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再次表明其对部分产业加征关税的坚定立场,特别是汽车和钢铝领域。这一政策不仅会显著增加相关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可能引发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紧张局势。本文将重点分析汽车和钢铝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
4月16日,藤县宁康二期风电项目在广西梧州市藤县平福乡寻村隆重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50MW,拟安装23台风力发电机组,将与东黎风电场共用一座220kV升压站。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平福乡新能源开发,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4月17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发布了大唐陕西榆阳100MW风电项目和大唐陕西澄城80MW风电项目的候选人公示。两个项目均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参数和交货日期提出了明确要求,显示出我国风电市场在技术和成本控制方面的进步。
4月17日,国能永福发电有限公司100MW/200MWh共享储能项目在广西桂林市永福县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采用先进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配备高效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和电池舱,每年可实现调用电量约3.2亿度,节约标准煤约1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万吨。这一项目的成功并网,不仅提升了当地电网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还为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5年4月17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该文件明确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多种运营模式,包括全部自发自用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并对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提出了具体要求。此外,文件还规定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绿证核发和交易机制,旨在促进分布式光伏的高质量发展。
4月10日,由水电十四局承建的云南曲靖花山200兆瓦/400兆瓦时共享储能项目主体及线路工程正式开工。项目位于曲靖市沾益区,共有40个储能单元,每个单元容量为5兆瓦/10兆瓦时,划分为8个储能子系统,每套子系统容量为25兆瓦/50兆瓦时。项目配套建设一座220千伏升压站,线路长度约2×0.35千米。该项目精准契合区域能源转型需求,依托先进储能技术,实现新能源电力存储与电网调峰的高效协同,推动土地资源与能源设施的优化整合。建成后,将提升区域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4月16日至17日,湘西州政协副主席宋维金带队赴古丈县、吉首市、花垣县开展“抢占新能源产业发展先机,打造钒储能全产业链建设高地”课题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多家钒业和储能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倾听企业需求。座谈会上,相关部门汇报了钒产业链建设情况,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建议。宋维金强调,要精准调研找问题,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破瓶颈,推动钒储能产业链纳入国、省规划,强化技术创新和要素保障,广泛听取意见,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4月13日,中国能建投资建设的“能储一号”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项目主厂房透平机高中压缸吊装就位,为后续汽轮机扣盖、冲转及并网发电创造了有利条件。该项目包括1台350兆瓦/140万千瓦时机组,由中国能建数科集团投资,江苏院总承包,江苏电建一公司负责主厂房、升压站、储热(不含安装)、换热区域的建筑安装工程。
苹果公司在最新发布的环保进展报告中披露,其产品中使用的磁铁和电池材料已实现99%的再生稀土元素和再生钴利用率,标志着消费电子行业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国轩高科与复旦大学共建的先进电池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取得阶段性进展,双方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池隔热技术等领域的合作研发正有序推进。
欧盟委员会批准西班牙一项6.99亿欧元(7.60亿美元)的国家援助计划,支持部署高达3.5GW储能系统。该计划于3月17日根据欧盟临时危机与转型框架(TCTF)获批,旨在应对俄乌冲突影响,助力2024~2029年脱碳目标,由欧洲区域发展基金(ERDF)部分资助。计划以直接赠款形式实施,覆盖项目资本支出的85%,对所有储能技术开放。
盐湖股份凭借察尔汗盐湖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持续强化钾肥生产供应能力,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链,实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三安光电碳化硅功率器件已成功进入家电制造供应链,目前正为格力、美的等国内一线家电品牌稳定供货,标志着国产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家电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华光新材持续推进半导体封装用导电胶核心材料银粉的国产化研发,通过优化产品性能和技术指标,有望打破该领域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4月17日,湖南省泸溪县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35亿元。县委书记彭武学见证签约,县长符家波代表泸溪县人民政府与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湘鄂公司、泸溪县明天电力发展有限公司签约。项目旨在通过“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协同运行,降低园区企业用电成本,推动绿色发展。预计年发绿电7亿度,企业用电成本直降10%-15%,减排二氧化碳69.8万吨。彭武学强调,相关部门要以签约为新起点,打造“六好”营商环境,为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服务。
华光新材与联结科技达成合作,共同研发应用于功率半导体的新型焊接材料与技术。此次合作将结合双方在金属陶瓷和焊接材料领域的专业优势,推动半导体封装技术的创新发展。
2024年,美国储能市场实现快速增长,装机容量达12.314GW,储能容量达37.143GWh,分别较2023年增长33%和34%。公用事业规模储能部署进入新阶段,第四季度虽较2023年同期下降20%,但德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仍占据主导,分别部署1185MW和857MW。
东方钽业2024年营业收入达12.8亿元,其中国内市场占比64%,海外销售占36%。由于直接出口美国的钽粉、钽丝业务占比不足1%,美国最新加征关税政策对公司整体运营影响有限。
