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地震资料交汇区构造图拼接方法,该三维地震资料交汇区构造图拼接方法包括:步骤1,了解研究区的基本地质概况,并收集构造演化的相关资料;步骤2,对不同三维地震资料的相同目的层位进行追踪解释;步骤3,对不同三维地震资料相同层位的断层进行解释;步骤4,将不同三维解释成果进行整合拼接;步骤5,进行深度域转换形成构造图。该三维地震资料交汇区构造图拼接方法通过对解释成果的拼接,直接将交汇区的解释结果转换为地质语言,有效地减小构造图拼接时人为的误差与偏差,得到准确度与精度较高的构造图,更加有效的指导油气勘探工作。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结合地表和地下双因素的观测系统智能变观方法,包括:建立浅中深层三维高精度速度和地质模型,设计规则观测系统;建立真地表三维构造模型,进行障碍物的自动识别和圈定;自动选取需要变观的炮点和检波点,利用自动变观算法,将选取的炮点和检波点进行移动;计算观测系统属性图,量化评价自动变观后的观测系统;根据量化评价结果调整变观位置、加密炮点或检波点,输出最终的观测系统SPS文件。本发明从地表和地下两个因素考虑观测系统的变观影响,在有效规避地表障碍物、近地表特殊地质体影响的同时,确保了地下目的层精确成像和储层预测的要求,智能变观后的观测系统能够保证采集到高品质原始数据。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勘探数据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油田岩心数据和测井数据融合方法。本发明方法利用基于密度的DBSCAN算法对岩心数据和测井数据进行各自聚类分析并得到聚类结果,找到共同井集,再把共同井集中的每口取心井作为一个标签类,采用有监督学习的K‑近邻算法,细分对应的测井类,直至所有测井数据分类完毕,保证每口测井数据能归到最为接近的取心井,实现测井数据与岩心数据这两种尺度、不同密度数据的融合应用。本发明方法可推广应用于油藏工程和地质建模的研究中,有效提升地质研究精度和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磁‑驱替联用装置评价致密油充注过程的方法,通过核磁共振装置与岩心夹持器装置操作性地连接,完成核磁共振技术在线监测致密砂岩驱替过程;该方法采用不含氢信号的氟油驱替饱含地层水(含氢信号)的岩心,随着油驱水过程的不断进行,能被核磁共振检测到的水的体积不断减少,通过在实验过程中核磁共振测试T2谱中的信号幅度不断降低的过程,反映孔隙中地层水不断被氟油驱替的变化过程;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合地质情况对地层中充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可在任一阶段进行核磁共振测试,无需取出岩心,所得实验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也为致密油成藏研究提供了帮助。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属性分布的油藏数值模拟非均匀角点网格优化方法,包括:步骤1,定义多个参数,作为不均匀网格调整的判断依据;步骤2,识别精细地质模型中的地质体信息,并对模型其他部位进行整体粗化,得到初步的优化网格模型;步骤3,检查优化网格模型中每个粗化网格所包含的细网格的物性参数,若物性参数变化较为剧烈,则将粗网格进行二次调整,形成局部细化网格;步骤4,对储层物性参数进行属性重采样;步骤5,保存优化结果,生成不均匀优化网格模型。该基于属性分布的油藏数值模拟非均匀角点网格优化方法有效保证了数值模拟运算的收敛性,为精细构型模型在油气数值模拟中的成果延续提供了良好的应用桥梁。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角度不整合油藏建模数模的网格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油藏地质层面建模,获取顶底剥蚀线真实位置;步骤2,建立沿剥蚀线的虚拟断层;步骤3,在小层厚度及露头宽度分析基础上,计算纵横向网格尺度;步骤4,建立纵横网格合理匹配的油藏地质模型;步骤5,进行网格转换及数值模拟。该针对角度不整合油藏建模数模的网格设计方法,针对常规建模难以精确描述剥蚀线、网格厚度突变以及倾斜网格下数模不准的问题,提出了虚拟断层控制的剥蚀线精细刻画、基于储层厚度和露头宽度的纵横网格匹配方法以及网格转换技术,提高角度不整合油藏建模数模精度和剩余油预测的可靠性。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震勘探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提供精细地质构造描述的地震数据。技术方案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组成:(1)混合域炮道集波场外推成像;(2)炮道集波场外推主从模式动态负载平衡并行算法;(3)并行计算的断点恢复方法。本发明提高了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精度,适应陆上地震资料的处理;主从模式动态负载平衡并行算法,可以充分利用多个处理结点的空闲资源,提高本作业的计算效率,具有较高的并行效率和良好的扩展性;软件级的断点恢复方法,在作业崩溃时,不浪费前期的处理工作量,大大缩短处理周期。