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万华园区50MW/100MWh储能电站近日成功送电,电工时代提供整套系统,含20台104串高安全电池舱、10台升压变流一体舱及EMS。项目利用峰谷价差充放电,预计四年回本,既提升能源效率,又显著降低用电成本。多重防护、高效热管理和智能控制保障运行安全。
337
0
中国信保以95%双赔比为乌兹别克斯坦奥兹和洛奇两大储能电站出具中长期保单,促成中国银行13亿元无追索人民币贷款,实现电化学储能行业海外首单“双95%”融资创新。项目系“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成果,也是中资海外最大单体储能项目,带动10亿元国产设备出口、提供400个当地岗位,年调峰2.19亿度,助力乌兹别克斯坦电网升级与中亚绿色转型,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409
0
南网储能南宁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定子成功吊装,标志着项目机电安装全面冲刺。定子是机组“心脏”,重达350吨,由14万张硅钢片人工叠装,精度和难度极高。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电站装机120万千瓦,计划2025年底全部投运。项目部正组织各方抢抓进度,力争9月底完成总装,为机组调试和年度目标奠定基础。
352
0
四部门联合发文,明确2025年8月31日前生产或进口、符合旧标但不符合新标的电动自行车,可销售至11月30日。各级监管部门将严查线上线下销售无证、不合格整车及非法改装行为,重点整治改车体、线路、限速、换电池等问题;同时严禁销售、进口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充电器与锂离子电池,依法打击假冒伪劣,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慑。
956
0
广东院EPC总承包的惠州白花100兆瓦储能电站近日全容量并网,成为惠州首座电网侧独立共享储能项目。电站配套110千伏升压站、送出电缆及扩建间隔,投运后将提供调峰调频、现货交易、新能源租赁等服务,削峰填谷缓解谟岭片区高峰供电压力,并以新型储能平滑新能源出力曲线,提升惠州电网稳定性与可靠性。
400
0
合肥高新区美亚光电智能涂装钣金生产基地联合厂房项目近日开工,由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5.63万平方米框架多层厂房融合“建筑+能源”理念,屋面铺设BIPV光伏系统,实现生产用能近零排放;5米层高、局部9.3米超高支模结合盘扣脚手架,预留智能柔性产线空间;5万平方米重载耐磨地坪与A级岩棉夹芯板围护,兼顾重载、防火、保温,塑造绿色、节能、大气的现代化园区,建成后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44
0
中国能建浙江火电承建的甘肃金塔中光70万千瓦“光伏+光热”项目日前实现满负荷运行。项目年发电13.7亿千瓦时,建成后年可节标煤4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1万吨,将带动金塔县新能源产业链升级,助推县域绿色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为甘肃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401
0
固态电池因高安全、高能量密度优势,已成全球动力电池竞逐的下一代核心。7月以来,国轩、孚能、蜂巢等相继建成0.2-2.3GWh中试或量产线,容百、普利特、嘉元完成关键材料配套,行业完成技术收敛并锁定硫化物路线。主流企业规划:2025-2026年全固态中试定型,2027年小规模上车,2030年规模应用;车企长安、广汽同步瞄准2026年装车,能量密度400Wh/kg。界面、成本、工艺仍是瓶颈,但高端乘用车、eVTOL、机器人等多元场景需求将共同推动产业化加速。
2992
0
7月23日,宁德时代极片项目在青海西宁开工,标志双方战略合作再升级。项目投产后,青海时代将告别极片外调,实现“原料—极片—电池—储能”本地闭环,降本增效、稳定产能,并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助推西宁锂电产业从单点优势迈向全链条竞争力,为打造千亿级集群注入新动能,计划明年5月建成运营。
385
0
中船科技参建的甘肃张掖平山湖10万千瓦、新疆天山北麓100万千瓦、锡盟32万千瓦、苏尼特左旗32万千瓦四大风电项目正全速推进,共将安装260余台5~10MW机组。各项目团队克服大风、沙戈荒等极端环境,抢抓吊装窗口期,已完成张掖全场、新疆71台、锡盟5台、苏尼特首台机组立塔,并同步开展静态调试。项目全部投运后,每年可向华北、华东等地区输送超18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替代标煤约58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为“双碳”目标与东西部绿色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341
0
山东电建三公司承建的沙特两大风电项目同步取得关键进展:阿尔加特600MW项目与万德沙马尔500MW项目首台风机相继完成吊装,标志着工程全面转入风机安装阶段。两项目分别位于利雅得省和北部边境省,采用7.7MW大容量机组,建成后将成为沙特“2030愿景”可再生能源计划的重要支撑,显著推动当地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
369
0
7月24日,中铝青海分公司50万吨600千安电解槽产能置换项目三回线路全部送电,312台新槽即将满负荷运行,年产50万吨铝,产能提升约3倍。国网西宁公司省地联动,提前介入、简化流程,将第三电源送电时间大幅压缩,彻底解决电力“卡脖子”。投运后总供电能力达400万千伏安,可支撑全系列日产700吨。后续还将24小时监测负荷、动态调度,确保产业链高效运转。
471
0
十年间,全球能源投资从化石主导彻底转向清洁主导:2025年总投3.3万亿美元,其中2.2万亿流向可再生能源、电网与储能,恰为化石能源两倍。中国以占全球三成投资、七成清洁份额的规模与技术双优势,构建“资源-技术-政策”闭环,推动风光储成本骤降、标准输出,并通过海外“技术+融资+运营”模式破解发展中国家落地难题。转型伴随矿产博弈、电网滞后等阵痛,但政策创新、车网互动、风光储氢一体化及循环技术正重塑价值链,为公平低碳未来探路。
