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梵高矿床的VG00孔在177.0米深处成功探获金矿体,长达72米,金品位达到2.29克/吨。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该矿床的潜力和价值。金矿体从地表开始,垂向上延伸约200米深,显示了其良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面对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突破30%、电动汽车年均增速超40%的行业变局,国网湖北经研院发布全国首个适配新型电力系统的《湖北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建设改造技术导则》。该导则创新构建“一型四化”体系,通过标准化、平台化、透明化和数智化措施,打通了新型配电系统从图纸到现实的落地路径。目前,该标准已在湖北鄂北新型电力系统先行区和恩施土店子农村能源革命试点等示范区全面应用,显著提升了新能源及分布式电源的就地就近消纳能力,为我国配电网规划迈入“源网荷储”深度融合新阶段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3月20日,协鑫能科发布公告,拟使用15.2亿元募集资金投向新型储能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热电联产及风电项目。其中,6.9亿元用于新型储能电站建设,4.5亿元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3亿元用于南通协鑫热电联产项目,8000万元用于石柱七曜山玉龙风电二期项目。此次布局涵盖储能、光伏、热电联产和风电领域,旨在优化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占比,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彰显企业社会责任与行业担当。
科伯德公司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1200万美元用于勘查,并在协议签署后的前一年半内至少投入100万美元。作为回报,科伯德公司将获得里斯蒂项目75%的股权。该项目目前由奥里昂公司全资拥有,总面积达35平方公里。
3月19日,中国电建水电七局在成都签署湖北南漳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和地下厂房系统主体土建工程施工合同。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具备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储能等功能,建成后每年可节省标煤68.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万吨,有效保障鄂西北电网安全稳定,促进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水电七局将承建下水库大坝、地下厂房等关键工程,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三心工程”。
中标后,紫金矿业将立即着手开展勘查工作,充分利用先进的勘查技术和设备,对JABAL SAYID – 2区块进行全面的资源评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紫金矿业将能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发现更多的矿产资源,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豫光集团锚定了2025年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的战略目标,并为此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和迅速的行动。2024年,该集团的经济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营业收入达到902.2亿元,同比增长23.9%,
法国计划加速光伏装机步伐。在2025年至2027年间,法国每年将新增至少5.5GW的光伏装机容量,这一数字显著高于此前计划中的每年3GW。至2029年和2030年,新增装机目标将进一步提升至每年7.5GW。
质子汽车自成立之初便致力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自研能力,并已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其氢能重卡产品从低能耗、低自重、高效率、安全可靠四个维度持续优化,纯氢商用车最高续航里程已达到1000公里,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超过260kW,
通威股份光伏技术中心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其TNC高效组件的效率再次取得了重大突破。据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的测试结果显示,在23821134mm的标准尺寸下,通威TNC-G12R组件的正面功率达到了惊人的682.8瓦,
贵州志喜科技详细介绍了钒液流电池的技术原理、市场前景和项目规划,各方围绕政策支持、资金保障、技术对接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并达成了多项共识。李科琼市长表示,该项目是新疆新能源产业布局的关键一环,政府将全力提供政策支持与资源协调,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2025年3月20日,天奈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与国内主流研发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生产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客户关系。目前,天奈科技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碳纳米管(CNT)供货量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不同客户选择的碳纳米管产品各有不同。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天奈科技在碳纳米管领域的技术实力,也反映了其在固态电池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2025年3月18日,青海省委书记吴晓军、省长罗东川莅临海东红狮调研。亚洲硅业总经理郭旭明详细汇报了海东红狮项目的建设及生产经营情况。海东红狮项目一期年产14万吨多晶硅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产能较原计划提升4万吨,达到14万吨/年。这一项目的顺利推进,标志着青海省在多晶硅产业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年3月20日,五矿新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技术路线主要为高界面离子通量三元正极材料,当前初代产品部分指标已满足市场要求。五矿新能正积极配合头部客户以及国家项目开展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开发工作,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南昌赣锋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年产10GWh新型电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已获得拟批准公示,项目计划在该区域内建设一座新型锂电池研究院,并打造一条年产10GWh新型储能锂电池、40万支消费类锂电池以及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制造产线。