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矿井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井斜巷行车安全防护系统及其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2.无轨胶轮车以其快捷、高效、灵活的特点,在近水平斜井或者平硐开采的矿井辅助运输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刹车失灵、脱档、司机操作不当等情况,导致车辆运输过程中特别是斜巷运输时“跑车”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因此,针对矿井实际地理位置、巷道分布、防护设施基础等设计整体布置防护设施,对于现代化煤矿无轨化运输的推广十分必要。
3.目前,虽然无轨胶轮车使用广泛,但国内对矿井无轨胶轮车在井下斜巷长坡段的失速防护设施整体布置方法研究较少,大部分矿井仅仅在巷道壁上安装轮胎作为简易缓冲装置,这种简易装置保护效果有限,在无轨胶轮车失控事故发生时,难以使车辆得到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简易防护且未有系统防护布置方法而导致的“跑车”事故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斜巷行车安全防护系统及其布置方法,解决了当无轨胶车在斜井运输途中发生速度失控时,通过与安装在巷道不同区域的防护设施碰撞耗能,从而使胶轮车速度减慢,直至停车,避免刚性阻车对车辆和乘车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最大程度地满足乘坐人员的安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井斜巷行车安全防护系统的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s1根据矿用无轨胶轮车车辆作业的限速规定,模拟无轨胶轮车失速状态得到无轨胶轮车的行进距离,按照所述行进距离将纳米吸能阻车器间隔布置在巷道直道段内;
7.s2在两个纳米吸能阻车器之间布置纳米吸能缓冲装置,所述纳米吸能缓冲装置靠近前一纳米吸能阻车器;
8.s3在巷道弯道段布置纳米吸能安全防护装置,得到矿井斜巷行车安全防护系统。
9.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限速规定依据煤炭行业标准mt/t 989
?
2006。
10.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纳米吸能缓冲装置与前一纳米吸能阻车器之间的距离为75
±
5m,所述纳米吸能阻车器距离弯道入口处距离不足75m时不布置纳米吸能缓冲装置。
11.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吸能阻车器固定设置在巷道的硐室内,所述硐室内布置有斜面支架,所述纳米吸能阻车器放置在斜面支架上。
12.进一步的,所述斜面支架为钢结构件,所述斜面支架的低的一边朝向巷道方向,当无轨胶车失速时纳米吸能阻车器
声明:
“矿井斜巷行车安全防护系统及其布置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