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便于更换导向板的旋挖钻机用车架,包括“H”形的车架本体(1),所述车架本体(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以及若干连接所述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的立板(4),若干所述立板(4)位于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的边沿处,所述车架本体(1)包括四个悬臂(5),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悬臂(5)的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相背离的一面分别设置有导向板(6),所述第一盖板(2)上面的导向板(6)和第一盖板(2)上,以及所述第二盖板(3)上面的导向板(6)和第二盖板(3)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连接孔(61)和插设于每个所述连接孔(61)内的连接件(7);
所述第一盖板(2)上面的导向板(6)上面的连接孔(61)与第一盖板(2)的连接孔(61)对应设置,且相通设置;
所述连接件(7)包括第一弧形块(711)、第二弧形块(712)和螺柱(72),所述第一弧形块(711)和第二弧形块(712)之间相互贴合设置形成固定环(71),所述螺柱(72)穿设于所述固定环(71)内,并且所述螺柱(72)与所述固定环(71)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导向板的旋挖钻机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71)内壁面开设有螺纹(73),所述固定环(71)的侧壁面开设有若干螺旋形的固定孔(74),所述固定孔(74)的螺旋线的方向与螺纹(73)的螺旋线方向重合设置;
所述固定孔(74)内放置有若干与固定孔(74)适配的固定条(75),每个所述固定条(75)靠近螺柱(72)的一面与螺柱(72)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导向板的旋挖钻机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61)的直径为固定环(71)外直径的1.01倍和1.05倍;
所述螺柱(72)的直径为螺纹(73)内直径的0.99倍至1.01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导向板的旋挖钻机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条(75)上均开设有腰型孔(76),若干所述腰型孔(76)相通设置,若干所述腰型孔(76)内部穿设有螺旋形的限位条(7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导向板的旋挖钻机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75)远离所述螺柱(72)的一面设置有橡胶层(7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导向板的旋挖钻机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71)的圆周外壁面设置有防滑纹(7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导向板的旋挖钻机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6)的周围边沿处均设置有弧面(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导向板的旋挖钻机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6)设置为“U”形,所述导向板(6)的“U”形开口朝向悬臂(5)的端部,所述导向板(6)位于其本身的开口处开设有去应力槽(63)。
说明书: 一种便于更换导向板的旋挖钻机用车架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导向板的旋挖钻机用车架。背景技术[0002] 旋挖钻机,又称打桩机。旋挖机是一种综合性的钻机,它可以用多种底层,具有成孔速度快,污染少,机动性强等特点。短螺旋钻头进行干挖作业,也可以用回转钻头在泥浆护壁的情况下进行湿挖作业。旋挖机可以配合冲锤钻碎坚硬地层后进行挖孔作业。如果配合扩大头钻具,可在孔底进行扩孔作业。[0003] 旋挖钻机的结构从功能上可划分为底盘和工作装置两大部分,底盘主要包括行走装置、底架和上车回转。旋挖钻机的行走装置包括“H”形车架、纵梁以及安装在纵梁上的四轮一带,其中,液压油缸的两头分别固定在车架的悬臂上以及纵梁的油缸座上,在行走车架的悬臂上和纵梁上一般焊接有导向板,从而通过液压油缸来实现悬臂和纵梁之间的展开和收缩。[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随着伸缩次数的增加,导向板会产生磨损,当导向板磨损以后,由于导向板焊接在车架和纵梁上,不便于导向板的更换。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导向板的旋挖钻机用车架,具有便于更换导向板的效果。[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0007] 一种便于更换导向板的旋挖钻机用车架,包括“H”形的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以及若干连接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立板,若干所述立板位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边沿处,所述车架本体包括四个悬臂,每个所述悬臂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相背离的一面分别设置有导向板,所述第一盖板上面的导向板和第一盖板上,以及所述第二盖板上面的导向板和第二盖板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连接孔和插设于每个所述连接孔内的连接件;[0008] 所述第一盖板上面的导向板上面的连接孔与第一盖板的连接孔对应设置,且相通设置;[0009]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弧形块、第二弧形块和螺柱,所述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之间相互贴合设置形成固定环,所述螺柱穿设于所述固定环内,并且所述螺柱与所述固定环螺纹连接;[0010] 所述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远离螺柱的一面与连接孔壁面抵紧设置。