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签约不仅意味着容百集团将在仙桃市开展新的业务布局,更将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钠电正极与固态电解质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发和生产对于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容百集团的加入,无疑将为仙桃市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近期,金川镍钴启动了高品质镍基新材料项目,计划投入20亿元建设电积镍生产线。该项目位于金川公司三厂区,占地面积129亩,将新建一条红土矿高镍锍、硫酸体系全流程湿法冶金电积镍生产线,并配套公辅系统。
项目的核心内容在于年处理4万吨废旧锂电池的综合利用。通过先进的梯次利用技术,将废旧电池中的可用部分进行再次利用,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于无法直接梯次利用的废旧电池,则进行拆解处理,提取其中的黑粉等有价值材料,进一步转化为3GWh的相关新能源产品。
广州安装集团中标广汽自主电池项目二期水蓄冷建设项目,这是其在新能源领域和水蓄冷技术项目上的首次突破。项目位于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公司负责水系统管网焊接、电力系统电缆敷设等建设任务,涵盖设备采买及高低压配电工程建设。建成后,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优化生产环境,降低运营成本,助力广汽集团战略布局,同时为公司积累新能源领域经验,提升未来高端项目竞争力。
3月12日,国产首艘110米旋转式打桩船“三航桩22”在浙江台州湾海域成功打下首根桩。它打破传统作业流程,利用全回转式起重机和伸缩式桩架、叉架,可在船舷两侧灵活取桩,精准定位打桩。该船配备国产首艘旋转式打桩起重机,桩架高110米,最大起重吨位1100吨,能满足大重量沉桩要求,配备厘米级卫星打桩定位系统,适用于多种海域作业。其首次采用桩架与“三级伸缩式”叉架结合理念,工作效率高。该项目填补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提升振华重工在海工装备领域的竞争力,为海上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3月13日,新疆分公司承制的华能吐鲁番市100万千瓦风电项目二期首套塔筒顺利吊装。该项目位于托克逊县北部,安装33台明阳7.5兆瓦机型塔架,分公司承制8台塔筒。为确保吊装顺利,分公司提前布局,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组织运输队伍勘测道路,制定合理运输路线,售后人员全程跟踪服务。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及周边提供稳定电力,带动产业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3月12日,江苏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首台风机成功吊装,标志着江苏“海上三峡”建设进入全面施工新阶段。该项目是2025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总投资106亿元,规划在136平方公里海域内安装100台风机,单台风机叶轮直径195米,年发电量达28.8亿度,可减排二氧化碳239万吨。项目创新采用“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立体开发模式,提升海域产值。建设中攻克复杂海域条件难题,采用智慧工地系统和模块化工艺,缩短工期。
3月11日,三峡新能源(北海)有限公司揭牌,注册资本1亿元。这家新公司是三峡能源“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的重要落子,涵盖研发、制造、销售全环节,将搅动产业格局。其一,新公司聚焦自研自造,计划建成年产50台12兆瓦级海上风机的总装基地,研发定制化技术,破解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的痛点,降低成本。其二,新公司位于广西北海,区位优势明显,可与周边资源形成闭环,辐射东盟市场,助力中国技术出海。其三,新公司推动生态重构,构建全链条体系,降低运维成本,带动本地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产业共同体。
3月12日,云南凤庆县发布2024年第二批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主体优选公告。本次优选涉及4个项目,总装机规模36万千瓦,总投资15.28亿元。其中,大树林、万峰茶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装机规模均为10万千瓦,投资4.28亿元;腰街项目装机9万千瓦,投资3.78亿元;凤山项目装机7万千瓦,投资2.94亿元。各项目建成后,每年发电量从12068万千瓦时到17240万千瓦时不等,能节约大量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能带来可观的年均产值和税收。
在“双碳”战略下,榆社县与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合作,规划了450亿元的抽水蓄能清洁能源一体化项目,打造70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基地。阿特斯凭借硬核技术和产品,中标一期100MW组件供货,其182Pro组件抗冰雹、运输成本低、发电效益高。中国电建等企业参与建设,推进升压站、储能电站等配套建设。项目采用本地化用工,助力乡村振兴,投运后30年预计发电超40亿度,减排效果显著。阿特斯以技术创新助力“双碳”目标,用光伏组件绘就太行山脉的零碳图景。
3月12日,启东中远海运海工为丹麦客户定制的第二艘NG20000型风电安装船“Wind Pace”正式命名。这艘船是中欧绿色能源装备合作的成果,展现了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在高端海工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作为双子星项目的一部分,它与N1063项目在设计和功能上进行了升级优化,多项关键指标突破,起重能力提升,搭载新一代动态定位系统与智能作业平台,可精准安装超大型风机,适应复杂深海环境。
西门子能源将为沙特的Rumah2和Nairyah2两座联合循环发电站提供关键技术和设备,包括燃气轮机、汽轮机、发电机等,并签订25年维护协议,订单总额16亿美元。哈尔滨电气集团国际公司是项目总承包商。两座电站装机容量均为1.8吉瓦,位于沙特西部和中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联合循环发电站之一,可满足约15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且将替代老旧燃油发电机组,相比传统燃油发电可减少60%二氧化碳排放,还预留了未来部署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条件。
德国莱茵集团和爱尔兰Saorgus Energy公司向爱尔兰规划机构提交了Dublin Array海上风电场规划申请。该项目计划在都柏林县和威克洛县海岸10公里处建设,装机容量824MW,拟安装39至50台海上风机。开发商还计划在邓莱里圣迈克尔码头建运营维护基地,并设立社区福利基金,每年投资650万欧元用于社区活动和项目。若获得许可和投资决策,风电场最早2027年开建,2030年运营,届时可为约77万户爱尔兰家庭供电。
