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污泥输送带

污泥输送带

411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宁波华清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2024-03-11 14:06:05
权利要求书: 1.污泥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本体(1)内部套接设置有两组摩擦盘(2),每组所述摩擦盘(2)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传动轴(3),所述传动轴(3)两端活动连接设置在支撑腿(5)内部,位于左侧支撑腿(5)表面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块(11),且滑块(11)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架(13),所述支架(13)末端活动设置有刮板(14),所述刮板(14)与支架(13)旋转中心插接设置有阻尼转轴(15),且刮板(14)为三角形,且刮板(14)上表面与输送带本体(1)底部贴合,且刮板(14)下表面对应设置有排料槽(17),且排料槽(17)与支撑腿(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轴(3)末端活动贯穿支撑腿(5),且传动轴(3)末端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外壳焊接设置在支撑腿(5)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内部竖直贯穿设置有限位杆(19),所述限位杆(19)表面滑动设置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下表面与凹槽(10)底部之间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12),且复位弹簧(12)套接在限位杆(19)外侧,且复位弹簧(12)为压缩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槽(17)外侧壁固定设置有排料电机(16),所述排料电机(16)输出轴贯穿排料槽(17)侧壁,且排料电机(16)输出轴末端固定设置有螺旋板(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5)表面活动设置有摆臂(7),所述摆臂(7)之间活动设置有碾压辊(8),所述碾压辊(8)表面固定设置有凸起,且凸起表面与输送带本体(1)下表面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5)与摆臂(7)旋转中心拧合设置有定位螺栓(9),所述定位螺栓(9)末端螺纹拧合设置有螺纹套(6),且螺纹套(6)两端固定在支撑腿(5)之间。

说明书: 污泥输送带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污泥输送带。背景技术[0002]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产物,污泥中包括微生物群体、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等几部分。每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后约产生污泥(含水率80%)5~10吨。污泥中含有病原体、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未经有效处理处置,极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威胁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