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层物性参数直接提取新方法,该储层物性参数直接提取新方法包括:步骤1,输入地震数据、地震子波、测井数据以及地质层位;步骤2,以统计岩石物理分析为基础,从测井数据出发,建立起储层物性参数和弹性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步骤3,推导物性提取的近似公式,里面包含有孔隙度、泥质含量、密度三个参数;步骤4,以叠前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物性提取的近似公式和点对点方程,从叠前数据中直接提取物性参数。该储层物性参数直接提取新方法可以同时反演储层孔隙度、泥质含量和密度等参数,提高储层物性估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降低投资风险,为地质人员估算油气储量、确定井位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一种堵漏承压剂,其组成及含量为重量份:碳酸钙20-30、珍珠岩粉10-15、G级油井水泥2-5、石英砂10-15;硅酸钙10-20、贝壳粉10-15、氢氧化钙1-4、XC生物聚合物0.1-0.4、聚丙烯酰铵0.1-0.4、聚阴离子纤维素0.1-0.4;上述物质按其组份及含量,常温常压下,以常规配制方法依次加入溶器中,混合搅拌均匀,待其干燥,粉碎成0.05mm–0.8mm的颗粒状制品。本发明具有封堵率高,悬浮性能好,凝结后具有很高的凝结强度,进入漏失通道深部,在不同漏失类型的裂缝中,承压能力可根据漏失深度、岩性、强度调整,在承压堵漏液凝固后,具有很高的凝结性能和承压效果。广泛在石油、地质钻探工艺中应用,特别适应在裂缝性硬地层及溶洞型地层中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的农田排灌模式转换节地节水技术,其技术方案为:把农田渠系水利转换为管道水利,主要包括项目区勘测、设计、施工、运行四大部分,技术实施分四个步骤:第一步采用多级暗管节地技术;第二步将明渠灌溉转换为管道灌溉;第三步建立多功能强排站;第四步建立远程自动化区域水资源调控系统。本发明有效地达到了节约耕地的目的,而且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有效综合调控区域水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本发明节地、节水,使用效果好,持续时间长,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
一种随钻井眼补偿电磁波电阻率测量装置,采用发射天线在接收天线一侧且具有不等源距的非对称线圈系,将非对称线圈系和测量电路套装在钻铤上,得到具有多个探测深度的地层电阻率测量值,并在钻铤上安装超声探头和测量电路,测量井眼直径,根据电阻率测量值与井眼直径和泥浆电导率的关系,对地层电阻率测量值进行补偿修正,实现地层电阻率的准确测量。既能够使测量装置长度缩短,减少制造费用,避免在大斜度井或具有小曲率半径的分支井中造成仪器弯曲、卡钻情况的发生,又能够实现实时井眼补偿功能,不影响钻井速度,有利于在大斜度井、水平井中,根据地质信息及时调整井眼轨迹,控制钻具穿行在油藏最佳位置。
一种可酸化固结型堵漏剂,其组成及含量为重量份:贝壳粉20-40;氯化钙30-40;超细碳酸钙10-15;聚阴离子纤维素PAC?0.1-0.5;氢氧化钠0.1-0.2;XC生物聚合物?0.1-0.5;硅酸钠0.3-0.6;硅酸钾?0.5-2。配制方法:将上述物质按其组份及含量,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在常压、40-55℃条件下搅拌混和6-8小时,然后置入干燥器中,干燥4-6小时,粉碎成0.01mm–0.3mm粉末状制品。本发明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无毒无污染,酸溶性好、封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的凝固性,广泛在石油、地质钻探工艺中应用,特别适应在储层及漏储同层地层中应用。
一种抗高温固结型堵漏剂,其组成及含量为重量份:碳酸钙30-40;G级油井水泥3-5;搞温抗盐粘土?10-20;羟乙基纤维素0.5-3;聚阴离子纤维素?0.1-1;磺化单宁0.5-3;磺化褐煤0.5-3;磺化酚醛树脂SMP-2?1-5?。将上述物质按其组份及含量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在常压、55-60℃条件搅拌混和5-6小时,然后加入干燥器中,待其干燥,粉碎成0.01mm-0.3mm粉末状制品。本发明抗高温能力强,流动性好,封堵率高,并具有很强的凝结性能,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科学简单、施工安全、广泛在石油、地质钻探中高温深井及地热开发井等漏失井堵漏工程中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藏围压条件下岩石静态力学参数的矫正及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取心井岩性资料,划分目标区块的岩石相类型;步骤2,建立不同岩石相岩石静态力学参数的围压矫正图版;步骤3,建立不同岩石相围压条件下岩石静态力学参数预测图版;步骤4,建立油藏围压与埋藏深度之间的关系图版;步骤5,进行岩石静态力学参数围压矫正及预测。该油藏围压条件下岩石静态力学参数的矫正及预测方法将大气压条件下岩石力学参数矫正到油藏围压条件下,并能较准确预测新区地质体围压条件下的力学参数,在油藏钻井、地质力学问题及工程力学问题的力学参数选取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后期剩余油二次富集的快速识别方法。其包括:对目标油藏进行测量,以获得目标油藏的地质参数和井网参数;根据目标油藏的地质参数和井网参数,建立目标油藏的初步物理模型;基于目标油藏的初步物理模型,根据流线流管法进行拟合计算,以获得采油井的动态拟合特征和剩余油二次富集前的饱和度场,并对目标油藏的初步物理模型进行修正,以得到修正后的物理模型;基于修正后的物理模型,对剩余油富集过程中的各节点分别进行垂直富集和水平富集的计算,以得到各节点的储层饱和度和含水率,完成目标油藏高含水后期剩余油二次富集的识别。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驱替前缘动态参数的变化情况。
