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光伏行业增长稳健,预计新增装机量474GW,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中国装机量近500GW,需求依然强劲。全球市场更趋多元化,中国企业海外产能向中东、美国转移,而欧洲市场份额下降。技术上,新型晶硅叠层钙钛矿电池效率达33.5%,领先全球。政策支持下,光伏产业前景看好,预计国内未来三年新增装机持续增长。
秘鲁,这个南美国家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尤其是铜矿。长江有色金属网报道了秘鲁两大铜矿——Cerro Verde与Antamina的矿业传奇,这两个铜矿不仅在秘鲁,而且在全球矿产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个铜矿的历史、现状以及它们对全球铜矿市场的影响。
澳大利亚储能领域的新星PowerCap公司宣布,其研发十年的钠离子电池POD系统(按需供电)计划在2025年推向市场。这一技术被视为锂离子电池的更安全、更环保的替代品,有望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PowerCap的钠离子电池系统不仅为电动汽车充电和家用电器提供储能解决方案,还响应了公众对绿色能源转型的期待,助力实现经济实惠的环保未来。
祥鑫科技在互动平台上透露,公司正为优必选和库卡提供金属结构件产品,并计划持续关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动态。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和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祥鑫科技宣布计划在泰国投资设立子公司。
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策略报告预测,经历了近两年的下行趋势后,有色金属行业将迎来关键宏观因素的逆转。在国内政策的催化作用下,国内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加之中美新一轮补库周期的共振效应,有色金属需求有望超出市场预期,带动行业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银河证券的最新研报指出,随着房地产、汽车、家电和机械设备等下游行业的终端需求增加,工业有色金属行业的消费有望得到提升,预示着行业可能进入新的增长周期。这一预期基于下游行业的刺激政策和市场回暖,为有色金属行业带来了积极信号。
在第二届链博会上,力拓联合宝武集团共同亮相,展示了双方在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方面的新成就。展览全方位呈现了力拓在产业链不同领域的重要产品,以及与中国伙伴合作开发国际项目、推动全球低碳转型的重要实践,体现了双方在促进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共同努力。
中国有色集团近日召开了科协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代表大会和第五次科技大会,这不仅是集团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集团在科技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大会聚焦于集团的科技发展方向、创新战略规划以及未来科技工作的布局,为集团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
全球矿业巨头力拓公司最近宣布了一个大动作,他们和瑞典的Vargas、三菱以及其他合作伙伴签订了合作协议,目的是研究芬兰地区的低碳铝生产机会,推动铝行业的绿色转型。力拓将提供自家高效的AP60铝冶炼技术给工业伙伴Arctial,帮助他们在芬兰实现低碳铝生产。这个合作不仅显示了力拓减少铝冶炼碳排放的决心,也为芬兰地区的铝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特变电工新能源公司最近在全球光伏逆变器领域获得了不小的认可,连续入选了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全球一级光伏逆变器制造商榜单。这不仅是对公司技术创新和产品性能的肯定,也显示了其在全球市场上的重要地位。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加强技术投入,以客户为中心,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融捷股份通过其全资子公司融达锂业与甘孜州康定市政府签署《原矿外运合作协议》,在甲基卡锂辉石矿区实施选矿产能扩产项目,预计新增35万吨/年的选矿能力。这一举措不仅将增强公司的矿山产出和经济效益,还将促进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提升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为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芳源股份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展现出多元化布局与强劲发展势头。公司披露了其产品毛利率状况及未来产能规划,其中NCA前驱体及碳酸锂毛利率较高,显示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公司积极布局电子化学品及固态电池高镍前驱体等新领域产品,并计划大幅增加碳酸锂产能,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材料市场的地位。
澳大利亚矿业公司IlukaResources的Eneabba稀土精炼厂项目获得政府额外的4亿澳元资金支持,使得该项目的总投资额达到17亿至18亿澳元。该精炼厂预计将于2026年底投产,生产关键的轻稀土和重稀土,满足全球对电动汽车、导弹等技术应用的需求,同时提升澳大利亚在全球稀土市场的地位。
近日,宁波南滨建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年产3000万件汽车底盘零部件生产线项目在宁海县宁东新城正式奠基。该项目由江苏省建设集团承建,标志着宁波汽车配件产业向更高水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智利矿业公司安托法加斯塔与江西铜业达成协议,计划大幅降低2025年铜精矿加工费和精炼费。这一决策被市场解读为明年铜精矿供应可能紧张的信号,显示出矿业公司对市场供需变化的预期和应对策略。
由于对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可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担忧,许多中国铜贸易商已经停止购买美国废铜。此举反映了中国金属进口商对潜在贸易战影响的担忧,以及对铜供应链可能中断的预防性反应。
根据报道,全球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对外宣布了其铜产量的增长计划。预计到2025年,公司的铜产量将达到34至37万吨,相比今年的产量34.5万吨有所增长。淡水河谷还预计,2026年铜产量将增至35万至38万吨,2030年进一步增至42万至50万吨,到2035年有望达到约70万吨。
