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降噪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离心风叶(2)的内侧空腔(1),所述内侧空腔(1)的周侧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侧空腔(1)连通的降噪凹槽;
所述降噪凹槽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空腔(1)的位于所述离心风叶(2)前侧的侧壁上的前凹槽(3);和,所述降噪凹槽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空腔(1)的位于所述离心风叶(2)侧面的侧壁上的侧凹槽(4);
所述降噪蜗壳包括蜗舌(5),所述侧凹槽(4)设置在所述蜗舌(5)上;
所述侧凹槽(4)包括沿着从所述内侧空腔(1)的后侧壁向着所述内侧空腔(1)的前侧壁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6)、第二侧边(7)、第三侧边(8)、第四侧边(9)、第五侧边(10)和第六侧边(11),其中所述第一侧边(6)连接至所述内侧空腔(1)的侧壁,所述第六侧边(11)连接至所述内侧空腔(1)的前侧壁,所述第三侧边(8)、第四侧边(9)和第五侧边(10)形成开口朝向所述内侧空腔(1)的U型槽(12),所述第一侧边(6)和所述第二侧边(7)形成朝向所述内侧空腔(1)凸出的凸起;
所述第一侧边(6)与该第一侧边(6)所连接的所述内侧空腔(1)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α1=80°90°;所述第一侧边(6)和所述第二侧边(7)之间的夹角为α2=100°110°;所述第二~ ~侧边(7)和所述第三侧边(8)之间的夹角为α3=120°130°;所述第三侧边(8)和所述第四侧~边(9)之间的夹角α4=90°;所述第四侧边(9)和所述第五侧边(10)之间的夹角为α5=120°~
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5)朝向所述离心风叶(2)的侧面与所述离心风叶(2)的转动轴线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空腔(1)沿所述离心风叶(2)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H4,所述前凹槽(3)沿所述离心风叶(2)的轴向方向向着远离所述内侧空腔(1)的方向凹陷的深度为H3,其中H4/20≤H3≤3H4/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蜗壳,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离心风叶(2)的中心转轴且垂直于所述内侧空腔(1)的前壁面的平面内,所述前凹槽(3)关于所述离心风叶(2)的中心轴线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凹槽(3)沿着垂直于所述离心风叶(2)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开口宽度为L3,所述前凹槽(3)的沿着垂直于所述离心风叶(2)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底部宽度为L4,其中L4<L3,且所述前凹槽(3)从开口边缘到底部边缘之间为圆弧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凹槽(4)包括U型槽(12),所述U型槽(12)的宽度为H1,所述U型槽(12)的侧壁距离所述内侧空腔(1)的后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2,所述内侧空腔(1)沿所述离心风叶(2)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H4,其中H4/10≤H1≤
3H4/10;H4/2≤H2≤4H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蜗壳,其特征在于,各相邻侧边之间均为圆弧过渡连接。
8.一种后倾式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倾式离心风叶,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降噪蜗壳,所述离心风叶(2)设置在所述降噪蜗壳的内侧空腔(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倾式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降噪蜗壳包括蜗舌(5)时,所述离心风叶(2)与所述蜗舌(5)之间的最小间隙为10至15c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倾式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前凹槽(3)沿着垂直于所述离心风叶(2)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开口宽度为L3时,所述离心风叶(2)的直径为D,0.4D≤L3≤0.6D。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倾式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侧凹槽(4)包括U型槽(12)时,所述U型槽(12)的底壁与所述离心风叶(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U型槽(12)的开口顶点与所述离心风叶(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离心风叶(2)的直径为D,0.38D≤L1≤0.42D,0.36D≤L2≤0.40D。
12.一种空调器,包括后倾式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倾式离心风机为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倾式离心风机。
