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晚间,港股上市公司信义储电(08328)发布公告,宣布其全资附属公司信义电源(苏州)已同意以2620万元的价格,向续力新能源科技(张家港)出售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锦丰镇建设村华润路99号工厂内的电池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涵盖软包电池、方形电池、实验用电池及三元电池等多种类型,以及其他配套生产设备。
今年第三季度,美国的太阳能行业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新增装机容量达到8.6GW,创下了季度新高。太阳能发电量占到了新增电网发电量的64%,累计装机容量突破了200GW大关,其中大型地面项目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到今年年底,新增装机容量将超过40GW,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几年有望为超过7100万户家庭提供电力。同时,太阳能与储能系统的结合趋势也在增强,预示着清洁能源的进一步发展。
12月6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汽车,股票代码000625)正式公告,计划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募集不超过60亿元的资金。此次发行的股票数量预计为5.0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不超过30%,每股发行价格为11.78元。
12月5日,中铝集团与中国稀土集团于北京中铝大厦签战略合作协议。中铝集团董事长段向东、中国稀土集团董事长刘雷云见证签约。双方按优势互补等原则,将在保障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等多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近日,在湖南桂阳,长沙矿冶院作为EPC总承包商的黄沙坪矿业边深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项目选矿工程迎来了盛大的开工仪式。,黄沙坪矿业边深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项目是中国五矿的重点项目,总投资高达15亿元,其中新增投资8.9亿元,设计年产能为150万吨。
新疆新型储能项目不断上新。12月初可克达拉有400兆瓦/800兆瓦时项目启动。截至11月底,新型储能并网装机量可观。今年41个项目入选清单。政策推动下,新疆最大单体储能等项目开工启动,储能呈现多元发展且提升电网新能源利用率。
12月6日,天津静海区迎来了一个重大发展机遇,总投资约22亿元的储能装备制造及研发中心项目正式落户中旺镇。该项目由北京天启鸿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标志着静海区在新型储能装备制造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山东省能源局最近公布了绿色低碳转型的典型案例,青岛有两个项目入选,数量在全省领先。青岛奥帆中心零碳园区通过使用各种可再生能源,每年能节省303万kWh的电,减少碳排放8663吨。特来电“光储直柔”园区则整合了新能源充电车位和储能系统,让电动汽车成为移动储能单元。这两个案例展示了青岛在能源转型上的创新和示范作用,为城市建筑和能源使用提供了零碳的新路径。
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在绿色低碳的大潮中迎来了转型,从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向了节能、减排、降碳和循环利用的新方向,推动了“新环保”产业的发展。这个转变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比如德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冷却塔项目,一年节省了巨额电费和大量煤炭消耗,还减少了碳排放。同时,清华大学盐城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碳捕集项目也为化工企业提供了绿色发展的新路径。盐城环保科技城正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环保产业向绿色产业升级,构建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着力打造绿色环保新品牌。
11月27日,广东湛江市遂溪县300MW/600MWh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开工。该项目由上海鼎亘实业投建,投资额10.7亿元,配套建设相关设施。建成后将是广东装机容量最大、服务能力最强的储能电站,对遂溪和湛江电网侧调节能力提升意义重大。
埃及的本班光伏产业园,凭借得天独厚的光照条件,正在成为光伏发电的热点地区。三峡国际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亚非绿色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在这里建设了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厂,总装机容量约2千兆瓦,其中32座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些设备大多来自中国,显示了中国在光伏技术和价格上的竞争优势。预计这个项目每年能为埃及减少2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是中国企业在埃及承建的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之一。
海控能源在乐东莺歌海的数智示范电站正式启动了,这是全国头一个在沿海滩涂上用高科技手段管理的光伏电站。这个电站不仅集合了电流电压检测、计算机视觉和智能识别技术,而且已经是全省最大的光伏项目了。运行700多天来,故障率极低,发电效率和稳定性都大大提高。海控能源用数智化技术,让电站管理更精细,发电更高效,这为光伏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12月5日,中国稀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雷云一行在北京拜访了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段向东,双方就科技研发、贸易一体化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中铝集团的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建平,副总经理、党组成员董建雄,以及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涛,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郭良金,董事会秘书杨杰等高层领导。
近日,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与国内知名学府中南大学正式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双方将在碳减排和工业废物处理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探索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贲安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在江苏苏州太仓的钠离子电池生产和研发扩建项目已进入环评阶段,这是该项目自今年6月备案以来的重要进展。扩建项目的具体位置在城厢镇,总建筑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包括生产车间、仓库和门卫消控室等设施。
