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工贸部近日表示,将支持地方投资建设垃圾发电站,并优先将湖面光伏发电项目列入第八电力规划。此举旨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缓解电力短缺问题,同时助力越南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近日,京能国际新能源总部基地项目在北京签约,正式落地江苏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该项目旨在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总部基地,整合华东地区资源,提升区域功能并扩大经营范围。此次签约标志着京能国际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同时也为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5年1月,融通汽车集团与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再度携手,签署500台氢能商用车采购协议。三方围绕氢能商用车的市场前景、技术创新及供应链协同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并参观了融通氢能产业园及工厂。此次合作不仅深化了三方在氢能领域的合作,也为氢能源商用车市场的规模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彰显了三方在氢能产业发展中的前瞻布局与战略眼光。
202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其中包括力争开工乌兰察布—燕山石化输氢管道项目,累计建成24座加氢站,并推动外调绿电规模达到400亿千瓦时。同时,北京将支持未来科学城能源谷、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建设,推动氢能产业低碳园发展。中石化10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已获备案,为北京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基于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这一成果为发展高比能、高安全、低成本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并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2025年1月17日,新工绿氢自主研发的“天醇一号”甲醇发电站正式发布。该发电站通过“电-氢-醇-电”的创新技术路线,实现了绿电制绿氢、绿氢制绿色甲醇、甲醇运输及发电的全链条技术集成。作为一条安全、绿色、经济、高效的新型能源供给模式,“天醇一号”不仅满足了多样化的发电需求,还通过接入“天工电氢”充电小程序和虚拟电厂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分布式能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为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1月19日,国内首个应用于沙戈荒地区的超大功率风电机组——中国中车“凌风号”在吉林松原成功下线。作为国内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凌风号”凭借其高效率、高可靠性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将成为推动沙戈荒地区风电开发的重要力量,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近日,中色正元(安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一期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即将投产。该项目位于安徽省铜陵市经开区,总投资高达100亿元,是中国有色集团和厦门钨业在铜陵投资布局的首个项目。项目生产的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消费电子等领域,预计将为当地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产业协同效应。
2025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哇让、同德、南山口、德令哈4座抽水蓄能电站,推动新型储能超5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突破8200万千瓦。这一系列举措将有效提升青海电网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助力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5—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深化产业对接合作,推动军工、航空、汽车、机械装备等产业集群协同发展,谋划建设“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氢能高速走廊。同时,沈阳将以铁西氢能装备制造基地为核心,加快建设氢能技术中心和氢能专业产业园,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
山东省在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2025年,山东将通过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建设绿电产业园等措施,构建新能源消纳体系,加速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助于山东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Dugald River锌矿在经历了一场逼近的草地火灾后,矿业巨头MMG Ltd迅速采取行动并成功控制了火势。公司预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恢复矿山运营,并表示此次事件预计不会对全年生产目标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全球十大锌矿之一,Dugald River锌矿的快速恢复运营对于稳定全球锌市场供需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1月18日消息,中船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新成果。其研发的带有重间或极间引线的铜扁线转子磁极线圈绕制方法,实现重间引线或极间引线与线圈一体化绕制成型,推动电机制造技术发展。