说明书: 降噪蜗壳、后倾式离心风机和空调器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噪蜗壳、后倾式离心风机和空调器。背景技术[0002] 现在市场对窗机的能效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提升风机效率,很多厂家开始尝试使用后倾式离心风叶;后倾式离心风叶效率高,但是同时噪音也高,因此导致用户使用时的体验降低。发明内容[0003]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降噪蜗壳、后倾式离心风机和空调器,能够降低后倾式离心风叶的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降噪蜗壳,包括用于安装离心风叶的内侧空腔,内侧空腔的周侧侧壁上设置有与内侧空腔连通的降噪凹槽。[0005] 优选地,降噪凹槽包括设置在内侧空腔的位于离心风叶前侧的侧壁上的前凹槽;和/或,降噪凹槽包括设置在内侧空腔的位于离心风叶侧面的侧壁上的侧凹槽。
[0006] 优选地,降噪蜗壳包括蜗舌,侧凹槽设置在蜗舌上。[0007] 优选地,蜗舌朝向离心风叶的侧面与离心风叶的转动轴线相平行。[0008] 优选地,内侧空腔沿离心风叶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H4,前凹槽沿离心风叶的轴向方向向着远离内侧空腔的方向凹陷的深度为H3,其中H4/20≤H3≤3H4/10。[0009] 优选地,在平行于离心风叶的中心转轴且垂直于内侧空腔的前壁面的平面内,前凹槽关于离心风叶的中心轴线对称。[0010] 优选地,前凹槽沿着垂直于离心风叶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开口宽度为L3,前凹槽的沿着垂直于离心风叶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底部宽度为L4,其中L4<L3,且前凹槽从开口边缘到底部边缘之间为圆弧过渡。[0011] 优选地,侧凹槽包括U型槽,U型槽的宽度为H1,U型槽的侧壁距离内侧空腔的后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2,内侧空腔沿离心风叶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H4,其中H4/10≤H1≤3H4/10;H4/2≤H2≤4H4/5。
[0012] 优选地,侧凹槽包括沿着从内侧空腔的后侧壁向着内侧空腔的前侧壁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第五侧边和第六侧边,其中第一侧边连接至内侧空腔的侧壁,第六侧边连接至内侧空腔的前侧壁,第三侧边、第四侧边和第五侧边形成开口朝向内侧空腔的U型槽,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形成朝向内侧空腔凸出的凸起。[0013] 优选地,第一侧边与该第一侧边所连接的内侧空腔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α1=80°~90°;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的夹角为α2=100°~110°;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之间的夹角为α3=120°~130°;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之间的夹角α4=90°;第四侧边和第五侧边之间的夹角为α5=120°~130°。
[0014] 优选地,各相邻侧边之间均为圆弧过渡连接。[001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后倾式离心风机,包括后倾式离心风叶,还包括上述的降噪蜗壳,离心风叶设置在降噪蜗壳的内侧空腔内。[0016] 优选地,当降噪蜗壳包括蜗舌时,离心风叶与蜗舌之间的最小间隙为10至15cm。[0017] 优选地,当前凹槽沿着垂直于离心风叶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开口宽度为L3时,离心风叶的直径为D,0.4D≤L3≤0.6D。[0018] 优选地,当侧凹槽包括U型槽时,U型槽的底壁与离心风叶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1,U型槽的开口顶点与离心风叶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2,离心风叶的直径为D,0.38D≤L1≤0.42D,0.36D≤L2≤0.40D。
[0019]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后倾式离心风机,该后倾式离心风机为上述的后倾式离心风机。[0020] 本发明提供的降噪蜗壳,包括用于安装离心风叶的内侧空腔,内侧空腔的周侧侧壁上设置有与内侧空腔连通的降噪凹槽。通过在安装离心风叶的内侧空腔的侧壁上开设降噪凹槽,可以通过降噪凹槽对蜗壳形状进行改造,使得蜗壳形状与后倾式离心风叶具有更好的匹配性,改善后倾式离心风叶在蜗壳内的空气流动特性,消除气动噪声激励源,降低后倾式离心风叶的噪音。附图说明[002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降噪蜗壳的剖视结构图;[002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降噪蜗壳的俯视结构图;[0023] 图3为图2的Q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0024] 附图标记表示为:[0025] 1、内侧空腔;2、离心风叶;3、前凹槽;4、侧凹槽;5、蜗舌;6、第一侧边;7、第二侧边;8、第三侧边;9、第四侧边;10、第五侧边;11、第六侧边;12、U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0026] 结合参见图1至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降噪蜗壳包括用于安装离心风叶2的内侧空腔1,内侧空腔1的周侧侧壁上设置有与内侧空腔1连通的降噪凹槽。[0027] 通过在安装离心风叶的内侧空腔1的侧壁上开设降噪凹槽,可以通过降噪凹槽对蜗壳形状进行改造,使得蜗壳形状与后倾式离心风叶具有更好的匹配性,改善后倾式离心风叶在蜗壳内的空气流动特性,消除气动噪声激励源,降低后倾式离心风叶的噪音。[0028] 优选地,降噪凹槽包括设置在内侧空腔的位于离心风叶2前侧的侧壁上的前凹槽3;和/或,降噪凹槽包括设置在内侧空腔的位于离心风叶2侧面的侧壁上的侧凹槽4。
