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激光制备方法和装置,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浸树脂槽中的热塑性树脂并使其熔融,采用激光均匀辐照加热与辊压力递增的多个辊压轮组辊压相结合来把多余的树脂从预浸料中辊压出去。该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激光制备装置包括展丝模块(1)、加热模块(2)、浸树脂槽(3)、牵引收卷模块(9)和由激光器A(4)、液压模块(5)、压辊(6)、激光器B(7)与传送辊(8)组成的m(m≥3)组辊压轮组。该装置制备的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含胶量均匀性及稳定性好,还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生产能耗。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薄壁化注塑件的低密度高性能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可用于薄壁化注塑件的低密度高性能聚丙烯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由下列组分组成:68~82%共聚聚丙烯、6~20%均聚聚丙烯、10%无机矿物组合填料、1~5%弹性体、0.1~0.5%偶联剂、0.1‑0.3%抗氧剂,所述无机矿物组合填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由18~65%球状玻璃微珠、15~35%针状硅灰石、8~28%纤维状海泡石、12~36%片状膨润土组成。本发明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的薄壁化产品具备具有高流动性、高模量、高韧性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将金属、塑料分类回收的环保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环保型复合材料,依次包括:第一基体层、胶粘层、第二基体层、胶粘层、第三基体层、胶粘层、第四基体层;所述第一基体层、第二基体层、第三基体层、第四基体层独自地选自塑料或金属;所述塑料为聚酯、聚烯烃、尼龙;所述胶粘层由改性聚乙醇酸形成。本发明是以可降解的改性聚乙醇酸作为胶粘层以连接不同基体层而形成的复合材料,在适当和可表明期限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胶粘层在水分和微生物作用下逐渐分解为低分子化合物,最终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从使基体层失去连接,金属、塑料完全分离,达到分类回收的效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金色颜料母粒的制备方法、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偶联剂、石墨烯和PLA对片状铜粉进行防氧化处理,所得金色颜料母粒可应用于包括免喷涂聚丙烯在内的多种复合材料中,呈现金色完美外观。将所述金色颜料母粒与碳化钽、空心玻璃微珠及等组分加入聚丙烯基体,得到具有持久金色光泽、低VOC、免喷涂、耐刮擦、耐老化、力学性能好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并减轻注塑成型时留痕和熔接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波屏蔽复合材料,由通孔材料和金属薄片复合而成,通孔材料由一种或者多种的纤维材料或者发泡棉组成,金属薄片厚度小于5毫米。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吸波屏蔽复合材料,通过隔音、削波作用和对电磁波的屏蔽作用,对超声波或者噪音的吸收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超声波噪声可以降至54分贝,对电磁波的屏蔽效率也可以达到85%以上。本发明还公开了吸波屏蔽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吸收超声波的复合材料,由通孔材料和外形不规则的无机共振物复合而成,通孔材料由一种或者多种的纤维材料或者发泡棉组成,无机共振物由至少一种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组成,无机共振物为粒径小于5毫米的颗粒状或者片状,或者为直径小于5毫米的柱状或者丝状,无机共振物的总体积为通孔材料总体积的5%‑40%。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用于吸收超声波的复合材料,通过隔音、削波作用和对电磁波的屏蔽作用,对超声波或者噪音的吸收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对电磁波的屏蔽效率也可以达到85%以上。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吸收超声波的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中草药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基体树脂50%~90%、中药粉末10%~50%、改性助剂5%~20%和加工助剂0.1%~2%,利用传统中草药固有的抗菌抗病毒等特效,结合聚丙烯复合材料,通过挤出或者密炼等不同的工艺手段在不损害或者较小损害中草药固有特性的前提下制备出具有抗菌抗病毒等功效的药用塑料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吊扇扇叶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45-80%;碳酸钙5-30%;发泡剂0.5-4%;环保稳定剂1-8%;ACR加工助剂1-6%;PVC发泡调解剂3.5-12%;钛白粉1-10%;OPE蜡0.5-4%。