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隧道开挖超前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注混凝土小导管(1)
在小导管内部灌注混凝土,将混凝土振动密实,混凝土终凝后得到注混凝土小导管(1),其中小导管由无缝钢管制得,小导管的管身无开孔、前端呈锥形;
S2、支撑架支护施工
在隧道内安装并固定支撑架;在支撑架的位置对隧道进行测量定位,确定小导管施工孔位,再在各个小导管施工孔位分别进行钻孔,钻孔方向与隧道方向的夹角为10~15°并指向掌子面(2);
S3、安装注混凝土小导管(1)
将注混凝土小导管(1)从各个钻孔位置打入或顶入,并将各根注混凝土小导管(1)分别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注混凝土小导管(1)埋入围岩的部分在隧道方向的投影相互搭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开挖超前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小导管内灌注的混凝土的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小导管内径的1/4,在灌注过程中将小导管竖立在振动设备上进行振动,将混凝土振动密实,待混凝土终凝后堆存备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隧道开挖超前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支撑架为钢拱架(3),钢拱架(3)包括中部的拱形段,以及拱形段两端的立柱段,钢拱架(3)在隧道内间隔安装并固定;或者,支撑架包括钢格栅和边墙架,钢格栅呈拱形,钢格栅的两侧分别连接边墙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开挖超前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钢拱架(3)上还焊接连接多个钻孔定位环,钻孔定位环的孔径大于注混凝土小导管(1)的直径;或者,钢格栅上预留多个钻孔定位孔,钻孔定位孔的孔径大于注混凝土小导管(1)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开挖超前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钢拱架(3)通过锁脚锚杆及纵向连接筋进行固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开挖超前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注混凝土小导管(1)通过锤击打入或钻机顶入,注混凝土小导管(1)的外露端与支撑架之间焊接连接。
说明书: 隧道开挖超前支护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地下水发育、存在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开挖施工的超前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0002] 在地下水发育、围岩较差地段开挖施工,为避免因围岩变形导致掌子面失稳、隧洞塌方,需采取
声明:
“隧道开挖超前支护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