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可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担忧,许多中国铜贸易商已经停止购买美国废铜。此举反映了中国金属进口商对潜在贸易战影响的担忧,以及对铜供应链可能中断的预防性反应。
根据报道,全球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对外宣布了其铜产量的增长计划。预计到2025年,公司的铜产量将达到34至37万吨,相比今年的产量34.5万吨有所增长。淡水河谷还预计,2026年铜产量将增至35万至38万吨,2030年进一步增至42万至50万吨,到2035年有望达到约70万吨。
内蒙华电最近宣布了一项新动作,他们计划在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中旗建设一个大型新能源项目,包括810兆瓦的风电和150兆瓦的光伏项目。这个项目预计将花费39.64亿元,其中一部分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建成之后,预计能带来不错的内部收益率,达到7.96%(税前)。这个项目不仅有助于公司提升清洁能源发电的比例,还能增强公司在清洁能源市场的竞争力,符合公司向清洁新能源转型的战略方向。
根据最新分析,2024年11月,中国再生粗铅和再生精铅产量均呈现环比上升趋势,分别上升3.19%和2.72%,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较大幅度下降。此前10月份受环保管控和设备故障检修等因素影响,再生铅炼厂减产停产情况严重,而11月则主要以恢复生产为主。市场对12月产量变化趋势保持关注。
江苏汇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开始建设了。这个项目不仅能有效减少碳排放,每年预计能减少1584.97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省521.43吨标煤,而且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方式,最大化太阳能资源的利用。这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能源成本,还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为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根据最新分析,2024年中国电解铝产能增速有所放缓,但新建项目如内蒙古华云三期的投产和新疆农六师产能搬迁项目的完成,预计将推动电解铝产能净增37万吨。这一增长预示着预焙阳极的需求将向好,为相关行业带来积极影响。
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期进行了股权结构调整,成功引入新的投资方盐城黄海战新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机构与黄海金控有关联。此次投资使得该基金以2.0313%的持股比例成为众钠能源的第九大股东,显示出资本市场对钠电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12月5日,多利科技发布公告称,计划以自有资金或债权转股权的方式,向其四家全资子公司——安徽达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常州多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盐城多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和烟台达世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合计增资6.65亿元。
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构建新能源基准出力曲线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不仅有助于新能源发电参与电力市场,提供有效支撑,还能全面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依托新能源基准出力曲线,可以科学分摊辅助服务费用,优化电力系统运营和系统运行规则,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北京市经信局近日公布了《2022-2023年度北京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车辆推广财政资金拟拨付情况公示》,其中7家车企在2022-2023年共推广681台氢车,获得政府补贴约2.1亿元。这一举措体现了北京市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旨在推动氢能汽车的商业化进程和绿色低碳转型。
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塑能源”)于2024年12月6日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02570.HK。公司全球发售482.792万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最终发售价为每股147港元,总市值超过120亿港元。重塑能源是中国氢燃料电池领域内首家实现自主研发及量产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的企业,其上市标志着氢能产业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博达新能EliTe Solar将于12月16日,在埃及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举行重大投资项目破土动工奠基仪式。这一合作区作为中国政府批准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已经成为中埃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并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
近日,山西省能源局正式对外公布了第二批“驭风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试点项目的竞配结果。此次评选活动严格遵循了《关于开展第二批驭风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晋能源新能源发〔2024〕291号)的相关规定,经过各市的积极上报和严谨的评审流程,最终确定了9个风电项目作为本次乡村振兴试点的支持对象,这些项目的总装机容量达到了35万千瓦(即350MW)。
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最近取得了一个重大突破,他们研发的2000Nm³/h碱性电解水制氢纯化设备正式投入市场。这个设备能够高效处理氢气,无氢气损失,并且适应不同制氢场景,特别是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纯化后的氢气纯度极高,达到了电子级气体的标准。公司领导和客户代表都对这个产品的成功发运表示了肯定,并期待未来更深入的合作。石家庄安瑞科将继续推动氢能技术的发展,为全球能源的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中广核在河北承德的丰宁满族自治县成功启动了一个20万千瓦的光伏复合示范项目,这个项目不仅规模宏大,总投资约11亿元,还采用了创新的“林光互补”模式。通过建设74个光伏发电组和配套的储能系统,这个项目不仅能降低区域用能成本,提升绿色能源供应,每年还能为电网提供超过3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减少大量的煤炭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对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河北省发改委最近发布了一个关于冀北电网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的工作方案。这个方案的核心是分阶段推进分布式光伏市场化,先是短期试点来理顺市场机制,然后逐步让各类光伏主体进入市场。试点阶段,10千伏及以上的分布式光伏按上网电量的20%参与绿电市场,鼓励聚合交易。第二阶段,会根据市场建设进展,让更多的光伏主体参与进来。这个方案旨在通过电力市场推动能源的清洁低碳转型。简单来说,就是河北省在推动光伏市场化,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宜宾推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海。12月3日光伏产品长江运输出口首航。宜宾在建设动力电池基地、发展光伏全产业链、推动汽车出海等多方面发力,还通过多种举措保障“新三样”行稳致远,正走向全球。