该制备方法:将各组分按配比加入搅拌机中进行高速搅拌,并升温至100-150℃;低速搅拌均匀,并降至室温;将上述中经混合的物料加入挤出机中挤出塑化,模具冷却定型,牵引出料,即可。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综合现有各种扇叶材料优点,提供一种配方合理,成本相对较低,用于吊扇扇叶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质纳米微区增韧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增韧PET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80~93%,多孔性纳米无机粉体1~5%,液态低聚物5~10%,极性接枝物1~5%,抗氧剂适量。本发明将PET经冷却后磨成粉状,利用液态低聚物浸渍纳米无机粉体,使纳米无机粉体充分被液态低聚物浸渍吸收,形成软质又具备弹性的球型纳米结构,并选用极性接枝物改善纳米无机粉体表面的润湿特性,使其能够均匀分散在PET基体中,软质的纳米微区在PET中发挥增韧的作用。添加本发明的增韧复合材料生产的PET片材具有优良的冲击性能,且保持了良好的光学性能。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树脂增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包括纤维素纤维、纳米纤维素微晶和碳纤维,包括以下制作步骤:步骤一:制作纤维素纤维:首先选用木材纸浆纤维为原料,在分散状态下自然晾干,然后将自然晾干的木材纸浆纤维粉碎,然后进行筛选,然后在反应容器中加人筛选后的木材纸浆纤维和pH4.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然后添加纤维素酶到反应器中,酶处理后的木材纸浆纤维自然晾干后采用高压纳米均质器或超声波细胞破碎仪机械加工的方式将其制造成纤维素微纳米材料,本发明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生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显著提升树脂材料的抗拉伸强度、柔韧性、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的注塑结构,包括有塑化料筒,所述塑化料筒的端部设置有喷嘴,所述塑化料筒内设有可旋转的螺杆本体,所述螺杆本体的端部设置有螺杆头;所述螺杆本体的长径比L/D的比值范围为18~23,所述螺杆本体的压缩比的比值范围为1.5~1.95。本发明的螺杆本体的长径比L/D的比值范围为18~23,螺杆本体的压缩比的比值范围为1.5~1.95,这种设计能在螺杆旋转时对材料的剪切热进行有效控制,保证长纤维部分不被过分剪切,满足高填充天然纤维生物复合材料注塑生产所需的苛刻要求,成品质量高,注塑效率高,从而实现并突破高填充天然纤维生物复合材料注塑生产工艺瓶颈和解决安全生产难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复合材料跟焦器支架及其生产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跟焦器支架,包括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本体包括有一安放电机的圆盖(1),在圆盖(1)的侧面连接有一中空的支撑柄(2);所述圆盖(1)由瓣状的碳纤维预浸布和长条状的碳纤维预浸布在硅胶内胆的基础上紧密的包裹成型,所述支撑柄(2)由方形的碳纤维预浸布在硅胶内胆的基础上对称的包裹成型;本方案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跟焦器支架的功能结构丰富,其结构紧密程度高,强度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铜银的少层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石墨粉、无水乙醇、环己烷、无水硫酸铜、吐温80、司盘80、PVP和去离子水为原料,通过涡旋混匀制得均一稳定的石墨油包水乳液;S2:将步骤S1制得的石墨油包水乳液低温冷冻2h,再超声2h;S3:在步骤S2处理后的石墨油包水乳液中加入硼氢化钠,然后低温冷冻2h,再超声2h;S4:在步骤S3处理后的石墨油包水乳液中加入含硝酸银的2%PVP水溶液,然后低温冷冻2h,再超声2h,即得少层石墨烯基复合材料CuxO/Ag@FLG。该制备方法合成过程简单且产率高。采用该少层石墨烯基复合材料CuxO/Ag@FLG制成的过氧化氢传感器传感性能优异。
本发明采用挤压铸造方法制备出梯度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从而达到简化工艺和降低成本的目的。由于陶瓷颗粒在金属颗粒中分布均匀,能有效提高该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抵御冲击载荷作用的能力。同时由于陶瓷是很好的隔热材料,金属又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因此由这两种材料组合制备出的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具备良好的导热性和较低的热膨胀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用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组合为:液体聚硅氧烷、滑石粉、云母粉、石膏粉、氧化铝、气相二氧化硅、环氧基硅烷、钛酸二异丙酯、润湿消泡助剂。