内蒙华电最近宣布了一项新动作,他们计划在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中旗建设一个大型新能源项目,包括810兆瓦的风电和150兆瓦的光伏项目。这个项目预计将花费39.64亿元,其中一部分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建成之后,预计能带来不错的内部收益率,达到7.96%(税前)。这个项目不仅有助于公司提升清洁能源发电的比例,还能增强公司在清洁能源市场的竞争力,符合公司向清洁新能源转型的战略方向。
根据最新分析,2024年11月,中国再生粗铅和再生精铅产量均呈现环比上升趋势,分别上升3.19%和2.72%,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较大幅度下降。此前10月份受环保管控和设备故障检修等因素影响,再生铅炼厂减产停产情况严重,而11月则主要以恢复生产为主。市场对12月产量变化趋势保持关注。
江苏汇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开始建设了。这个项目不仅能有效减少碳排放,每年预计能减少1584.97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省521.43吨标煤,而且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方式,最大化太阳能资源的利用。这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能源成本,还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为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根据最新分析,2024年中国电解铝产能增速有所放缓,但新建项目如内蒙古华云三期的投产和新疆农六师产能搬迁项目的完成,预计将推动电解铝产能净增37万吨。这一增长预示着预焙阳极的需求将向好,为相关行业带来积极影响。
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期进行了股权结构调整,成功引入新的投资方盐城黄海战新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机构与黄海金控有关联。此次投资使得该基金以2.0313%的持股比例成为众钠能源的第九大股东,显示出资本市场对钠电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12月5日,多利科技发布公告称,计划以自有资金或债权转股权的方式,向其四家全资子公司——安徽达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常州多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盐城多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和烟台达世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合计增资6.65亿元。
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构建新能源基准出力曲线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不仅有助于新能源发电参与电力市场,提供有效支撑,还能全面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依托新能源基准出力曲线,可以科学分摊辅助服务费用,优化电力系统运营和系统运行规则,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北京市经信局近日公布了《2022-2023年度北京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车辆推广财政资金拟拨付情况公示》,其中7家车企在2022-2023年共推广681台氢车,获得政府补贴约2.1亿元。这一举措体现了北京市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旨在推动氢能汽车的商业化进程和绿色低碳转型。
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塑能源”)于2024年12月6日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02570.HK。公司全球发售482.792万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最终发售价为每股147港元,总市值超过120亿港元。重塑能源是中国氢燃料电池领域内首家实现自主研发及量产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的企业,其上市标志着氢能产业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博达新能EliTe Solar将于12月16日,在埃及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举行重大投资项目破土动工奠基仪式。这一合作区作为中国政府批准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已经成为中埃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并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
近日,山西省能源局正式对外公布了第二批“驭风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试点项目的竞配结果。此次评选活动严格遵循了《关于开展第二批驭风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晋能源新能源发〔2024〕291号)的相关规定,经过各市的积极上报和严谨的评审流程,最终确定了9个风电项目作为本次乡村振兴试点的支持对象,这些项目的总装机容量达到了35万千瓦(即350MW)。
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最近取得了一个重大突破,他们研发的2000Nm³/h碱性电解水制氢纯化设备正式投入市场。这个设备能够高效处理氢气,无氢气损失,并且适应不同制氢场景,特别是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纯化后的氢气纯度极高,达到了电子级气体的标准。公司领导和客户代表都对这个产品的成功发运表示了肯定,并期待未来更深入的合作。石家庄安瑞科将继续推动氢能技术的发展,为全球能源的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中广核在河北承德的丰宁满族自治县成功启动了一个20万千瓦的光伏复合示范项目,这个项目不仅规模宏大,总投资约11亿元,还采用了创新的“林光互补”模式。通过建设74个光伏发电组和配套的储能系统,这个项目不仅能降低区域用能成本,提升绿色能源供应,每年还能为电网提供超过3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减少大量的煤炭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对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