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上网电价。这一政策旨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保障新能源收益,稳定市场预期。尽管市场化带来电价波动挑战,但头部企业已积极布局,探索创新模式提升竞争力。户用光伏市场前景广阔,需求端持续增长,潜在容量超1600GW,渗透率仅约10%,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2025年3月20日,洁美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其控股子公司柔震科技的下游客户主要为消费类锂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客户。柔震科技已经与众多电池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并计划加速推进新产品的市场拓展及规模化应用。
3月19日,北京普能公司举行VRB Pod系列产品发货仪式,产品顺利发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将应用于美国艾芬豪旗下矿山储能示范项目,为矿山开采用电和电卡充电提供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此次发货标志着普能公司正式迈向国际市场。项目一期由普能山西公司供货,二期储能规模将达20MW/80MWh,预计投资超3000万美元。普能公司凭借全钒液流电池的长寿命、高安全性和环保特性,有望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
2025年3月20日,《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在京发布。该报告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全面梳理了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围绕氢能“制储输用”各关键环节,提出了我国氢能全产业链各环节关键技术发展方向的科学建议。
2025年3月21日,先导智能宣布拿下吉瓦级高效BC组件产线设备订单,为客户提供包括丝印和串焊在内的相关产品。先导智能通过独创的新型焊带整形工艺、新型焊接技术和独特的焊带取放结构设计,解决了单面电池焊接后翘曲、能耗高和焊带放置精度等问题,为光伏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3月20日,郑煤集团永耀33.3MW/100MWh储能项目成功送电。该项目由郑州永耀绿色能源有限公司负责,是郑煤集团“风光储一体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克服诸多困难,一次性通过试验,各项指标合格。平高集团凭借科技实力和高效管理,拿下EPC工程,确保项目按时完工。该项目不仅为郑煤集团能源转型提供保障,还为矿井供电安全提供支持,通过削峰填谷实现经济用电,为能源转型树立了典范。
2025年3月,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风电项目二标段首台10MW风机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项目逐渐进入并网发电阶段。该项目位于新疆木垒县东南部大石头风场,规划安装35台东方电气自主研制的半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27亿度,每年节约标准煤约9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3万吨,将有效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
昆勘院在矿山工程领域深耕多年,此次获得一级资质,无疑是对其长期以来不懈努力和技术突破的权威肯定。这一资质不仅为昆勘院独立承接矿山开采、井巷工程、选矿厂建设、尾矿库施工等全产业链施工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5年3月19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与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就深化水电、新能源等领域战略合作进行座谈,双方就加快推进雅砻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建设达成广泛共识。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巩固双方在雅砻江流域的紧密合作关系,推动清洁能源开发事业再上新台阶。
2025年3月17日,和顺电气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建成氢燃料电池研发实验室和中试产线,具备燃料电池关键部组件、电池堆及系统集成研发和批量生产能力。公司开发的阴极闭式金属双极板空冷燃料电池堆及系统,已在氢能两轮车、氢能无人机、氢能增程器等领域推广应用。这表明和顺电气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拓展能力正逐步显现。
2025年3月17日,厦门钨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坚持“专注于钨钼、能源新材料和稀土三大核心业务”的战略定位。这一战略定位不仅体现了厦门钨业在资源和新材料领域的深厚积累,也展示了其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
在全球能源革命与工业体系深度变革的浪潮中,钴——这一银蓝色的战略金属,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站上历史舞台。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成分、高温合金的核心元素,钴以独特的耐高温性、磁性及电化学稳定性,成为驱动新能源革命、高端装备制造与国防科技创新的“隐形支柱”。从智能手机到电动飞行器,从核反应堆到卫星推进系统,钴的足迹贯穿现代工业体系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其战略价值已远超传统认知。
2025年3月18日,东方锆业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从事锆系列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未涉及深海经济。这一声明明确了公司的业务范围,同时也展示了其在锆制品领域的专业性和专注度。
2025年3月20日,美锦能源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打造的氢能产业园区整体运营正常。这一消息表明美锦能源在氢能领域的布局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5年3月20日,国星光电在互动平台表示,其碳化硅产品主要由子公司风华芯电生产,涵盖SiC-SBD系列和SiC-MOS系列,主要应用于充电桩和储能等领域。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展示了国星光电在宽禁带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体现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拓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