本发明可在常温下固化,亦可经100℃-150℃烘烤固化,该复合材料无机物含量高达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在模具制备和固化过程中无任何有机溶剂挥发,整个生产过程均可在常温下完成,即节能有环保由该新型复合材料制备的模具经固化后,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能,可在200℃以上长期使用,没有热蠕变现象,且表面光滑,热密度高,耐刮伤,耐摩擦,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O2/生物质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柚子皮放入ZnCl2中浸泡,煅烧,再经水洗、酸洗、水洗得到生物质活性炭;将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混匀,调节pH至2.5‑3.5得到A液;将无水乙醇放入锥形瓶中,加入活性炭和冰醋酸后,于磁力搅拌器上,加入钛酸四正丁酯,搅匀得B液;将A液加入B液中,搅拌3‑4h,静置后得到凝胶,放置老化,干燥,研磨,N2气氛中升温至185‑195℃恒温1.5‑2.5h,再升温至450‑470℃保温煅烧3‑4h,冷却,研磨,即得。该方法制备了具有吸附和光催化降解双重性能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对中性红、亚甲基蓝染料以及甲醛具有很好的吸附降解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汽车车窗洗涤管的PP/PA复合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由聚丙烯:60~90%;聚酰胺:5~15%;稳定剂:1~10%;润滑剂2~5%;增韧剂2~10%组成。其中,所述稳定剂为受阻酚类和/或亚磷酸酯类物质;所述润滑剂为Srwax?OP蜡和/或聚酰胺蜡;所述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烯烃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由该PP/PA复合材料通过吹塑成型工艺加工得到的汽车车窗洗涤管,其中部为波纹管,波纹管的两端为光滑管。通过本发明的PP/PA复合材料加工得到的汽车车窗洗涤管,具有优良的耐温性、耐老化性以及抗氧化性,而且,其中部的波纹管设计在弯折后不会堵塞,而两端的光滑管设计又有助于与其它接头的装配。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透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技术有机地将高分子导湿聚合物与石墨烯基复合材料通过极性基官能团形成氢键、离子键、共价键等有效化学键链接,从而在导湿聚合物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强化亲水‑疏水基团的透水通道,同时显著提高透水膜在透水过程中的机械强度、耐摩擦强度及耐酸碱性能、抗菌防污染能力、导热和耐热等特性,是一种长寿命、工作期间无需更换、具有自清洁能力的多功能复合材料透水膜。此复合膜材料可应用于全热交换器、湿度调节器、污水处理及其它适于透水或过滤水的场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发泡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浓度计,包含以下组分:聚丙烯45%~60%;热稳定剂0%~1%;增韧改性剂4.5%~7.5%;发泡母粒1.0%~1.8%;填料30%~45%;抗氧剂0.1%~0.5%。本发明还公开了微发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微发泡复合材料具有韧性好、抗冲击能力强、耐热变形温度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罩杯用织物复合材料,包括外表层和内表层,所述外表层和所述内表层间设有弹性的定型层。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罩杯,由所述罩杯用织物复合材料制成。本申请在罩杯用织物复合材料中设有定型层,提高材料的抗拉伸能力,具有良好的抗水洗变形性能;尤其适合运动型罩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的注塑装置,包括有塑化料筒,所述塑化料筒的端部设置有喷嘴,所述塑化料筒内设有可旋转的螺杆本体,所述螺杆本体的端部设置有螺杆头;所述螺杆本体的长径比L/D的比值范围为18~23,所述螺杆本体的压缩比的比值范围为1.5~1.95。本实用新型的螺杆本体的长径比L/D的比值范围为18~23,螺杆本体的压缩比的比值范围为1.5~1.95,这种设计能在螺杆旋转时对材料的剪切热进行有效控制,保证长纤维部分不被过分剪切,满足高填充天然纤维生物复合材料注塑生产所需的苛刻要求,成品质量高,注塑效率高,从而实现并突破高填充天然纤维生物复合材料注塑生产工艺瓶颈和解决安全生产难题。
本发明制备的牡蛎壳粉生物质复合材料具备很好的工业加工性能,硬度和延展性能等性能适中,可以制作很多不同的工业产品,例如各种现代家具、家居装饰摆件以及文具类等,替代一些塑料、木材、水泥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牡蛎壳粉生物质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牡蛎壳粉在复合材料中比例至少为50%甚至高于50%,若大规模的推广使用,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牡蛎壳的泛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维水泥基土工复合材料防水垫,属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领域,阻燃针刺无纺土工布下侧铺设有编织土工布,编织土工布下侧铺设有三维网格布,三维网格布下侧铺设有针刺无纺土工布,针刺无纺土工布下侧铺设有HDPE防渗土工膜,三维网格布中填满了水泥混凝土粉末。该三维水泥基土工复合材料防水垫创造性的将传统水泥混凝土建筑材料和土工合成材料复合而成,形成可以快速成型的加筋三维水泥基土工复合材料防水垫,并且成本低廉,性能优异,防水,防火,抗压,耐冻,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气敏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金纳米颗粒修饰的钼酸镍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括球状钼酸镍和金纳米颗粒,金纳米颗粒固定分布于球状钼酸镍表面。