平台10与过渡平台20就可以完成本公开中起重装置的安装与拆卸,并不需要风电安装船等大型船舶的参与工作,使用成本也较低。
[0068] 以上,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