[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第一盖板上面的导向板的时候,将导向板上面的连接孔和第一盖板上面的连接孔相通设置,然后在两个相通设置的连接孔内插设通过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拼接而成的固定环,然后在固定环内部螺纹插设螺柱。螺柱与固定环之间连接的时候,由于固定环是通过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拼接而成的,因此螺柱能够对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施加推力,即可将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与连接孔之间可靠贴合。从而能够通过固定环将第一盖板和导向板之间可靠连接,连接第二盖板和导向板的时候,实用同样的方法即可。拆卸的时候,将螺柱和固定环脱离连接,即可将固定环从连接孔内取出,从而能够更换导向板。[0012]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环内壁面开设有螺纹,所述固定环的侧壁面开设有若干螺旋形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螺旋线的方向与螺纹的螺旋线方向重合设置;[0013] 所述固定孔内放置有若干与固定孔适配的固定条,每个所述固定条靠近螺柱的一面与螺柱相抵。[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孔内部设置有固定条,当螺柱逐渐螺旋进入固定环内部的时候,螺柱能够对固定条施加推力,将固定条朝靠近连接孔壁面的位置运动,并与连接孔的壁面相抵,从而能够通过固定条进一步将固定环和连接孔之间可靠连接,使第一盖板和导向板以及第二盖板与导向板之间固定的更加可靠。[0015]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孔的直径为固定环外直径的1.01倍和1.05倍;[0016] 所述螺柱的直径为螺纹内直径的0.99倍至1.01倍。[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连接孔、固定环和螺柱三者之间可靠固定,使若干导向板能够分别可靠固定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0018]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固定条上均开设有腰型孔,若干所述腰型孔相通设置,若干所述腰型孔内部穿设有螺旋形的限位条。[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的设置,能够便于将若干固定条之间可靠固定,使固定条不容易与固定孔脱离连接。腰型孔的设置,能够便于不同位置固定条的移动。[0020]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条远离所述螺柱的一面设置有橡胶层。[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增大固定条和连接孔壁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固定环和连接孔侧壁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另一方面,能够便于螺柱和固定环之间的连接。[0022]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环的圆周外壁面设置有防滑纹。[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的设置,能够便于将固定环可靠的固定在连接孔的内部。[0024]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向板的周围边沿处均设置有弧面。[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面的设置,能够便于纵梁与车架本体上面的导向板之间的安装。[0026]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向板设置为“U”形,所述导向板的“U”形开口朝向悬臂的端部,所述导向板位于其本身的开口处开设有去应力槽。[00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工作需求,悬臂和纵梁之间需要来回伸缩,并且当旋挖钻机需要转向的时候,悬臂和纵梁之间存在一定的扭矩,应力容易集中在各连接孔的位置,容易破坏连接孔,从而容易破坏连接孔和固定环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因此去应力槽的设置,能够减少连接孔上受到的应力,从而能够对连接孔进行保护。[002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0029] 1.通过第一弧形块、第二弧形块和螺柱的设置,能够起到导向板的更换的效果;[0030] 2.通过固定孔和固定条的设置,能够起到使第一盖板和导向板以及第二盖板与导向板之间固定的更加可靠的效果;[0031] 3.通过腰型孔和限位条的设置,能够起到便于若干固定条之间的连接的效果。