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钼酸镍纳米球;S2,制备金纳米颗粒修饰的钼酸镍纳米复合材料。步骤S1包括称取Ni(NO3)2·6H2O和Na2MoO4·2H2O溶于去离子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同时加入尿素和NH4F,持续搅拌直到形成均匀混合液,然后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产物经过离心、洗涤、真空干燥,最后在空气中煅烧得到NiMoO4纳米球;步骤S2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HAuCl4在钼酸镍纳米球表面直接生成金纳米颗粒,使用PVP作为缓冲剂。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电叶片大梁铺非金属复合材料的裁刀装置,裁刀组件通过滑块连接板与滑块固接,滑块位于滑轨上,电机驱动使裁刀组件在横向幅面间往复运动,同时裁刀组件由气缸带动向非金属复合材料的裁剪面移动,裁刀组件的刀片裁剪被切割物。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对风电叶片大梁铺设的非金属复合材料进行自动裁剪,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人力成本。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含尼龙66、碳纤维、热稳定剂、光稳定剂、纳米粘土,其中碳纤维的含量为13%~40%。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好,摩擦系数和磨损率低。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原料备用,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下述组分,尼龙66为58~85%,碳纤维为13%~40%,光稳定剂为0.2%,热稳定剂为0.2%,纳米粘土为0~4%;2)将上述原料连续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混合挤出;3)将步骤2)获得的物质经过拉条、冷却、干燥、切粒处理。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PPA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改性PPA复合材料包括PPA树脂、增强改性剂、抗氧剂、润滑剂、成核剂、高流动改性剂、高浓黑色母,具有高流动性、高强度、低热膨胀系数的优点;其制备方法包括预处理、混合、熔融造粒的步骤,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此外,该改性PPA复合材料能在制备LED灯珠支架中应用,促进LED灯珠朝向小型化发展。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炭黑80~100份、沥青基碳纤维粉末30~50份、石墨烯粉末20~40份、金属粉末15~25份、氧化剂3~5份、固化剂5~10份,本发明制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光滑、综合机械性能高、抗拉强度高,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能够强度高且质量轻,能够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装配使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机械性能的软瓷复合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属于软瓷材料领域,按质量份计,包括无机填料87‑108份,聚丙烯纤维0.1‑0.5份,苯丙聚合物4‑5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0.1‑0.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0.5份,增韧剂0.5‑3份,交联剂1.5‑5份,螯合剂1‑3份。本发明的软瓷复合材料,不含有矿石粉,避免了因矿石粉中氧化物含量不统一导致的加工的软瓷性能差异大的问题,采用本发明的软瓷复合材料,原料组分相同,加工后的软磁性能统一、稳定;本发明通过添加交联剂和螯合剂,反应生成环状的螯合交联结构,稳定性增高,还加入增韧剂,在交联结构中进一步引进柔性链段,明显改善了软瓷的机械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取代实木的复合材料,其基本是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草本植物纤维或废纸或实木边角料70-95%、不饱合聚酯树脂粘合剂30-5%。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复合材料的一种制备方法:先将草本植物纤维或废纸或实木边角料脱水至含水量2-5%,再粉碎成粒径为1-3㎜的粒状物料;取粒状物料70-95%、不饱合聚酯树脂粘合剂30-5%,将不饱合聚酯树脂粘合剂制成溶液并和粒状物料搅拌均匀;将搅拌好的物料加入模具中,压铸成型;定型后打开模具修边即得到该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产品环保,可解决实木在受到点冲击力时形成开裂的问题,完全克服实木或中高纤板的边角料及繁复的加工问题;低能耗、强度更强、成型更不受限制、制程缩短。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中山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