4月18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国网西北分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指导下,联合科研单位及新能源企业,在海西宝库储能电站成功完成全球最大容量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人工短路试验。这是我国首次针对该技术的专项试验,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储能技术验证领域迈入国际前列。
德国储能系统运营商MW Storage公司与优化服务商Entrix公司合作,计划优化其在德国阿尔茨贝格运营的100MW/200MWh电池储能系统中的50MW/100MWh部分,以实现商业化运营。优化后的项目预计2025年4月投入使用,将应用于辅助服务市场和电力批发市场。
协鑫硅材料在智能化制造领域成果丰硕。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材料研发与制造商,该公司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及5G技术,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生产流程数据贯通和设备智能互联。智能化改造助力颗粒硅纯投应用,使制造成本领先行业,推动低碳转型。近年来,协鑫硅材料屡获殊荣,包括“AIPV2024年智能光伏制造示范企业”“江苏省五星级上云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称号。2024年8月,其工业互联网平台获批,填补协鑫集团在该领域的空白,为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借鉴。
4月10日,晶科能源发布了蓝鲸SunTera G3 6.25MWh电池储能系统,这是其在储能领域的重大突破。该系统采用20尺标准集装箱设计,额定容量6.251MWh,具备10000次以上循环寿命和95%以上循环效率,还拥有IP55防护等级、C5防腐等级,可在海拔4000米以下运行,适应极端环境。在安全方面,构建了全方位防护体系,从电芯到系统有五级防护架构,电气安全采用三级熔断技术,消防层面实现三级防护。同时,通过“端-域-云”一体化架构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智慧运维,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满足国际标准。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开启全球交付,为全球能源转型助力
近日,英利能源凭借N型产品优势,中标中国电建2024年第二批3000MWp光伏组件集采项目中的800MWp份额。这已是英利近期中标的第二个央企集采项目,凸显了其产品在市场上的高度认可。英利作为国内N型技术开拓者,与中国电建等央企长期合作,此前还共同完成过全球最大的地面电站项目。此次中标前3天,英利还入围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年度集采,5天内两连中,彰显了品牌的强大影响力。未来,英利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助力“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的苏计沙地,华能200万千瓦光伏项目正火热推进。这里沙漠化严重,环境恶劣,高紫外、强沙尘、大温差等因素对光伏组件是巨大考验。但晶澳科技的DeepBlue 4.0 Pro组件凭借多年在沙漠项目中的成功经验,成功应对挑战。目前,组件正源源不断地运抵,预计2025年底项目完工后,不仅能每年发电29.6亿千瓦时,助力绿色转型,还能通过板下种植形成微型生态系统,将黄沙变绿洲,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崇州爱尚天下500KW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开工,利用厂区闲置屋顶超5000平方米,打造“高效发电+智慧用能”绿色能源标杆。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年节省电费超22万元,绿电使用率将达70%,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同时,搭载智能监控系统,保障25年稳定运行,发电效率提升15%以上。武骏光伏秉持“光耀万家,能动未来”理念,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区域制造业低碳转型。
4月10日,由东南泰集团和厦门罗伯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厦门集美区涌泉产业园5240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自1月5日开工,历时77天高效建成,年均发电量约600万度,可节约标准煤2000吨,减排二氧化碳超5000吨。它不仅为园区提供清洁稳定电力,还彰显了分布式光伏在工商业领域的应用潜力。未来,各方将持续发力绿色能源,助力“双碳”目标。
4月18日,茅台集团与宁德时代在贵州仁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双方以“重塑产业价值,定义全球绿色工业新标准”为愿景,融合新能源技术与传统工业智慧,共享资源,探索零碳园区、绿色物流等领域创新。合作不仅打破行业界限,还助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打造行业标杆。同时,双方将共同开拓海外市场,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形象。此次合作标志着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范式,为“中国智造”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注入新动力。
4月15日,内蒙古冀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四子王旗的年产50万吨绿氨建设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是风光储氢氨一体化工程,利用风光发电制氢,再合成氨。包含2400MW风光项目、40MW/80MWh储能,以及制氢、储氢、制氮和合成氨装置。选用ALK碱性水电解技术制氢,深冷技术制氮。项目投产后,将为四子王旗绿色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4月16日,中广核德令哈200兆瓦光热储能发电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该项目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市光伏产业园区,是中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塔式光热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000兆瓦,目前施工进度已完成80%。项目采用熔盐塔式技术,镜场选用21534面四边形定日镜,总采光面积646020㎡,吸热器额定功率327MWt,以二元熔盐为储热介质,总有效储热容量2646MWth。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绿电18亿千瓦时,是全球在建单机容量最大塔式光热发电项目,也是国内储能配比率最高的光热项目。
甘肃白银靖远40万千瓦风电项目是“陇电入鲁”重点工程之一。3S齿条升降机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安全高效的登塔解决方案。该升降机采用齿轮齿条导向,无钢丝绳搅绕隐患,运行平稳安全;可在塔筒吊装后立即使用,提升施工效率;配备双动力系统,增加安全保障;最大载荷480kg,速度可达36m/min,轿厢空间大,可搭载设备和人员。在风机大型化、塔筒超高化的趋势下,齿条升降机成为理想选择。作为高空作业设备提供商,我们以科技创新驱动安全升级,助力风电运维更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