[0003] 污泥处理过程中需要将污泥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料仓、搅拌机、发酵池等等设施内,由于污泥具有一定的黏性,所以输送带上经常会附着一些残留的块状污泥,不仅影响输送带的输送量还会浪费输送带的驱动电能,而且残留的污泥还会加剧输送带的腐蚀,影响输送带的工作寿命。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0005] 污泥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本体,所述输送带本体内部套接设置有两组摩擦盘,每组所述摩擦盘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两端活动连接设置在支撑腿内部,位于左侧支撑腿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块,且滑块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末端活动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与支架旋转中心插接设置有阻尼转轴,且刮板为三角形,且刮板上表面与输送带本体底部贴合,且刮板下表面对应设置有排料槽,且排料槽与支撑腿固定连接。[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轴末端活动贯穿支撑腿,且传动轴末端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外壳焊接设置在支撑腿表面[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凹槽内部竖直贯穿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表面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下表面与凹槽底部之间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套接在限位杆外侧,且复位弹簧为压缩弹簧。[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排料槽外侧壁固定设置有排料电机,所述排料电机输出轴贯穿排料槽侧壁,且排料电机输出轴末端固定设置有螺旋板。[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腿表面活动设置有摆臂,所述摆臂之间活动设置有碾压辊,所述碾压辊表面固定设置有凸起,且凸起表面与输送带本体下表面贴合。[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腿与摆臂旋转中心拧合设置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末端螺纹拧合设置有螺纹套,且螺纹套两端固定在支撑腿之间。[001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2]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碾压辊,并且通过控制碾压辊的高度,从而改变碾压辊与输送带本体本身的接触面积,进而达到控制对不同硬度的污泥进行碾压的效果,并且在输送带本体末端固定设置刮板,通过刮板对表面残留的顽固污泥进行清理,从而减少了运送污泥过程中所发生的能量损耗。[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0014] 在附图中:[0015] 图1为污泥输送带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一);[0016] 图2为污泥输送带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二);[0017] 图3为污泥输送带的正视图。[0018] 图中:1、输送带本体;2、摩擦盘;3、传动轴;4、驱动电机;5、支撑腿;6、螺纹套;7、摆臂;8、碾压辊;9、定位螺栓;10、凹槽;11、滑块;12、复位弹簧;13、支架;14、刮板;15、阻尼转轴;16、排料电机;17、排料槽;18、螺旋板;19、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0019]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0020] 如图1至图3所示,污泥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本体1,输送带本体1内部套接设置有两组摩擦盘2,每组摩擦盘2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传动轴3,传动轴3两端活动连接设置在支撑腿5内部,位于左侧支撑腿5表面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块11,且滑块11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架13,支架13末端活动设置有刮板14,刮板14与支架13旋转中心插接设置有阻尼转轴15,且刮板14为三角形,且刮板14上表面与输送带本体1底部贴合,且刮板14下表面对应设置有排料槽17,且排料槽17与支撑腿5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碾压辊8,并且通过控制碾压辊8的高度,从而改变碾压辊8与输送带本体1本身的接触面积,进而达到控制对不同硬度的污泥进行碾压的效果,并且在输送带本体1末端固定设置刮板14,通过刮板14对表面残留的顽固污泥进行清理,从而减少了运送污泥过程中所发生的能量损耗。[0021]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个传动轴3末端活动贯穿支撑腿5,且传动轴3末端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外壳焊接设置在支撑腿5表面,凹槽10内部竖直贯穿设置有限位杆19,限位杆19表面滑动设置有滑块11,滑块11下表面与凹槽10底部之间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12,且复位弹簧12套接在限位杆19外侧,且复位弹簧12为压缩弹簧。排料槽17外侧壁固定设置有排料电机16,排料电机16输出轴贯穿排料槽17侧壁,且排料电机16输出轴末端固定设置有螺旋板18,碾碎完毕后,有一部分少量的污泥继续残留在输送带本体1表面,此时接着移动到刮板14表面,通过刮板14对表面残留的污泥进行刮除,且刮除的污泥掉落到排料槽17内部,此时启动排料电机16,通过螺旋板18的螺旋转动,从而污泥进行移出。[0022] 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的,支撑腿5表面活动设置有摆臂7,摆臂7之间活动设置有碾压辊8,碾压辊8表面固定设置有凸起,且凸起表面与输送带本体1下表面贴合。支撑腿5与摆臂7旋转中心拧合设置有定位螺栓9,定位螺栓9末端螺纹拧合设置有螺纹套6,且螺纹套6两端固定在支撑腿5之间,污泥表面具有一定的粘性,此时输送带本体1表面还残留一定的污泥,首先污泥跟随输送带本体1移动到碾压辊8,此时通过碾压辊8与输送带本体1的挤压,对大块的污泥和硬度较高的污泥进行碾碎处理。[0023] 本实施例的污泥输送带的实施原理如下:当需要使用该装置的时候,首先操作者打开驱动电机4,随着驱动电机4的运动,带动此时传动轴3开始旋转,且带动此时的摩擦盘2开始旋转,进而带动输送带本体1进行旋转(顺时针旋转),此时将污泥放置在输送带本体1表面,在输送带本体1末端进行倾倒,此时由于污泥表面具有一定的粘性,此时输送带本体1表面还残留一定的污泥,首先污泥跟随输送带本体1移动到碾压辊8,此时通过碾压辊8与输送带本体1的挤压,对大块的污泥和硬度较高的污泥进行碾碎处理,且碾碎完毕后,有一部分少量的污泥继续残留在输送带本体1表面,此时接着移动到刮板14表面,通过刮板14对表面残留的污泥进行刮除,且刮除的污泥掉落到排料槽17内部,此时启动排料电机16,通过螺旋板18的螺旋转动,从而污泥进行移出,且当污泥与输送带本体1之间附着力过大的时候,此时刮板14向下移动,带动滑块11向下移动,使得输送带本体1可以进行转动,而残留的污泥在下次遇到碾压辊8继续进行碾压,从而使得细小,从而方便下次对其进行刮除。



声明:
“污泥输送带”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