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采矿技术

> 下向分层进路式充填采矿的承载层受力分析方法

下向分层进路式充填采矿的承载层受力分析方法

774   编辑:管理员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  
2024-05-21 09:14:19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下向分层进路式充填采矿的承载层受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方法包括:S1、建立承载层力学模型,其中,所述承载层力学模型为弹性力学简支梁力学模型;S2、通过建立的力学模型,计算承载层的最大受力点处各应力分量,承载层的最大受力点处各应力分量表述为:其中,σx为承载层的最大受力点处应力在x轴方向的分量,σy为承载层的最大受力点处应力在y轴方向的分量,τxy为承载层的最大受力点处的剪应力分量,为应力函数,A、B、C为待定系数,F为假设系数,f2(x)为x的任意形式的函数;S3、通过最大受力点处各应力分量,计算承载层最大受力点处的上下表面最大弯矩应力;S4、计算承载层在自身容重作用时,载层最大受力点处的上下表面最大弯矩应力;以及,计算承载层在自身容重作用和承载层上表面承受均布荷载时,承载层最大受力点处的上下表面最大弯矩应力;其中,计算承载层在仅受自身容重的情况下的应力,取应力函数为:承载层在自身容重作用时,载层最大受力点处的上下表面最大弯矩应力表述为:其中,σx为承载层的最大受力点处应力在x轴方向的分量,h为承载层的厚度,l为承载层的最大受力点处到承载层两端的距离,p为承载层的自身容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承载层最大受力点处的上下表面最大弯矩应力表述为:其中,σx为承载层的最大受力点处应力在x轴方向的分量,h为承载层的厚度,l为承载层的最大受力点处到承载层两端的距离,q为承载层上表面承受的均布荷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承载层在自身容重作用和承载层上表面承受均布荷载时,承载层最大受力点处的上下表面最大弯矩应力表述为:其中,σx为承载层的最大受力点处应力在x轴方向的分量,h为承载层的厚度,l为承载层的最大受力点处到承载层两端的距离,p为承载层的自身容重,q为承载层上表面承受的均布荷载。 说明书: 一种下向分层进路式充填采矿的承载层受力分析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充填采矿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下向分层进路式充填采矿的承载层受力分析方法。背景技术[0002] 下向分层进路式充填采矿法是一种重要的充填采矿法,主要适用于矿岩岩体质量较差、矿山原岩应力较高等复杂开采环境,对于
登录解锁全文
声明:
“下向分层进路式充填采矿的承载层受力分析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2025第二届全国稀有金属特种材料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
手机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