1月19日晚,金诚信公告拟投资约7.51亿美元建设刚果(金)Lonshi铜矿东区采选工程。金诚信作为行业领先企业,海外业务突出。该项目有资源支撑,基建工期4.5年,投产后将完善其产业布局,推动持续发展。
本周碳酸锂库存增加,价格下跌。年初以来,锂价走低致四座矿山停产,若价格持续弱势,产能或进一步出清。不过此次矿山暂停运营重启速度快,压制锂盐价格。同时,此前涉纠纷的Manono矿预计2026年一季度投产,或提升全球锂供给预期。
2025年1月18日,西安合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25MW60s超级电容储能系统从西安发往甘肃省嘉峪关市的500MW/1000MWh独立储能项目现场。该项目是国内最大配置超级电容的独立储能电站,采用混合储能设计。超容系统含20套储能舱,采用合容新能源自主研发的标准化非步入式设计方案,技术成熟、集成度高,具备高安全性和可靠性。项目投运后,将大幅提升甘肃省新能源电力消纳能力,改善电网安全和频率特性,对当地电力系统发展意义重大。
随着制造业需求增长,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向好。2024年深市有色金属企业业绩突出,借并购重组整合资源、提升实力。2025年行业机遇多,深市相关上市公司凭借优势积极布局,在绿色发展、资源储备等方面发力。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出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制成全固态锂硫电池。该电池快充性能与循环寿命优异,有望实现分钟级快充及万次循环充电。研究引入碘元素激活两相界面反应,将电解质充电副反应转化为有益介导反应。成果发表于《自然》,为高比能、高安全、低成本下一代动力电池提供新方案,将在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湖南省政协委员金卉,针对有色金属行业关键环节依赖进口的困境,带领团队加大研发投入。历经努力实现自主芯片研发应用,完成核心产品国产替代。企业在湘江新区的研发总部也将投入使用,她还将持续为行业绿色创新贡献力量。
南京鸿发有色金属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染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该装置以底板为基础,设有支撑架、倾斜环等结构,配备驱动旋转、自动排杂进水等组件,具备自动清理、自动排杂、高效过滤功能,助力污水处理。
山东省海鹏环保有限公司研发出一种有色金属合金喷涂装置。该装置在底座设置固定台、安装板等结构,安装板上配备独特清理组件,可有效清除有色金属合金表面污染物,保证其表面洁净,为有色金属加工提供有力支持。
常熟市长发铝业有限公司取得新成果,研发出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延材加工用模具。该模具通过独特设计,在工作平台设置限位槽、安装槽等结构,能有效固定下模具位置,增加稳定性,提升限位强度,助力后续加工工作。
本周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表现亮眼,整体上涨3.66%,新能源汽车指数涨幅最大达5.57%。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恩捷股份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等合作推动产业链完善,辉能科技等技术突破提升电池性能。新能源发电领域,2024年光伏组件定标超300GW,产业链价格回升,M型技术组件市场占比大增。电力设备及工控方面,预计2025年国家电网投资将首次超6500亿元,今年将推进多项重点工程,带动产业链发展。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取得新成果,研发出一种施工便捷的可拆卸式组合钢模板。该钢模板结构简单、适用性强,通过独特设计可自由拼接,能形成浇筑腔,还具备可重复使用、运输方便等优势。
1月16日,宜昌高新区与洛阳联创锂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总投资10亿元的年产1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正式落户湖北宜昌。该项目一期占地50亩,建设2000吨硅碳负极材料及相关设施,全部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30亿元,年缴税约1亿元。联创锂能由前军工科研院所材料专家创建,专注于高比能锂电负极材料,是少数能批量生产沉积法硅碳负极材料的企业。项目落地将推动宜昌新能源产业升级,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全球首条第8.6代金属掩膜版生产线在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项目由黄石全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总投资5亿元。该生产线投产后经济效益可观,全洋光电凭借技术成果获众多面板企业信赖,此项目将支撑我国显示面板产业升级。
在废旧锂电池及极片回收领域,一种先进工艺及其装置受到关注。该工艺通过多步骤对废旧锂电池及极片进行破碎、热解、分选、研磨等处理,高效回收金属。同时,配套完善的环保处理流程,兼顾环保与资源可持续利用。
近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电池产业迎来太瓦时时代,产销成绩亮眼。但产业也面临产能过剩问题,尤其是结构性过剩,优质产能稀缺。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份额持续扩大,超越三元锂。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降本优化应对挑战,如赣锋锂业、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纷纷推出新品,提升续航、充电等性能。同时,海外市场需求增长,中国电池企业积极海外投资布局,开拓储能市场。2025年,动力电池产能增速有望放缓,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主要厂商产能占比提升。
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繁荣,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攀升,退役量也随之增加。回收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意义重大,既环保又具经济价值。行业现有多种回收方法,如破碎分选得黑粉,还有先进的全组分回收法,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伴随科技发展,锂电池广泛应用后废弃量增多,回收迫在眉睫。一款新型废弃锂电池破碎分选机崭露头角,能高效破碎、分选电池,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优势,为锂电池回收利用提供新思路,有望推动行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