电气风电的卓越平台产品凭借技术先进、高可靠等优势,近期中标了中广核新能源重庆15万千瓦风电项目和申能河北大城10万千瓦风电项目。这两个项目分别位于重庆和河北,展现了电气风电在不同地区的市场竞争力。电气风电与中广核和申能都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此次中标将进一步加深双方合作,推动风电项目落地。未来,电气风电将继续服务客户,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传承品质理念,打造更多优质标杆项目。
浙江省近日公布《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5年实施计划第一批重大项目》,其中台州市临海市和玉环市分别有1个海上风电项目入选,即大唐临海1号和华能玉环2号。大唐临海1号位于临海市海域,离岸52km,水深24~31m,总装机500MW,拟安装36台14.0MW机组,配套220kV海上升压站等设施;华能玉环2号在玉环市海域,离岸34km,水深36~40m,总装机508MW,拟安装6台18MW和25台16MW机组,配套220kV海上升压站等。此外,温州多地也有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入选。
3月12日,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在海南成功发射,以“一箭十八星”方式将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送入轨道。该火箭采用液氢液氧发动机,对液氢燃料要求极高。中科清能的1吨/天氢液化装备为其提供了全部液氢燃料,这是我国航天领域首次使用全国产规模化氢液化装备,且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彰显了我国在氢能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氢作为清洁能源,能量密度高、无污染、可再生,是航天领域的理想燃料,其高能量密度能提供更强推力和更远航程,燃烧后只产生水蒸气,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需求。
2024年,成都新兴产业培育成果显著,氢能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还推广了480辆氢能商用车,氢能源市域列车试跑成功。2025年,成都将重点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壮大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1300亿元。同时,实施氢能发展“六大工程”,推动绿色氢能产业规模增长20%以上,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天合光能从光伏制造商转型为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构建多元场景解决方案矩阵,其中绿电制氢耦合绿碳合成甲醇的应用场景关键。航运业碳排放占比高,急需替代燃料,2024年新增船舶订单中超60%采用双燃料动力系统。2050年全球甲醇产能将达5亿吨,其中可再生能源制绿色甲醇和生物质甲醇合计占比超77%,航运业绿色甲醇需求将突破1.9亿吨。天合光能依托赤峰资源,打造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整合三大核心优势,实现产业闭环,碳综合利用率超95%,并与下游达成战略合作,计划2027年投产,助力能源行业绿色转型。
雅化集团近日宣布,正在积极推进雅安锂业三期锂盐生产线建设项目。2024年已建成投产3万吨碳酸锂产线,预计2025年将新增一条3万吨氢氧化锂产线。项目完成后,公司综合锂盐产能将接近13万吨,进一步巩固其在锂盐领域的领先地位。
南宁比亚迪新材料有限公司3万吨碳酸锂项目近日竣工投产,标志着南宁市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项目是2024年南宁市226个竣工投产的重点项目之一,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供关键原材料支持,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连云港市发改委近日公布了全市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的可开放容量,数据截至2025年2月28日。该评估结果由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动态测算,旨在为光伏投资主体提供明确的接入指导,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规范化和高效化发展。
湖南省工信厅近日发布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项目名单,其中包含两个光伏相关项目,分别是年产3000台光伏用变压器、1GW分布式光伏集成及总部运营项目,以及株洲三一5GW太阳能电池片量产基地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推动湖南光伏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能提升。
武山铜矿三期扩建工程计划于2025年建成并投入试生产。该项目由中国十五冶武山铜矿项目部负责,涵盖磨矿及浮选系统、精矿浓密系统等多个子项,目前磨浮车间已进入安装和土建收尾阶段,设备安装进展顺利。
金川集团首台气悬浮皮带输送机近日在铜贵公司熔炼一分厂成功投运。该设备由璋晟(杭州)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与金川集团联合研发,采用气悬浮技术,显著降低能耗,改善作业环境,为铜冶炼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北方稀土近日宣布,拟投资7336.45万元建设湿法冶炼及无机功能材料中试基地,项目位于公司冶炼分公司厂区内,计划2025年6月开工,2026年5月竣工。该基地将用于验证和转化公司在稀土湿法冶炼领域的创新技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包钢股份近日通过2025年度预算议案,计划生产稀土精矿39万吨、萤石65万吨,同时生铁、粗钢和商品坯材产量目标分别为1462万吨、1564万吨和1476万吨。公司还将推进98项基建技改项目,总投资达18.76亿元。
First Quantum Minerals Ltd.近日获准开始运出其在巴拿马科布雷矿的库存铜精矿,并启动300兆瓦火力发电厂以支持出口。然而,该矿的重新开工仍面临不确定性,巴拿马总统表示,在公司放弃仲裁程序前不会进行谈判。
新疆五鑫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全力推进2025年一季度生产任务,计划完成3万吨阴极铜产能目标。通过节能环保提标改造项目,公司产能将从1.2万吨提升至1.5万吨,进一步巩固其在有色金属行业的领先地位。
淮安市振华铜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08亿元,建设年产2000吨铜丝生产线项目。该项目位于江苏洪泽经济开发区,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旨在提升铜丝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
泰和县恒运金属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8万吨铜丝、铜杆、铜锭生产项目(二期),以应对市场需求并增强企业竞争力。该项目将利用现有厂区资源,新增年产4.5万吨铜杆和0.5万吨铜锭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