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机液压缓降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施工升降机在众多领域如建筑工地,在地下井道等发挥着巨大作用。施工升降机在故障时需要操作人员通过吊笼顶部的天门到达吊笼顶部,通过杠杆撬动电机尾部制动盘使电机制动盘松开,从而达到将吊笼释放至底部达到人员逃生的目的。
3.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①
操作人员需要攀爬到吊笼顶部,存在安全隐患;
②
操作人员需要先使1
?
2个电机的制动器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然后再对一个未打开的电机的制动器进行松闸,才能实现逃生的目的;若升降机采用单制动器,则可能存在无法制停的安全隐患;
③
整个过程需要多次手动松闸,单制动器对刹车片的磨损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机液压缓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操作人员攀爬到吊笼顶部进行操作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升降机液压缓降装置,包括
液压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液压机构安装于电机制动器尾部,所述液压机构用于使制动器的衔铁和刹车盘分离;所述控制机构用于驱动液压机构运动,所述控制机构设于吊笼内部,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储油箱和控制部,所述储油箱与液压机构连通,所述储油箱内储存有液压油;所述控制部用于将储油箱内的液压油运输至液压机构内。
6.进一步,所述控制部包括输送管、单向阀、控制泵和控制件,所述输送管将储油箱、液压机构和控制泵之间连通,所述单向阀用于使储油箱内的液压油向外单向导通;所述控制件用于带动所述控制泵运动。
7.进一步,所述控制泵采用手动泵,所述手动泵的第一活塞杆与所述控制件连接。
8.进一步,所述液压机构包括若干个液压缸,每个液压缸对应一个电机制动器;液压缸的第二活塞杆能够与电机制动器尾部相抵;所述液压缸固定在制动器衔铁的螺栓上。
9.进一步,所述控制件采用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侧与第一活塞杆铰接。
10.进一步,所述控制泵内设有用于防止第一活塞杆滑出控制泵的限位块。
11.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当制动器发生故障时,此时衔铁与刹车盘合闸,并且此时液压缸的第二活塞杆刚好与电机制动器的尾部相抵;操作人员在吊笼内直接通过驱动杆带动第一活塞杆运动,第一活塞杆运动使得输送管内的压强减小,单向阀打开,储油箱内的液压油会通过输送管流动至液压缸和控制泵内,由于液压缸的第二活塞杆与制动器尾部相抵,也即是液压缸的第二活塞杆与电机制动器尾部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并且制动器的后盖也是固定不动的,因此液压油流入到液压缸中,会推动液压缸运动。液压缸运动会带动衔铁运动,从而使得衔铁与制动器的刹车盘分离,从而使得制动器松闸。
12.若制动器未发生故障,也即是制动器可以正常启动和关闭,制动器衔铁会带动液压缸整体竖向往复移动,液压缸的第二活塞杆与液压缸不会发生相对移动,当衔铁与刹车盘合闸,液压缸的第二活塞杆刚好与电机制动器的尾部相抵,当衔铁与刹车盘分离时,液压缸的第二活塞杆与电机制动器的尾部分离。
13.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①
本技术方案通过调整控制泵的行程范围来控制液压缸的动作幅度,以保证衔铁与刹车盘的间隙,防止吊笼自由落体,从而达到在升降机故障时操作人员可直接在吊笼内部将吊笼在可控的速度下缓慢地安全降落至地面的目的。
②
通过控制液压缸与控制泵的缸径比,可以实现操作人员仅需要提供一个很小的力就可以实现松闸的目的。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机液压缓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机液压缓降装置中一种驱动杆的原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机液压缓降装置中另一种驱动杆的原理图;
17.图4为液压缸与制动器的连接立体图;
18.图5为图4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储油箱1、液压缸2、输送管3、单向阀4、控制泵5、第一活塞杆6、驱动杆7、第二活塞杆8、衔铁9、螺栓10、调整套11、后盖12、刹车盘13。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
?