本发明是一种油田抽油井测井方法。它包括采 用偏心井口,使抽油管柱偏于套管内的一侧,并使有 封隔器的分采管柱与抽油管柱在井下人为脱开,测井 仪器即可通过偏心井口的套管与抽油管柱之间的月 牙形空间,落入丢开接头的喇叭口,进入有封隔器的 分采管柱,实现不停产动态测井。本发明优点是:不 影响油井生产,不需作业队配合,测井周期短,测井数 据真实可靠并能检测封隔器的座封效果,具有显著的 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相驱动下的时频联合域地震反演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联合域卷积模型和部分角度叠加地震道集的时‑频域响应,构建时频联合域地震时频联合域地震正演模型;步骤2,利用后验概率分布显式形式量化模型参数的最优解,推导出混合后验概率模型的显式解;步骤3,根据混合后验概率密度分布的均值和协方差的显式表达式,计算获得三类已知数据集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致密砂岩油水相对渗透率信息的表征方法及系统,通过核磁共振装置与岩心夹持器装置有效连接,完成核磁共振技术监测下的致密砂岩水驱油过程;并利用重水驱替油;通过检测的正十二烷的T2谱中信号以及端口出液量求得绘制油水相渗曲;然后结合地质情况对地层中的水驱油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本发明利用T2谱求得岩心中的油、水含量,最终绘制出的油水相渗曲线较其他方法更为精确;实验过程中可在任一阶段进行核磁共振测试,无需取出岩心,所得实验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本发明操作较为便捷,通过核磁共振测试可高度再现水驱油的全过程,对致密油的开发具有实际意义。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于断陷盆地成熟探区储量空白区解剖的方法,包括:根据地质帕莱托概率模型预测剩余资源潜力;根据油藏分布有序性认识,预测可能油藏类型;基于探井‑开发井‑地震反演解剖,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将成藏条件叠合评价,明确成藏富集要素;正反对比开展失利井分析,厘定储量空白原因;针对性攻关,建立空白区勘探关键技术;将圈闭成藏要素耦合定量刻画,预测有利勘探目标。该针对于断陷盆地成熟探区储量空白区解剖的方法解决了储量空白区精细勘探的问题,整个方法可操作性强,同时为空白区的有利目标预测提供了依据。
一种新型聚合物微球调剖堵水工艺的室内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微观评价和宏观评价方法,室内微观评价系统包括微量泵、模拟地层孔喉真实情况的微观模型、用以观测微观模型中介质流动状况的显微镜、将显微镜下真实状况进行记录和采集的摄像头和采集卡、以及最终存储并对图像进行处理的计算机;宏观评价系统包括微量泵、模拟地质条件的岩芯、测定岩芯不同位置压力的压力测量装置、将压力数据传输到电脑的采集卡、以及最终存储数据并进行处理的计算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钻井泥浆样品气在线取样器。属于石油地质勘探钻井泥浆在线气测录井技术领域。其机械部分主要由支架、横梁、固定夹、取气瓶、电动取样阀、进气管线和出气管线组成。上、下两根横梁安装在左、右两根竖支架上。四个取气瓶通过固定夹安装在上、下横梁上。电动取样阀安装在取气瓶与进、出气管线之间。其自动控制部分由数据服务器、I/O控制卡、继电器卡和电动取样阀组成。该取样器可根据设定条件,按时按量自动采集钻井泥浆脱离出来的样品气。所采集的样品气能与探井的井段深度精确地对应,能真实地反映井下地质情况。它既可以单独在线工作,也可以与综合录井仪相联使用,满足了地质录井实时检测和实验定二次精确检测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残余水状态下三轴煤岩瓦斯单相渗流实验装置,包括地质环境模拟单元、气源供给单元、气水分离单元、回压控制单元以及气体流量计量单元,地质环境模拟单元包括三轴岩心夹持器,气源供给单元接三轴岩心夹持器实验进口,气水分离单元接三轴岩心夹持器实验出口;回压控制单元包括氮气气瓶、氮气气瓶减压器以及回压器,回压器入口接气水分离单元出口;气体流量计量单元包括玻璃皂膜流量计、硅胶管以及转换接头,回压器出口通过转换接头接玻璃皂膜流量计。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模拟煤地质环境前提下,开展残余水情况下煤岩瓦斯渗透率的测量,可应用于实验室模拟含水煤层瓦斯抽采后期煤岩瓦斯单相流动规律的研究。