444
0
经历了近两年持续下行的碳酸锂市场,在2025年夏季迎来戏剧性反转。6月底价格跌至6万元/吨成本线后,7月期货率先反弹,现货迅速跟进,短短两周从6.5万飙升至7.5万元/吨。此次急涨源于多重因素叠加:一是储能等终端需求超预期爆发,上半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128%;二是低价逼迫高成本产能集中退出,澳洲、江西等地矿山停产检修;三是6—7月国内多起环保、合规审查进一步收紧供应,叠加“反内卷”政策提振市场信心。
3334
0
由于尾矿储存设施技术问题,泰克资源公司宣布下调其智利Quebrada Blanca铜矿2025年产量预期至21-23万吨。该矿此前因扩建项目超预算40亿美元已多次延期,此次生产受阻再次凸显全球铜矿扩产面临的运营挑战。
228
0
西部矿业集团与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近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建立长期合作。西部矿业在全国布局40余家分子公司,青海地矿局则拥有全国前三的勘探技术实力,此次合作旨在整合优势资源,推动青海省绿色矿业发展。
209
0
英美资源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铜产量报告显示,该季度铜产量同比下降11%至17.3万吨。智利主要矿区Collahuasi和Los Bronces因矿石品位下降及供水受限导致产量大幅减少,秘鲁Quellaveco矿区则保持稳定增长。
190
0
加拿大Red Chris铜矿周三发生两次坍塌事故,导致三名矿工被困地下。目前救援工作正在展开,被困人员已进入安全避难舱,内部配备必要生存物资。矿方已暂停矿区所有作业,并派遣遥控设备清理坍塌区域。
177
0
中国铜业今年上半年经营业绩稳步提升,铜锌等主要金属资源储备规模扩大,多条新生产线建成投运。企业在资源开发、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小金属产品产量超额完成目标。
197
0
我国企业成功实现超高镍9系四元核壳前驱体材料规模化生产,首批产品已完成交付。该材料采用独特核壳结构设计,在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时改善了安全性能,将应用于国际主流电池厂商供应链。
230
0
6月份我国钴湿法冶炼中间产品进口量同比下降43.14%,仅18990.5吨。这一下滑主要源于刚果(金)出口禁令的持续影响,业内预计钴原料库存将持续消耗,可能对下游新能源产业链的金属原料供应造成压力。
285
0
有关部门近期强调将推动光伏行业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并加强质量监管工作。这一政策导向或将促使光伏产业链上游金属材料需求向高质量、高性能方向发展,铝材、镀锌钢等关键金属材料的市场格局可能随之变化。
234
0
7月25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大幅上涨触及涨停,报80520元/吨。这一价格波动反映出锂电池关键原材料市场的供需变化,或将影响下游新能源产业链的金属原料采购策略。
240
0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近日调整2025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预测,预计将达到270-300GW水平。这一增长预期将对光伏产业链上游的金属材料市场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用于光伏组件制造的关键金属材料需求可能随之提升。
321
0
欧盟委员会近日宣布对中国产太阳能玻璃发起新一轮贸易调查,重点审查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的延续必要性。此次调查涉及具有特殊金属氧化物涂层的太阳能玻璃产品,调查期将持续至2025年底。
180
0
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近日正式启动桩基工程,该项目总投资730亿元,将建设年产80万吨磷酸铁锂等新能源材料产线,形成磷矿、煤炭资源与锂电材料的高效转化体系。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镍、钴等关键金属材料的循环利用,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金属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420
0
近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池有限公司联合多家企业启动东北区域电池循环利用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旨在打造覆盖动力电池回收、储运及再生利用的综合性产业网络,重点突破退役电池处理技术瓶颈,推动镍、钴等稀缺金属资源的高效循环。项目首阶段将建立标准化回收体系,后续计划辐射全国主要产业集聚区。
302
0
云铝股份的转型路径具有三大示范价值:其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动态平衡;其二,构建起从原料采购到终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管理机制;其三,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政企社"协同治理模式。
491
0
中拓新材料自2017年落户海盐经济开发区以来,已发展成为高端精线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专注于汽车、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领域用特种线材的研发生产,产品覆盖弹簧钢、轴承钢、冷镦钢等300余个品种,其中新能源汽车专用线材占比达60%。
575
0