5所示:一种升降机液压缓降装置,包括液压机构和控制机构,液压机构安装于电机制动器的尾部,液压机构用于使制动器的衔铁9和刹车盘13分离。控制机构用于驱动液压机构运动,控制机构设于吊笼内部,控制机构包括储油箱1和控制部,储油箱1与液压机构连通,储油箱1内储存有液压油;控制部用于将储油箱1内的液压油运输至液压机构内。
23.控制部包括输送管3、单向阀4、控制5泵和控制件,输送管3将储油箱1、液压机构和控制泵5之间连通,单向阀4用于使储油箱1内的液压油向外单向导通;控制件用于带动控制泵5运动;本实施例中,控制泵5采用手动泵,控制泵5的第一活塞杆6与控制件连接,本实施例中,控制件采用驱动杆7,控制泵5的第一活塞杆6与驱动杆7铰接,控制泵5内设有用于防止第一活塞杆6滑出控制泵5的限位块。
24.液压机构包括若干个液压缸2(本实施例中采用油缸),液压缸2与电机制动器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电机制动器的数量以2个为例;液压缸2的第二活塞杆8能够与电机制动器尾部的调整套11相抵,液压缸2固定在制动器衔铁9的螺栓10上。可以通过计算控制泵5与液压缸2的缸径比,来保证液压缸2的行程和操作时所需提供的力,例如两个液压缸2与控制泵
5的缸径比为63:63:50。
25.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26.当制动器发生故障时,此时衔铁9与刹车盘13合闸,并且此时液压缸2的第二活塞8杆刚好与电机制动器尾部的调整套11相抵;操作人员在吊笼内直接通过驱动杆7带动第一活塞杆6运动,第一活塞杆6运动使得输送管3内的压强减小,单向阀4打开,储油箱1内的液压油会通过输送管3流动至液压缸2和控制泵5内,由于液压缸2的第二活塞杆8与制动器尾部的调整套11相抵,也即是液压缸2的第二活塞杆8与调整套11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并且制动器的后盖12也是固定不动的,因此液压油流入到液压缸2中,会推动液压缸2运动。液压缸2运动会带动衔铁9运动,从而使得衔铁9与制动器的刹车盘13分离,从而使得制动器松闸。
27.若制动器未发生故障,也即是制动器可以正常启动和关闭,制动器衔铁9会带动液压缸2整体竖向往复移动,液压缸2的第二活塞杆8与液压缸2不会发生相对移动。当衔铁9与刹车盘13合闸,液压缸2的第二活塞杆8刚好与电机制动器尾部的调整套11相抵;当衔铁9与刹车盘13分离时,液压缸2的第二活塞杆8与电机制动器尾部的调整套11分离,整个过程液压缸2内的液压油不会发生转移。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技术特征:
1.一种升降机液压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液压机构安装于电机制动器尾部,所述液压机构用于使制动器的衔铁和刹车盘分离;所述控制机构用于驱动液压机构运动,所述控制机构设于吊笼内部,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储油箱和控制部,所述储油箱与液压机构连通,所述储油箱内储存有液压油;所述控制部用于将储油箱内的液压油运输至液压机构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机液压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输送管、单向阀、控制泵和控制件,所述输送管将储油箱、液压机构和控制泵之间连通,所述单向阀用于使储油箱内的液压油向外单向导通;所述控制件用于带动所述控制泵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机液压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泵采用手动泵,所述手动泵的第一活塞杆与所述控制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机液压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机构包括若干个液压缸,每个液压缸对应一个电机制动器;所述液压缸的第二活塞杆能够与电机制动器尾部相抵;所述液压缸固定在制动器衔铁的螺栓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升降机液压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采用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侧与第一活塞杆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升降机液压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泵内设有用于防止第一活塞杆滑出控制泵的限位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升降机液压缓降装置,包括液压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液压机构安装于电机制动器尾部,所述液压机构用于使制动器的衔铁和刹车盘分离;所述控制机构用于驱动液压机构运动,所述控制机构设于吊笼内部,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储油箱和控制部,所述储油箱与液压机构连通,所述储油箱内储存有液压油;所述控制部用于将储油箱内的液压油运输至液压机构内。上述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操作人员攀爬到吊笼顶部进行操作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部进行操作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部进行操作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池刚 刘昌磊 滕兴忠 袁肆淩 袁先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红岩建设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9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声明:
“升降机液压缓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