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中旗皓曦硅业有限公司业务广泛且多元。在矿产资源领域,公司获得了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与勘查的许可,这意味着其在矿产资源的获取与前期勘探方面具备合法资质,为后续的深度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546
0
新设企业聚焦的电池制造业务,与天能股份现有铅蓄电池、锂电池等产品线形成互补,而新能源发电业务的布局,则为其储能产品提供了应用场景支撑。
529
0
新成立的福耀铝件(重庆)有限公司由福耀玻璃100%控股,法定代表人由集团副总裁叶舒兼任。企业经营范围覆盖有色金属压延加工全产业链,涵盖汽车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精密制造、再制造及终端销售等环节。
527
0
云铝股份的绿色铝产品正获得越来越多下游客户的认可。部分高端制造企业已主动调整采购策略,将云铝股份列为优先供应商,并接受其产品相较于普通电解铝5%-8%的溢价空间。
639
0
近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在两个月磨底后突破6.9万元/吨,呈“V型”反转;期货主力合约亦连涨逼近7.4万元。高成本矿山停产检修、夏季集中检修及技改,使供给阶段性收紧,低价资源见顶,边际成本抬升。尽管全球锂仍供大于求,但5—6月低于6.5万元/吨的低价库存已快速出清,刚性采购重现。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由亏转盈,二级市场能源金属板块连续走强,产业链对锂价反转预期升温。业内预计碳酸锂正走出底部,成本中枢上移,2026年或迎新一轮上涨周期,10万元/吨被视为对产业链最健康的价格区间。
3383
0
7月23日,华电黑龙江穆棱76.5MW等容量改造升级风电项目全部并网,标志黑龙江省首批此类项目圆满收官。改造将老旧1.3-1.5MW风机替换为9-10MW大机组,轮毂升至140米,叶片增至112米,发电效率显著提升。项目年可节标煤1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8万吨,二氧化硫0.2万吨,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树立示范。
449
0
黄岗镇与安徽佑赛科技签署56亿元、700MW压缩空气储能项目,采用国际非补燃技术,年发电1.2亿千瓦时,可消纳风光新能源并提升电网稳定。项目全周期贡献税收约12亿元,创造直接就业800人、间接就业1200人,并带动装备产业集群。镇党委书记胡保国表示,“绿色电力”将成为黄岗发展新引擎。目前已设专班全程服务,加速开工。
485
0
2025年7月22日,东方电气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其在新疆的两家新能源公司100%股权,涉及总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这两家公司分别为木垒东吉新能源有限公司和阿勒泰东津新能源有限公司,均于2024年成立,且由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419
0
嘉元科技在固态电池铜箔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公司已开发出高比表面拓界铜箔和双面镀镍铜箔等产品,有效解决了固态电池负极集流体的界面接触和耐腐蚀问题,并已向多家企业送样测试,取得阶段性成果。2025年,嘉元科技固态电池铜箔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00吨,约占公司整体出货量的1‰。此外,公司还与多家客户达成战略协议,共同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用铜箔产品。
413
0
顺博合金于2025年7月23日宣布,计划通过定向增发筹集不超过6亿元资金,用于推进再生变形铝合金项目的实施。此次资金将主要用于安徽渝博铝材有限公司和安徽望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项目建设,包括年产63万吨低碳环保型铝合金扁锭项目和年产50万吨绿色循环高性能铝板带项目。这一战略布局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再生铝合金领域的竞争力,还将推动铝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413
0
江苏烨晨新材料有限公司申报的年产40万吨锂电池负极专用粉体材料智造项目获得核准。该项目为新建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赣榆黄海粮油科技产业园,占地面积105亩,新增建筑面积33,102.2平方米。项目建成运营后,将显著提升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332
0
全球电池材料领导者贝特瑞在第三届链博会上推出了创新的BTRS+i石墨长续航负极材料解决方案。这一方案不仅为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提升开辟了新路径,还解决了硅基负极应用中的瓶颈问题。BTRS+i石墨材料能够显著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存储性能,为锂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328
0
近日,国内领先的新能源企业远景能源与英国清洁能源公司Field正式签署两份设备供货协议,将为英国苏格兰的Holmston和Drum Farm项目提供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BESS),每座储能电站容量为50MW/100MWh。这些项目将为电网提供灵活调节服务,助力缓解当地电网的输电瓶颈,加速英国可再生能源转型。
203
0
近日,由湖南泸溪明天电力公司与安徽阳光新能源公司合作的20MW/40MWh用户储能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是湘西地区首个大功率用户储能项目,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总投资6亿元,一期建设规模为20MW/40MWh,计划投资2亿元。项目的实施将为湖南地区提供更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推动区域能源转型。
225
0
近日,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的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独立新型储能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达5.34亿元,核心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工艺,规划建设200MW/800MWh储能电站。项目配套新建1座110kV升压站及110kV送出线路,旨在保障电力高效输出,提升区域电网的调节能力和灵活性。
232
0
2025年7月18日,华电包头氢能公司与包头威丰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的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项目正式运营。这是华电包头氢能公司推进的第三例同类项目,再次印证了绿氢在工业天然气掺烧中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该项目的投运不仅为工业领域提供了更清洁的能源选择,也为氢能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
