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采矿技术

> 溢流型球磨机进料密封装置

溢流型球磨机进料密封装置

383   编辑:管理员   来源: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05-21 09:24:40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溢流型球磨机进料密封装置,设置在进料流管与进料衬套之间,所述进料衬套安装在球磨机进料口上,所述进料流管可在进料衬套内轴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外层压环、内层压环以及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套设在进料流管上,并与进料衬套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内层压环和支撑环的断面形状为阶梯形,所述内层压环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环上,所述内层压环与支撑环之间设置有套设在进料流管上的内密封圈,所述内密封圈与进料流管接触面为精加工面,所述外层压环通过螺钉固定在内层压环上,所述外层压环与内层压环之间填充有牛油盘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溢流型球磨机进料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压环和外层压环采用两半分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溢流型球磨机进料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密封圈采用聚氨酯材料。

说明书: 一种溢流型球磨机进料密封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溢流型球磨机进料密封装置。背景技术[0002] 球磨机进料流管大都贯穿设备内外,这样进料流管与进料衬套之间就会存在一个圆周间隙,如不采取密封措施,球磨机中的矿浆就会向外渗漏。现有技术中,球磨机进料口

密封方式为简单的密封垫密封形式,密封垫贴合流管密封表面,但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矿

浆冲击磨损严重,贴合表面容易磨损,导致密封失效,矿浆通过进料衬套和流管之间缝隙出

流出,导致现场卫生难以清理,待选矿浆流失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溢流型球磨机进料密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一种溢流型球磨机进料密封装置,设置在进料流管与进料衬套之间,所述进料衬套安装在球磨机进料口上,所述进料流管可在进料衬套内

轴向移动,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外层压环、内层压环以及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套设在进料流管

上,并与进料衬套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内层压环和支撑环的断面形状为阶梯形,所述内层压

环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环上,所述内层压环与支撑环之间设置有套设在进料流管上的内密

封圈,所述内密封圈与进料流管接触面为精加工面,所述外层压环通过螺钉固定在内层压

环上,所述外层压环与内层压环之间填充有牛油盘根。

[0005]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压环和外层压环采用两半分体结构。[0006] 进一步的,所述内密封圈采用聚氨酯材料。[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0008] 1、进料流管与进料衬套之间通过“聚氨酯板+双层盘根”的双层密封方式,可有效解决进料流管漏浆问题。

[0009] 2、外层压环、内层压环均为两半分体结构,通过螺钉进行紧固连接,不用整体拆卸即可在外部即对牛油盘根、内密封圈进行更换,安装拆除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图;[0012] 图中,1?进料流管、2?外层压环、3?牛油盘根、4?内层压环、5?内密封圈、6?支撑环、7?进料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4]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溢流型球磨机进料密封装置,设置在进料流管1与进料衬套7之间,进料衬套7安装在球磨机进料口上,所述进料流管1可在进料衬套7内轴向移动,所述

密封装置包括外层压环2、内层压环4以及支撑环6,支撑环6为环状结构,套设在进料流管1

上,并与进料衬套7通过螺钉连接,内层压环4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环6上,内层压环4与支撑

环6之间设置有套设在进料流管1上的内密封圈5,内密封圈5与进料流管1接触面为精加工

面,具体的内密封圈5采用聚氨酯材料;外层压环2通过螺钉固定在内层压环4上,外层压环2

与内层压环4之间填充有双层牛油盘根3。

[0015] 此外,内层压环4和支撑环6的断面形状为阶梯形;内层压环4和外层压环2均采用两半分体结构。

[0016] 使用时,先将进料流管1安装密封装置的接触面精加工处理,然后再将内密封圈5和支撑环6分别套设在进料流管1上,支撑环6通过螺钉连接在进料衬套7上,支撑环6与进料

流管1之间的间隙处压有内密封圈5,然后将内层压环4通过螺钉固定到支撑环6上,通过螺

钉紧固将内密封圈5压紧;接着在内层压环4对侧与进料流管1形成的空腔内填充牛油盘根

3,铺双层填充密实,再将外层压环2通过螺钉固定在内层压环4上,通过螺钉紧固作用压紧

牛油盘根3;至此安装完毕,整体效果如图1所示。



声明:
“溢流型球磨机进料密封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2024退役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