附图说明[0032] 图1是便于更换导向板的旋挖钻机用车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33]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0034] 图3是图2中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0035] 图4是图2中C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0036] 图中,1、车架本体;2、第一盖板;3、第二盖板;4、立板;5、悬臂;6、导向板;61、连接孔;62、弧面;63、去应力槽;7、连接件;71、固定环;711、第一弧形块;712、第二弧形块;72、螺柱;73、螺纹;74、固定孔;75、固定条;76、腰型孔;77、限位条;78、橡胶层;79、防滑纹;8、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003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38] 实施例:[0039]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更换导向板的旋挖钻机用车架,包括“H”形的车架本体1,车架本体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均设置为“H”形,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投影重叠设置,在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的边沿处竖直设置有立板4。车架本体1包括四个悬臂5,车架本体1的悬臂5均通过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和位于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两侧的立板4围绕而成,在每个悬臂5的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相背离的一面均设置有导向板6,并且在导向板6的周围边沿处均设置有弧形62,以便于纵梁(图中未示出)沿着导向板6的长度方向在悬臂5上进行伸缩运动。导向板6设置为“U”形,将导向板6的“U”形开口朝向该导向板6所在的悬臂5的端部,导向板6位于其本身的开口处开设有去应力槽63。[0040] 参照图2,在第一盖板2上面的导向板6上和第一盖板2上,以及第二盖板3上面的导向板6上和第二盖板3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连接孔61,第一盖板2上面的导向板6上面的连接孔61和第一盖板2上面的连接孔61一一对应相通设置,第二盖板3上面的导向板6上面的连接孔61和第二盖板3上面的连接孔61一一对应相通设置。在每相通设置的两个连接孔61内部插设连接件7,以固定导向板6和第一盖板2,以及固定板和第二盖板3。连接件7包括固定环
71,连接孔61的直径为固定环71外直径的1.01倍和1.05倍,本实施例中,连接孔61的直径为固定环71外直径的1.01倍。固定环71的圆周外壁面设置有防滑纹79,以增大固定环71外壁和连接孔6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以便于将固定环71可靠的固定在连接孔61的内部。
[0041] 在固定环71内壁面开设有螺纹73,在固定环71内部穿设有螺柱72,在螺柱72的端部设置有便于旋转的开口,螺柱72与固定环71螺纹连接。将固定环71沿其轴向切开,形成第一弧形块711和第二弧形块712,第一弧形块711和第二弧形块712远离螺柱72的一面与连接孔61壁面抵紧设置。螺柱72螺纹穿设在固定环71内部的时候,对第一固定环71和第二固定环71朝连接孔61壁面的位置施加推力,从而容易使第一弧形块711和第二弧形块712之间的距离变大,为了能够使第一弧形块711、第二弧形块712和连接孔61的壁面可靠固定,螺柱72的直径为螺纹73内直径的0.99倍至1.01倍,本实施例中,螺柱72的直径为螺纹73内直径的0.99倍。
[0042] 参照图2和图4,在第一弧形块711和第二弧形块712的侧壁面开设若干螺旋形的固定孔74,固定孔74的螺旋线的方向与螺纹73的螺旋线方向重合设置,每个所述连接孔61的两端均形成有连接块8,连接块8为第一弧形块711和第二弧形块712的一部分,即通过连接块8使第一弧形块711能够完整的安装在连接孔61内。在每个固定孔74内放置有若干与固定孔74适配的固定条75,每个固定条75靠近螺柱72的一面与螺柱72相抵。每个固定条75上均开设有腰型孔76,若干腰型孔76相通设置,若干腰型孔76的中心点连接形成螺旋状,若干腰型孔76内部穿设有螺旋形的限位条77,通过限位条77将若干固定条75可靠固定。将若干固定条75安装在固定孔74内部的时候,通过限位条77连接后的若干固定条75整体放置在固定孔74内,若将固定条75一片一片的放置在固定孔74内,固定条75容易与固定孔74脱离连接。[0043] 当螺柱72逐渐螺旋进入固定环71内部的时候,螺柱72将逐渐与固定条75靠近螺柱72的一端抵接,由于螺柱72的逐渐旋入固定环71内,螺柱72将逐渐将固定条75朝连接孔61的侧壁的方向推送,通过固定条75与连接孔61的侧壁抵接以增大固定环71和连接孔61侧壁之间的摩擦,使固定环71和连接孔61的侧壁之间固定的更加可靠。固定条75远离螺柱72的一面设置有橡胶层78,使螺柱72、限位条77、橡胶层78和连接孔61内壁之间能够相互抵接。
[0044]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安装导向板6的时候,首先,将导向板6上面的连接孔61和第一盖板2上面的连接孔61一一对应相通。其次,将限位条77上套设若干固定条75,然后将若干固定条75整体插设在固定孔74内。再次,将插设了固定条75的第一弧形块711和第二弧形块712拼合而成的固定环71插设在连接孔61内。最后,通过螺丝刀插入螺柱72端部的缺口中,将螺柱72旋入固定环71内,使螺柱72能够陷入固定环71的内部,即可将固定环71可靠的固定在连接孔61内,导向板6将安装完成。[0045] 拆卸导向板6的时候,通过螺丝刀转动螺柱72上面的缺口,将螺柱72从固定环71内取出,然后将第一弧形块711和第二弧形块712从连接孔61内取出,即可将导向板6拆卸。[0046]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便于更换导向板的旋挖钻机用车架”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