0
2025年7月17日,中铁十八局参建的国网新源辽宁大雅河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及输水发电系统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实施能源项目、辽宁省“十四五”重点能源工程,总装机容量为160万千瓦,设计4台40万千瓦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建成后将以500千伏电压等级接入东北电网。项目的建设将对推动辽宁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促进地方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54
0
2025年7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其中,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7%。2025年1-6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9332万千瓦,同比增加14056万千瓦;其中,新增风电装机容量5139万千瓦,同比增加2555万千瓦。
272
0
2025年7月23日,飞龙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2亿元,同比下降8.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0亿元,同比增长14.49%。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及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激烈竞争等挑战,飞龙股份积极拓展商用液冷、充电桩、储能、电力设备及人形机器人等高增长前沿领域市场。
205
0
2025年7月22日,振华重工发布公告称,为聚焦主责主业、优化优势资源配置,公司拟将所持中交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交光伏”)全部股权协议转让给中国城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交易对价3438.24万元。此次转让完成后,振华重工将不再持有中交光伏股权。中交光伏成立于2022年7月,注册资本2亿元,主营业务涵盖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碳减排与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
365
0
今年以来,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持续加速,众多电池厂商和车企纷纷发布全固态电池产品或宣布量产时间表。全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机器人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此同时,高镍正极材料作为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正迎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技术突破。
314
0
2025年7月23日,孚能科技宣布收到广汽集团《定点开发通知书》,将为广汽某全新车型开发和供应电池组箱总成,并于2025年内启动批量供货。此次合作不仅是对孚能科技SPS超级软包动力电池解决方案的再度认可,也标志着双方战略合作进入新阶段。此次合作将推动孚能科技的SPS方案从“高端小众”走向“规模主流”,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
230
0
2025年7月21日,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陕西省大庄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获董事会审议通过。该项目总投资约为147.81亿元人民币,资本金约为29.56亿元人民币。项目的建设将显著提升陕西电网的调节能力和灵活性,为地区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837
0
近日,蚌埠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对安徽城瑞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环评进行公示,标志着安徽在电池回收领域又迈出了一步。该项目位于蚌埠市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分三期建设,总处理规模达10000吨/年。安徽作为国内锂电池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正通过完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推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发展。
314
0
2025年7月23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2025年5月-2025年6月核准备案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情况》。此次核准备案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共45个,总规模达438.132万千瓦。其中,光伏项目14个,规模合计178.8万千瓦;风电项目31个,规模合计259.332万千瓦。贵州能源集团在此次备案中表现突出,拿下90.8万千瓦光伏项目。
380
0
中国恩菲主编的《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阴极铜》行业标准获批发布,将于2026年2月正式实施。该标准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阴极铜产品的碳足迹核算规范,将助力铜冶炼企业精准量化碳排放,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发布的还包括铅锭、锌锭等相关标准。
373
0
诺德股份与楚能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2025至2030年将累计供应16万吨铜箔材料。此次合作将重点推进高性能铜箔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应用开发,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楚能新能源目前储能电芯出货量已位居全球前十。
529
0
今年上半年,西藏自治区锂电池等新能源产品出口达到9.1亿元,同比增长12.2%。外贸数据显示,新能源产业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资源优势,西藏正加快构建从锂矿开采到电池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239
0
今年上半年,甘肃省光伏产品出口额达1.7亿元,同比增长超138倍。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日趋完善,形成涵盖光伏组件、储能设备等领域的产业集群。兰州海关数据显示,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352.1亿元,其中新能源产品成为出口增长新动能。
2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