福建富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质硬碳材料项目在2024年11月28日顺利通过环评受理公示,标志着该项目在环保合规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总投资额达2.1亿元人民币,项目选址于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太姥山镇,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计划分三期建设,最终实现年产8000吨生物质硬碳的目标。
在推动绿色能源转型和储能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湖北孝感大悟大新镇的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2024年12月2日,该项目一期工程已进入环评阶段,标志着100MW/200MWh智能组串式钠离子及飞轮储能电站项目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上海有色网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展现了该项目在地方能源结构优化中的重要作用。
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对外发布了关于“新型磷酸铁钠电池在发电厂厂用电源系统的应用研究”的招标公告,标志着该公司在电力储能技术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强调了这一研究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和效率的潜在重要性。
近日,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迎来了新的里程碑式进展。该项目由山东重工旗下的潍柴动力与全球知名企业比亚迪共同投资建设,旨在构建一个涵盖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和电驱总成的全产业链研发制造基地。
中国能建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在湖南祁阳的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项目已经成功并网发电。这个项目充分利用了污水处理厂的空间,包括生物池上方和池顶,以及水厂边缘的空地,装机容量达到613千瓦,每年能为电网提供约56.94万度的清洁能源。这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有助于节约水资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为当地电网稳定供电。公司将继续推动绿色发展,探索更多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应用,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芬兰瓦锡兰公司与澳大利亚Origin Energy签订重要合同,将负责新南威尔士州Eraring电池储能系统(BESS)第三阶段的交付工作。这一合作标志着澳大利亚在大规模电池储能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该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中广核高新区项目,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计划于12月开工建设。该电站工程建设规模为100MW/200MWh,标志着中国在大规模储能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进展。项目总投资达10亿元,预计其投运将为区域发展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持,并助力实现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
安徽省六安恒双长新通讯公司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最近成功并网了,这个装机容量2.53MW的项目,预计在25年的运行期间能节省约19353.5吨标准煤,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66.3吨。这个项目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在实际行动中的落地。
近日,浙江省嘉兴市的一个重要光伏电池片技改项目——年产2GW高效N型单晶TOPCon太阳能电池技改项目,在节能审查方面取得了关键性进展。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显示,12月4日,该项目已经通过了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嘉兴市服务业发展局)的节能审查。
国际能源网报道,中国首个巨型城市“充电宝”——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国家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即将入网,预计在12月底前完工。一期投运后将能储存10万度的电能,标志着中国在大规模储能技术领域迈出重要一步。该项目不仅将提升可再生能源并网率、平衡电网稳定性并提高电网可靠性,而且对加快推进中国大规模储能在电力调峰及可再生能源并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英辰新能源最近完成了南航广州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成功并网发电。这个项目不仅利用园区屋顶,还实现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总装机容量达到1.3MW,预计每年能为南航培训中心提供超过125万千瓦时的清洁能源,节约标准煤约4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5吨。这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显著提升了绿色能源的供给能力,为行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2024年二季度,氢能行业迎来了多个重要项目的签约、开工和投产,标志着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其中,中国氢氨谷宁夏太阳山绿氢制储输用一体化项目和远景能源(锦州港)全球单体最大的低温绿氨储运项目尤为引人注目,这两个项目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技术先进,对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中国储能行业迎来了装机量的显著增长和市场的快速扩张。国内储能装机量在2024年1-9月达到42.06GWh,预计第四季度仍有大规模并网。各地政府纷纷提出储能装机目标,项目规模庞大,显示出储能行业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下的巨大潜力。本文将探讨储能行业的年度策略和市场趋势。
2024年储能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更大的不确定性,中国储能网指出六大趋势,包括储能价格下探、大容量电芯之争升级、海外市场全面爆发、工商业储能竞争升维等。这些趋势反映了储能行业在技术、市场和竞争格局上的重大变化,预示着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