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中广核日照莒县储能项目设备采购中标结果公布,骆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标,中标金额10130万元,单价0.507元/Wh。该项目招标人为中广核山河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位于山东日照莒县,规模为100MW/200MWh。要求投标人具备独立开发、设计、制造电站用储能系统集成的能力,有相应设备设施、专业人员及电池模组认证证书,注册资本超2000万元,财务状况良好,且近3年有储能系统设备销售业绩。
国家电投旗下的北京电投绿通科技有限公司与德加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城市两轮车换电网络升级。电投绿通依托集团资源优势,已构建广泛智能换电网络,展现强大布局与运营能力。德加能源的极安固态电池技术,突破行业痛点,具备极寒环境下高容量保持率、长循环寿命、低成本等优势,还实现体积小、重量轻、充电快。此次合作重构城市短途出行成本与能源效率体系,打造用户成本降低、运营商资产增值、城市隐患减少的新生态,未来有望让换电柜成为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引领绿色出行新时代。
国家能源集团清远石角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由中国能建广东院勘察设计,位于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工业园,是广东省重点工程。项目包含2套100兆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建成后年发电量达11亿千瓦时,年供热量203万吉焦,能有效替代园区内分散工业锅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助力区域节能减排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全面移交生产。
4月17日,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布了2025年度第二批招标公告,涉及燃料电池巡检器和集流板采购。项目地点分布在宁波、武汉、北京,投标截止日期为5月13日。巡检器招标规模为4种型号,总供货量不超过1600台;集流板招标规模为3600件,包括前后集流板各1800件。两种产品均可根据实际需求调配采购数量,合同签订后20天开始供货,巡检器每周至少供货80台,集流板每周至少供货160件。
近日,德莎大中华区域总裁何斯夫先生在采访中表示,中国储能行业正处于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单一场景向多元生态、产能扩张向技术升维的变革期,市场潜力巨大。德莎在储能领域推出多款应用解决方案,如自动化电池包密封、可回收电池固定、电池包泄压阀等,这些方案不仅保障电池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能实现高效生产、优化成本、助力回收。德莎期待通过储能产业生态平台展示自身优势,与行业伙伴合作,推动储能行业发展。
中孚实业董事、总经理钱宇在2024年度暨2025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发电机组和电解槽的节能改造工作,并计划未来加大绿色化投入。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还将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为行业树立绿色发展的新标杆。
洁美科技旗下柔震科技的复合铝箔产品近日通过了下游锂电池头部客户的验证,并已开始批量供货。这一成就标志着洁美科技在锂电池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洁美科技的复合铝箔产品有望在锂电池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
新疆润晶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在金刚石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一期项目的成功投产和二期项目的加速落地,公司正朝着年产能3亿克拉的目标迈进,并在金刚石功能化应用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哈密市通过引进该项目,不仅推动了当地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繁荣。
伦敦上市企业三纪矿产公司(Tertiary Minerals)宣布,其在赞比亚的穆凯(Mukai)铜矿项目初步钻探计划已经完成。此次钻探发现了近地表铜矿化异常和厚层镍矿化异常,显示出该项目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尽管目前仅完成了部分钻探工作,但三纪矿产公司与第一量子矿产公司(First Quantum Minerals,FQM)正在就下一步勘探进行磋商,未来勘探前景广阔。
中南大学段惠教授团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布了一项突破性研究,通过创新性设计高熵锂离子配位环境,显著提升了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传输效率。这一成果为下一代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扫除了关键障碍,有望推动储能技术向更高安全性和更高能量密度的方向发展。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3月及一季度,中国铝产品的进出口情况呈现出复杂的态势。未锻轧铝及铝材的出口量有所下降,而氧化铝的出口则显著增长。与此同时,铝矿砂及其精矿的进口量大幅上升。这些数据反映了中国铝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动态调整,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