南方电网在广西宾阳县成功投运了首个配电网分布式钠离子电池储能示范工程,这项技术将钠离子电池储能与柔性直流配电相结合,不仅增强了台区的供电能力,还显著提升了电网对分布式新能源的消纳和承载能力。这为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并网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天津大学焦魁团队提出燃料电池数字化设计方法。通过高精度数学建模,可优化方案、提升性能、降本缩周期。相关论文已发表,获基金和专项支持。该方法通用性强,适用于商用燃料电池,还能拓展到锂电池等领域。
新能安与合作伙伴在深圳的天健云途·创智中心项目,以其智慧化管理和低碳运营能力,荣获“2024年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称号。这个项目不仅实现了首年无衰减、低故障率的优异表现,还通过“峰谷电价差异套利”和“需求响应计划”构建了多元化盈利模式,日均收益超千元。UniC S500D工商业储能产品的应用,以其高效、安全和长寿命的特点,为项目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展现了绿色能源管理的新高度。
山东肥城,华劲科技的锂电池项目落地。肥城市政府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公示。项目位于肥城化工产业园,占地7112.53平方米。将新建多条生产线,包括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等生产线,还有废旧锂电池拆解线,涉及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的回收利用。
12月5日,媒体走进石嘴山宁夏恒鼎公司。其年产4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前端一体化项目一期10月中旬试运行。项目采用新系统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工艺涵盖多环节,是重要前端工序。该项目填补石墨负极材料产业链空缺,助力当地产业升级。
山西华电沁水的50MW光伏发电项目近日开工,这标志着沁水在绿色能源发展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项目预计每年能提供超过800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力,节约2.5万吨标准煤,同时大幅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排放,为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碳减排目标贡献重要力量。华电山西能源有限公司承诺将以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如期投产,为地区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中国正式接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能源合作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共同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在此背景下,远景能源作为中国绿色科技领域的佼佼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紧密合作,共同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赣州赣锋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在全南县工业园区的10万吨退役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正式竣工验收,这标志着公司在锂电池回收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总投资20亿元的项目采用了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先进技术,实现了废旧锂电池的高效回收处理,不仅提升了资源循环利用率,也展现了公司对环保的承诺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这个项目的完成,不仅增强了赣锋锂业在电池回收领域的竞争力,也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绿色发展贡献了力量。
宣汉普光化工园区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赣锋锂业的锂辉石提锂项目正式竣工投产了。这个项目不仅标志着全球单线产能最大的锂辉石矿石提锂生产线的建成,而且预计到2025年,电池级碳酸锂和单水氢氧化锂的年产量将达到4.5万吨。这不仅是赣锋锂业在宣汉县规划的三个项目中的第二个,也是当地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为达州建设“万达开天然气锂钾综合利用集聚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24年12月5日,中国光伏领域的佼佼者——博达新能EliTe Solar,在印度尼西亚隆重宣布其高效电池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不仅彰显了博达新能EliTe Solar在全球新能源版图中的卓越实力,也标志着公司在印尼市场的深远布局取得了实质性的重大突破。
12月5日,湖北兴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铝基材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项目,在咸宁市咸安区2024年第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该项目为湖北华劲铝业配套,占地109亩、投资2亿,含废铝等回收生产线,投产后年产值预计15亿。
西部大开发对鼓励类产业企业按15%征所得税。云南2011 - 2023年近1.9万户次企业减免税超800亿。新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5年本)》2025年1月1日施行,云南有50个条目纳入,涵盖有色金属等多领域。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6日发布《2024报告》。我国再生资源产业产业链较完整,但整体竞争力需加强。2023年十个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3.76亿吨,较2022年增长1.5%。废钢铁回收量最大,报废机动车回收量增幅最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