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及方法,该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方法包括:步骤1,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步骤2,加载区块地质模型;步骤3,加载井及其轨迹;步骤4,加载井属性数据;步骤5,在加载区块地震数据体、地质模型、井及其属性基础上,进行三维集成显示及统计分析;以及步骤6,进行多维度地质对象三维拾取及交互。该油藏区块模型可视化集成与精细拾取装置及方法具有油藏区块数据可视化集成度高、三维拾取精细度高、用户操作简单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相储层小层自动对比的方法,属于地质研究技术领域。其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各井标准层划分确立,标准层是易于识别稳定的地质层位,是小层自动匹配的前提条件;步骤二、已有标准井的小层划分;步骤三、标准井的小层分布线条化;步骤四、线条化数据“分布范围标准”;步骤五、未知井小层数据线条化;步骤六、未知井小层线条化数据对比“分布范围标准”;经过和标准井“分布范围标准”匹配,得到了对比井的线条化数据;步骤七、得出未知井小层对比数据;步骤八、全区小层统层闭合验证;由近及远,设计对比线路,保证全区井对比结果一致。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解决油田开发地质研究中小层对比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地震速度建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维高精度速度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采集声波测井资料等地质信息,通过对所述信息的解释和分析,根据时间域框架模型计算层速度Vi,并对所述层速度Vi进行处理和约束;结合所述时间域构造解释模型,并通过所述地质信息统计所述层速度Vi,分析所述层速度Vi分布规律;将二维层位和层速度Vi填充到三维框架中;利用模型中插入的层速度Vi,计算某一层面的均方根速度和平均速度。本发明将地震解释成果从时间域转换为深度域的过程变得高效、精确,并且可以在地质数据信息发生变化时及时维护更新,并且降低扩大模型范围所需的成本。
本发明涉及火成岩发育区储层的地质勘探开发领域,特别是火成岩影响地震反射特征变化及规律的定量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依据火成岩影响地震反射特征因素,设计地质模型;步骤(2)通过地震正演模拟获得步骤(1)所述地质模型的地震响应结果;步骤(3)建立火成岩影响地震反射特征因素判识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本发明方法对火成岩影响地震反射特征的诸多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为火成岩强屏蔽剥离和弱信号的能量恢复提供依据。所述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前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勘探程度区陆相细粒岩相分布的预测方法,该低勘探程度区陆相细粒岩相分布的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地质结构分析明确沉降与沉积中心;步骤2,进行露头与钻井相分析厘定相类型;步骤3,进行油气源地化分析推定相类型;步骤4,根据岩性粒度变化预测细粒岩相分布;步骤5,基于相模式指导确定细粒岩相分布;步骤6,根据地震相推定相类型及边界。该低勘探程度区陆相细粒岩相分布的预测方法考虑构造、地层、沉积等多种地质因素,能够准确反映出研究区细粒岩相发育特征的多样性,可以广泛适用于细粒岩相地质勘探评价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震结合断层多边形平面绘制方法,该专利方法将地层对比层位与井上对比断点的空间位置关系及距离关系投放到相应层位的平面图上,用断点与层位的位置关系判断断层多层多边形的有效性,利用断点与层位的距离关系控制断层多边形的具体位置及形态。首先根据需求建立工区地层格架,并利用地层对比等地质研究方法,确定井上地质分层及断点的位置;进一步计算井上地质分层与相关断点的位置及距离关系,并按照断点空间位置投放到对应层位的平面图上用来质控和检验该层位断层多边形的绘制,利用该方法约束绘制的断层多边形更准确可靠。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流程化的压裂选井选层方法,包括:分析影响选井选层因素,建立选井选层数据库;进行压裂井数据综合查询,实现压裂井数据查询和多级筛选;进行压裂影响因素分析,实现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和统计分析;建立压裂效果评价图版,实现压裂效果快速定性预测;结合地质成果和工艺效果,实现压裂效果综合评价;利用定量预测算法,进行压裂效果的定量预测;建立符合不同地质体特征的措施井选井选层原则。该方法基于数据库系统,把地质与工艺紧密结合,提供了跨专业的分析评价工具,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快速预判、定量预测方法,提高了工艺针对性与成功率;将成熟技术程序化,实现了资源共享,为单井增产决策与工艺优化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东营有色金属探矿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