美国稀土企业MP Materials已停止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这一决定是在中国宣布对所有美国商品的进口关税提高至125%之后做出的。MP Materials表示,已投资近10亿美元恢复美国的稀土供应链,并计划推进“上游60K”战略,提升稀土氧化物年产量至60,000公吨,并在2025年底前实现NdFeB永磁体的商业化生产。这一举措标志着美国在稀土供应链上的战略调整,旨在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华峰铝业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05亿元,同比增长22.97%;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5%。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光伏领域对高端铝材需求的持续提升。
自2025年2月起实施的钨出口管制政策,对相关企业的出口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整个许可证申请流程包括合同签订、地方商务厅审批以及商务部办理,耗时较长且手续复杂。目前,仅部分企业成功获得了许可证。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一流程,为企业提供参考。
近日,法国ITEN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其最新研发的固态电池实现了200C的放电速率,是传统锂离子电池的100倍。这一成果基于ITEN在纳米材料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设计具有专利介孔结构的全陶瓷电极,显著提高了电池的比表面积。该技术将应用于其Powency™产品系列,为物联网应用中的微型固态电池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解决方案,预计2025年下半年全面投产。
4月16日,三孚硅业发布2024年财务报告。尽管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但硅烷偶联剂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11.72%,显示出强劲的业务增长潜力。公司将继续发挥成本、规模、区位和环保等优势,力争成为国内领先的硅烷偶联剂生产企业。
上海电网新能源发电功率近日首次突破400万千瓦大关,达到410.3万千瓦。截至3月底,全市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已达550万千瓦,占全市总装机容量的20.4%,标志着上海能源结构转型取得重要进展。
在中国-阿塞拜疆产业与投资合作推介会上,电解铝扩建项目成为双方合作的亮点。此次合作不仅涉及数字经济、农业机械等领域,更聚焦于电解铝产业的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标志着中阿在资源开发与工业制造领域的深度合作。通过引入中国先进的电解铝技术,阿塞拜疆有望进一步提升其铝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两国经济的共同发展。
鑫铂股份(003038)近日与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安徽必达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及增资协议。根据协议,鑫铂股份将收购奇瑞新能源持有的安徽必达40%股权,并对其进行增资,最终持有安徽必达60%股权。此次交易总出资额为5373万元,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海南矿业控股子公司近日完成马里布谷尼锂矿项目采矿权转移,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采矿权证书已正式登记,有效期为10年,为后续项目推进奠定基础。
近日,辽宁发改委发布了2025年第一批和第二批风光发电项目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总规模合计19.7GW。其中,第一批项目规模为700万千瓦,第二批项目规模为1270万千瓦。这些项目均用于支持无补贴风电光伏项目建设,显示出辽宁省在推动新能源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的坚定决心。
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亿纬锂能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全年实现净利润40.76亿元,同比增长0.63%。在全球新能源产业调整期,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保持稳健发展。
今年一季度,湖南省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额达14亿元,同比增长179.1%,成为外贸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电动汽车与光伏产品出口同样保持稳健增长,凸显湖南新能源产业强劲发展态势。
兰州新区百兆瓦级集中式光伏电站日前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配备储能设施及升压站,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5亿千瓦时,将为甘肃新能源基地建设注入新动能。
凉山州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州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达323.05兆瓦。根据电力行业标准评估,各县市光伏项目需结合电网承载力有序推进建设,确保新能源项目顺利并网发电。
西宁海关最新数据显示,青海省一季度多晶硅出口额达2.4亿元,同比增长3.5倍,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近七成。光伏组件出口同步增长1.2倍,显示出青海光伏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
长沙海关最新数据显示,湖南省一季度光伏产品出口额达1.6亿元,同比增长12.9%。在"新三样"产品中,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增长最为显著,显示出湖南新能源产业出口结构的持续优化。
青海德令哈200兆瓦光热储能发电项目已完成80%建设进度,核心设备全部就位。作为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塔式光热项目,其建成后将实现光伏、光热与储能协同发电,年发电量可达18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