[0029] 降噪蜗壳包括蜗舌5,侧凹槽4设置在蜗舌5上,从而对蜗舌5的形状进行改善,使得蜗舌5能够与离心风叶2形成更加良好的空气流动性能。[0030] 在本实施例中,降噪凹槽同时包括前凹槽3和侧凹槽4,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蜗舌结构,以及离心风叶2的空气流动特性,有效降低离心风机的工作噪音,改善噪音品质。[0031] 优选地,蜗舌5朝向离心风叶2的侧面与离心风叶2的转动轴线相平行,使得离心风叶2在与蜗舌5进行配合的过程中,气体流动稳定均衡,不易产生气体紊流,减小气体流动噪音。[0032] 内侧空腔1沿离心风叶2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H4,前凹槽3沿离心风叶2的轴向方向向着远离内侧空腔1的方向凹陷的深度为H3,其中H4/20≤H3≤3H4/10。优选地,H3=H4/10。[0033] 优选地,在平行于离心风叶2的中心转轴且垂直于内侧空腔1的前壁面的平面内,前凹槽3关于离心风叶2的中心轴线对称。[0034] 前凹槽3沿着垂直于离心风叶2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开口宽度为L3,前凹槽3的沿着垂直于离心风叶2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底部宽度为L4,其中L4<L3,且前凹槽3从开口边缘到底部边缘之间为圆弧过渡。[0035] 侧凹槽4包括U型槽12,U型槽12的宽度为H1,U型槽12的侧壁距离内侧空腔1的后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2,内侧空腔1沿离心风叶2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H4,其中H4/10≤H1≤3H4/10;H4/2≤H2≤4H4/5。优选地,H1=H4/5,H2=2H4/3。
[0036] 对于设置在蜗舌5上的侧凹槽4而言,侧凹槽4包括沿着从内侧空腔1的后侧壁向着内侧空腔1的前侧壁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6、第二侧边7、第三侧边8、第四侧边9、第五侧边10和第六侧边11,其中第一侧边6连接至内侧空腔1的侧壁,第六侧边11连接至内侧空腔1的前侧壁,第三侧边8、第四侧边9和第五侧边10形成开口朝向内侧空腔1的U型槽12,第一侧边6和第二侧边7形成朝向内侧空腔1凸出的凸起。[0037] 第一侧边6与该第一侧边6所连接的内侧空腔1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α1=80°~90°;第一侧边6和第二侧边7之间的夹角为α2=100°~110°;第二侧边7和第三侧边8之间的夹角为α3=120°~130°;第三侧边8和第四侧边9之间的夹角α4=90°;第四侧边9和第五侧边10之间的夹角为α5=120°~130°。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可以明显降低低频噪音峰值,避免出现风道啸叫声。
[0038] 优选地,各相邻侧边之间均为圆弧过渡连接。[0039]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后倾式离心风机包括后倾式离心风叶,还包括上述的降噪蜗壳,离心风叶2设置在降噪蜗壳的内侧空腔1内。[0040] 当降噪蜗壳包括蜗舌5时,离心风叶2与蜗舌5之间的最小间隙为10至15cm。[0041] 当前凹槽3沿着垂直于离心风叶2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开口宽度为L3时,离心风叶2的直径为D,0.4D≤L3≤0.6D。优选地,L3=0.5D。
[0042] 当侧凹槽4包括U型槽12时,U型槽12的底壁与离心风叶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1,U型槽12的开口顶点与离心风叶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2,离心风叶2的直径为D,0.38D≤L1≤0.42D,0.36D≤L2≤0.40D。优选地,L1=0.4D,L2=0.38D。通过设定降噪蜗壳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尺寸关系,可以进一步优化降噪蜗壳结构,进一步降低低频噪音峰值,避免出现风道啸叫声。
[0043] 当采用本发明的蜗壳结构之后,在蜗壳其他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本结构的蜗壳相对于原蜗壳,降低了噪音总值3.4分贝,对峰值直接降低了12.4分贝,这大大改善了噪音音质,使得开发的机型在使用小壳体开发,转速升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噪音体验以及舒适性逆势上扬,实现了空调器小型化和舒适化的良好结合,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004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空调器包括后倾式离心风机,该后倾式离心风机为上述的后倾式离心风机。[0045]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0046]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声明:
“降噪蜗壳、后倾式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